-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156494
- 條形碼:9787802156494 ; 978-7-80215-64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內容簡介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既注重對現有的理論界研究較成熟的行政法的基礎理論、行政主體、行政行為、行政救濟等問題進行研究,同時也對目前行政法理論研究中較為薄弱的環節,如行政法學的歷史發展、行政指導制度等問題進行了嘗試和探討,以盡量做到理論上的全面、系統、新穎,同時兼顧實證分析與實際應用。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主要以我國行政法治實踐和行政法學說為基本研究素材,同時也吸收、借鑒了國外、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行政法治實踐和行政法學研究的大量成果。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目錄
**章 行政法的概述
**節 行政的涵義與分類
第二節 行政法
第三節 行政法的淵源
第四節 行政法的地位與作用
第五節 行政法律關系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節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概述
第二節 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內容
第二編 行政法主體
第三章 行政主體
**節 行政主體概述
第二節 行政主體的行政職權與行政職責
第四章 行政機關
**節 國家行政機關概述
第二節 國家行政機關的設置
第三節 國家行政機關的結構與調整
第五章 被授權的組織與委托的組織
**節 被授權的組織
第二節 被委托的組織
第六章 國家公務員
**節 國家公務員概述
第二節 我國公務員法律關系
第三節 我國公務員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章 行政相對人
**節 行政相對人概述
第二節 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與權利義務
第三編 行政行為
第八章 行政行為
**節 行政行為概述
第二節 行政行為的分類
第三節 行政行為的內容與形式
第四節 行政行為的效力
第九章 行政立法
**節 行政立法的概念與分類
第二節 行政立法的主體與權限
第三節 行政立法的原則與程序
第四節 行政立法的適用與監督
第十章 行政許可
**節 行政許可概述
第二節 行政許可的分類
第三節 行政許可機關及其權限
第四節 行政許可的程序
第十一章 行政給付與行政獎勵
**節 行政給付
第二節 行政獎勵
第十二章 行政裁決與行政確認
**節 行政裁決
第二節 行政確認
第十三章 行政征收與行政仲裁
**節 行政征收
第二節 行政仲裁
第十四章 行政處罰
**節 行政處罰的概念和原則
第二節 行政處罰的種類與設定
第三節 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管轄和適用
第四節 行政處罰的程序
第十五章 行政強制
**節 行政強制概述
第二節 行政強制執行
第三節 行政強制執行的程序
……
第四編 行政訴訟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節選
一、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 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相對人與行政主體之間,存在著兩個方面的法律關系,一是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二是監督行政法律關系。在前一關系中,行政主體擁有多種行政管理權利,處于主導地位,比如,在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中,由于行政主體是管理者,依法享有強制、命令、指揮、制裁等權利。而行政相對人處于被管理地位,由于行政公務優先、推定有效及不停止執行等公務原則,使得行政相對人具有服從和接受管理的義務,因而行政相對人與行政主體處于不對等地位。而在后一關系中,相對人享有法律規定的監督權、請求權,訴訟權等,處于監督主體和原告等地位,就應與行政主體處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再比如,在行政實體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依法擁有較多的行政自由裁量權,而行政相對人具有服從管理的義務,但在行政程序法律關系中,則要求行政主體行使職權和實施行政行為的過程做到公正、公開和事實清楚,如行政處罰中具體規定了亮明身份、告知處罰事實、理由和依據、回避及當事人有陳述權和申辯權等,行政主體就承擔了較多的程序性義務,而行政相對人就享有了較多的程序性權利。因此,觀察認識相對人的法律地位,只有從這種具體狀態出發,才能明白雙方的具體權利和義務,從而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 行政相對人的具體法律地位,也會因行政相對人存在的狀態不同,所享有的權力與承擔的義務的內容也不同,而導致一定的差別,如公民,就會因自然人狀態而享有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申請結婚登記權等;而法人組織也會因企業法人、社團法人的不同,享有不同的法律權利,如企業法人就享有申請頒發營業執照和經營自主權,事業單位就享有自主發展權等。 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雙重性,導致了其在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的復雜性。行政相對人在進入某項行政法律關系前,就已依照其他法律、法規,取得了基于公民(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身份享有的法律權益,這些法律權益主要是憲法所確認的言論、出版、結社、集會等政治權利,勞動、休息、受教育等權利,民法所確認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等民事權利。當相對人與行政主體產生行政法律關系進入行政法領域后,除非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行政主體不得任意侵犯或減少這些權利,必須加以認可和保護,并且應積極創造條件發展和維護相對人的這些權益。這不僅是行政主體的神圣義務,而且是行政法律制度的性質和宗旨所在。當然,相對人在享有上述權利的同時,也應當履行憲法、民法等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義務。不過,上述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畢竟還不是行政法上的權力義務。所謂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是指在行政法律規范中,處于行政法律關系中的相對人被規定的那些權利義務。雖然這些權利義務總是具體體現在單個的行政法規范中,但并不妨礙我們可以把它綜合出來加以概括和認識。 二、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法上的權利 行政法規范規定的相對人權利,主要是隨著行政相對人資格的確定和行政法律關系的形成而產生的。這些權利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參與行政管理權。指行政相對人通過法定形式、法定途徑參與參加行政管理的權利。包括通過建議、參加討論、報刊輿論及評議等活動形式,對國家政策、法規和規章的制定、重大決策、管理體制改革、如何提高行政管理活動的社會效益與行政效率、國家公務員的評價等,依法發表看法和意見,提出批評。隨著民主與法治的發展,行政相對人參政權利會越來越廣泛。 (二)要求提供管理服務方面的權利。具體包括:受益權,即指相對人有要求行政主體實施一定行為以滿足自己某種利益的權利,如依法要求實施某種社會優待,享受某種社會福利或政府補貼等等。要求頒發證照權和登記權,即指相對人有要求行政主體實施一定行為以確認某種資格或法律事實,準其從事某方面行為。如頒發許可證、營業執照或商標注冊、戶口登記等先行要求履行某種職責和權利,即要求主管機關制止、糾正某種違法行為或對該違法行為實施制裁,或者對某些危險狀態進行排除等等。 (三)有關涉及處理相對人權益時的權利。指行政機關將做出有涉及處理行政相對人權益和行為時,行政相對人所享有的權利。具體包括:了解權,即有權了解有關事實、情節及有關的法律、法規依據及事由;申辯權,即對有關事實、情節的辯解、反駁權利;聽證權,即對有關案件事實、證據以聽證會形式,要求行政主體予以說明并允許相對人申辯、質證的權利;要求回避權,即要求因某種因素可能影響處理決定公正性的行政公務員回避的權利。, (四)控告、檢舉、揭發權。指行政相對人對行政主體和行政公務人員執行職務過程中的違法行為和現象,享有向有關機關和部門進行檢舉、揭發、控告的權利,并且享有不被打擊報復和被其他法律規范所規定而受到保護的權利。 (五)申請復議,提起訴訟和請求賠償的權利。即行政相對人對行政主體和行政公務人員行使職權和實施職務行為,認為違法侵犯其合法權益,請求保護和救濟的權利。 (六)行政法予以確認,保護的其他法律權益。主要是指相對人基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身份所享有的法律權益,而這些法律權益是行政相對人在進入某項行政法律關系前,就以依照其他法律、法規取得。在進入該行政領域后,除非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行政法規范也予以認可和保護。如人身權、財產權、言論、出版、結社、集會、游行示威、宗教信仰自由等政治權利,勞動與休息權利,受教育權利等。 ……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