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第二屆漢語國際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005533
- 條形碼:9787566005533 ; 978-7-5660-055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第二屆漢語國際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本書特色
吳應輝、劉玉屏主編的《第二屆漢語國際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是由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漢語國際傳播研究分會主辦、中央民族大學承辦的第二屆漢語國際傳播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本次會議于2013年7月20、21日在北京召開,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韓國、日本、泰國、緬甸、土耳其、越南、馬來西亞、塔吉克斯坦、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128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主要議題:(一)漢語國際傳播方略研究;(二)漢語國際傳播國別問題研究;(三)漢語國際傳播體制、機制與發展問題研究;(四)漢語教學的本土化問題研究;(五)漢語國際傳播與國家軟實力建設研究;(六)漢語國際傳播的典型個案研究;(七)漢語國際傳播的有關標準研究;(八)漢語國際傳播的項目評估體系研究;(九)現代教育技術與漢語國際傳播研究;(十)漢語國際傳播史研究。 大會共收到參會代表提交的論文60余篇,組委會從中篩選出57篇論文在會議上進行了報告。收集在本書中的論文只是報告論文中的一部分,另有一部分論文刊發在《漢語國際傳播研究》2013年第2輯中。
第二屆漢語國際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內容簡介
《漢語國際傳播與國際漢語教學研究叢書:第二屆漢語國際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是由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漢語國際傳播研究分會主辦、中央民族大學承辦的第二屆漢語國際傳播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本次會議于2013年7月20-21日在北京召開,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韓國、日本、泰國、緬甸、土耳其、越南、馬來西亞、塔吉克斯坦、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128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主要議題:(一)漢語國際傳播方略研究;(二)漢語國際傳播國別問題研究;(三)漢語國際傳播體制、機制與發展問題研究;(四)漢語教學的本土化問題研究;(五)漢語國際傳播與國家軟實力建設研究;(六)漢語國際傳播的典型個案研究;(七)漢語國際傳播的有關標準研究;(八)漢語國際傳播的項目評估體系研究;(九)現代教育技術與漢語國際傳播研究;(十)漢語國際傳播史研究。
第二屆漢語國際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目錄
阿拉伯國家孔子學院發展情況初探
土耳其漢語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現代漢語中的日源新詞語變異研究
印尼學生篇章習得研究
對外漢語教學課堂語言探討
日本本土漢語教材特征分析
從構詞角度談印尼語的“mata”與漢語的“眼”
馬來西亞高校漢語學習者語言態度調查研究
試論緬甸漢語教學法現狀及發展對策
“案例”在任務型漢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三十年發展綜述及啟示
淺析國際漢語教師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赴英漢語教師志愿者跨文化課堂教學適應問題研究
日本留學生學習漢語中出現的文化認識誤區
對境外《中國文化》課程講授內容及方法的幾點思考
從外國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看漢語國際傳播
第二屆漢語國際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節選
(一)華文教學中的教學法(漢語為**語言中的教學法) 漢語作為**語言的學習者具有良好的漢語語言技能,即聽和說。他們能夠聽懂并使用基本的日常用語、課堂用語及交際用語。聽和說的能力主要是受其家庭環境的影響,家人的漢語對他們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讀寫能力則主要在是學校里培養的。①母語教學中的教師大多為本地高級華校畢業的本土教師和少數從中國大陸或臺灣請進來的漢語教師。較為突出的緬甸漢語作為母語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傳統解釋法:緬甸中小學漢語本土教師因沒有學習過系統的漢語教學方法而一概沿用自己教師所用的教學法,即傳統解釋法。優秀的本土教師使用幽默或有趣的故事來吸引學生記住課文知識。傳統解釋法使用的課堂一般都以安靜聽課為主。學生很少提問題。總是安安靜靜地聽課、做筆記。 “填鴨式”教學法:“填鴨式”教育是從蘇聯開啟的,現在在中國應用也很廣泛。緬甸華文教師早巳廣泛實用,原因有二:一是學生一般都服從教師命令,不愛提問。二是自己不太理解課文中的知識。華文學校所用的教材是以中國大陸及臺灣繁體字編寫的教材。而本土教師大多沒有到過或沒有真正體會過中國大陸及臺灣的情況。該知識一般從文中學來的,或聽教師的話、看書、看影視學來的。因此他們只用填鴨式教學法把知識一味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死讀死背課文內容。 文化引導教學法:目前在緬甸漢語作為母語教學中所用的教材以臺灣繁體字編寫教材為主,也有少數使用大陸出版的簡體字漢語系列教材。由于教材數量不夠,大多數教材都是復印過幾次的課本。學生對中華文化只能從復印本中的文字及圖畫體會。因此教師根據自己比學生多讀過的書、多看過的影視、多體會過的華人華僑社區的文化知識,找出圖片或自己畫的圖畫引導學生。讓他們以興趣為主,理解為目標,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課外交際法:漢語作為**語言教學中的學生雖有良好的漢語語言技能,但是由于自己父母的漢語水平及環境的影響,他們的漢語口語水平也參差不齊。因此,母語教學中的華文學校規定學生一律用漢語交際。教師不但在課堂中使用漢語,在課外活動中也要讓學生使用漢語普通話,一般不允許用云南話、傣族語等漢語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進行交際。其方法在緬甸不是教師逼迫學生要用漢語的,而是教師啟發學生用漢語交際是一種驕傲的事,加上母語教學中的學生一概用漢語交際,因此口語效果好。 (二)漢語教學中的教學法(二語教學法)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教學對象包括當地民族和已經緬化的華僑華裔。學習者對漢語語言知識、技能都是從零起點開始學習的,漢語語言環境極缺乏,從小學就學習緬語和唯一的外語——英語。學習時間為緬甸學校、緬甸大學上課時間和業余時間,每天2小時左右。并且同一個班級的學生有的是從緬文學校退學來的,有的是從母語教學轉過來的,年齡、民族、漢語水平都有所不同。因此,語言基礎面臨著相當大的挑戰。目前在緬甸第二語言教學中,漢語教師有三種,一是母語教學高中畢業的教師;二是高中畢業的本地緬甸人或已緬化的華人教師;三是受過中國培訓或留過學的本土教師。不管是哪一種,二語教學的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情況,了解學生的漢語水平高下情況。 比較突出的二語教學法為以下幾種: 對比解釋法:緬甸二語教學發達地區都為中部和南部,即以前的首都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該地區的漢語教師多數是緬文大學畢業的,也有些是碩士畢業的,但是漢語專業畢業的不到百分之十。他們的漢語水平是民辦漢語學校的中高級,HSK中等5級水平。使用的教材多為中國大陸的漢語系列教材,近年來也有一些優秀教師到中國留學或受過教學培訓回來后推薦使用《新實用漢語》、《當代漢語》等教材。教學方法多樣,知識豐富。因此他們大多使用對比解釋法。雖然沒有本土教材,但是教師把中國大陸教材中的知識和自己的緬文知識融合起來,再加上對比,能夠讓學生理解,從而達到教學效果。高,增強了學生的漢語學習興趣。 語法翻譯法:緬甸漢語為第二語言教學中,成人學生對語法系統解釋比較感興趣,加上《當代漢語》及《新實用漢語》教材以語法教學 ……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