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慶歷史地圖集
-
>
飛虎隊隊員眼中的中國:昆明 四川 杭州 上海(明信片)
-
>
威尼斯書
-
>
一聽說那島上有貓,我就出發了:日本貓島旅行筆記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江蘇(2016年全新版)
-
>
生命的邊緣-站在珠穆朗瑪峰之巔
-
>
不一樣的云南
覓食澳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110001
- 條形碼:9787549110001 ; 978-7-5491-1000-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覓食澳門 本書特色
澳門,雖吸納了現代文明,卻也保留了濃郁的古風和異域風情。穿梭在名字古老而奇怪的大街小巷,看著地圖和路標,用腳丈量路程,一站一站地完成驚喜的覓食之旅,實在是吃貨們*大的樂趣。
繼《覓食香港》后,曉莫再度出發覓食之旅。這本誠意拳拳的《覓食澳門》,分成了半島篇、離島篇和手信篇。每間店一去再去,每道菜一吃再吃,把*地道、*具代表性的澳門美食收囊書中。跟隨曉莫,做個快樂的吃貨游客,品味澳門獨特的美食風情和隱世佳肴。
覓食澳門 內容簡介
是用腰圍寫的書,滿是真誠。 長期混跡于香港、澳門等地,她說,不做“旅行家”,要做一個貪心快樂的“覓食游客”。被澳門美食達人米夫鑒定為“*真誠的飯人”的曉莫,繼《覓食香港》后的*新食記,不惜踏破高跟鞋,吃出一本澳門美食指南。書里介紹的澳門食店,曉莫每家都親自去過、自掏腰包嘗過,有些還是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店這才配叫做“覓食”。
覓食澳門 目錄
2?一碗面吃足60年
6?葡式蛋撻秘方迷霧
11?一碗幸福雙皮奶
15?冰淇淋冰淇淋,大人小孩都愛的冰淇淋
21?30年馳名煲仔飯
26?烏冬來啦
30?古法制作和盛行的興利美食
37?覓得日本料理精致之肌
42?品味薈:品味當然不一般
46?“日夜咖啡”廳:無分晝與夜
52?“白灼馬介休”:叫我怎能不想你
59?沙利文餐廳:我要應聘這里的服務生
64?我在船屋葡國菜館:如果你在就好了
69?必須“街頭”的牛雜、魚蛋串兒
73?肉食動物摯愛胡椒餅
75?會耍人的dondurma
78?生利小食:吃些澳門人情味
82?patisserie眼睛吃飽,肚子不餓
澳門離島
88?什么是“木糠”?
91?花枝搖曳,魚翅生姿,我不吃
97?盛名之下的大利來記豬扒包
101?貓屎咖啡,究竟是什么味兒?
106?不求甚解,吃一碗大菜糕
110?有一個關于“木偶”的很著名的故事
112?喔喔喔,我們都愛“公雞”
116?飛來一象,大塊朵肉
120?碧濤,威尼斯人里*好的餐廳
126?廣東以北的北方:威尼斯人北方館
131?安德魯啊安德魯,葡撻之父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帶手信
138?澳門豬肉脯及杏仁餅
144?樂宮曲奇餅,個人強烈推薦
147?后記
覓食澳門 相關資料
唯有在“吃”這字上不可裝
文/蔻蔻梁
曉莫去年出了本《覓食香港》,光看書名的時候就想撲上去撕打她:“你個死北方妞,你個北到漠河那么北,西到新疆那么西的撈松,你怎么敢寫我大南粵美食,你怎么敢去覓食香港,你怎么可能知道一盤干炒牛河里面到底用蔥白還是韭黃到底有什么講究!你就知道也是別人告訴你的,不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懷著“戳穿你個大牛皮”的陰暗態度去翻那本《覓食香港》:但凡敢寫錯我大南粵美食一個字,絕對提刀去羅湖,手刃“美食家”。
但曉莫根本不是美食家。她是個廚娘,是的。她是個饞嘴鬼,是的。她是個孜孜不倦的美食記錄者,是的。
廚界的京城四少之一跟我說過一個觀點,得三代人會吃才能出一個美食家。就如那五,落魄了,人家賞他一袋山楂,他還不著急吃,得先去找點豆沙餡子,才吃。這種骨子里的講究,是自小養成的。“一個小時候吃過最好的甜品就是水果硬糖的人能懂什么法國甜品的精髓,我呸!”某少說。我也跟著呸了一口。
那種在市面上掛著“美食家”頭銜的人,大多不過是比別人多吃了兩嘴東西,見多了識廣了,百度谷歌維基百科用得好了,家里收的美食圖書多了,就掉出五萬字的書袋來,博古通今地說美食。好吧,傳播知識,也算是功德。但其中的各種顯擺炫耀之情,卻是我不喜歡的。
如曉莫說,你我都是游客,既然是游客,就好好地當一個游客,沒有在一個地方浸淫80年的歷史,誰也別假裝真正弄得懂這個地方。擺出專家的臉龐來,讓街角阿婆捂著沒牙的嘴笑。也就是說,新疆妞曉莫,哪怕暗地里把我大南粵美食的資料查了八箱子,她不是吃云吞面長大的,就永遠不可能覺得竹升鴨蛋面能比拉條子好吃。
所以曉莫從來不裝專家。她的書不是美食攻略也不是歷史鉤沉。這是一本“食游記”,她只是如實地記錄。她那一尺八的腰圍,到底是如何通過“吃”這件事變成八尺一的,她到底走過了哪些小街小巷,吃了多少豬扒包或者煲仔飯,都在香港和澳門這兩本書里。至于其中也寫了不少掌故和知識,完全是基于曉莫的好奇心以及“問題婦女”的性格,順手捎上的。
作為一個廣州人,我悲憤地承認,我大南粵美食的傳統和精華,畢竟是在港澳兩地保存得更好。港澳美食行走,于我是懷舊,于她是體驗和發掘。所以她的舌頭自然就少了我的那種情意結,也沒有感情負擔。所以她能坦率地吃出自己的喜歡和不喜歡。她說:“對游客而言,吃的是個異域,是個趣味,可能跟味道好不好沒有直接關系。尤其絕大部分大陸客對這類食物是沒有味覺記憶的,吃的是個舌尖的好奇,美味不美味完全視乎個人心態的開放程度,和對異域食物的接受程度?”瞧,光是這認識,比起那些吃過5款廣州粥就在那邊扮演對廣州蛋(這個字我打不出來)家文化深有研究的人強多少倍。
承認了味覺記憶對味覺的影響之后,她理所當然地不喜歡黃枝記的堿面(瞧,拉條子情節吧)。她說我偉大的蛋撻就是把蛋漿搞成甜的然后凝結起來好傻氣(估計她甚至還吃咸豆花兒吧,咧咧咧);她說人家雙皮奶甜得要死,而且還一度以為人家雙皮奶是兩層皮疊在一塊兒的。她竟然認為木糠布丁這種東西好奇吃過一次就算了,而貓屎咖啡簡直只能秉承著科學研究的態度來喝好吧,老實說我也是這么認為的。
所以看她的《覓食澳門》時常逼得我好好思考:我長久以來覺得好吃到天生第一地下無雙的白切雞和奶油面包,是真的有那么好吃,還是自己的味覺記憶在作祟?但是算了算了,她們新疆的巴旦木還不是一點吃頭都沒有,葡萄干才無聊透頂。記憶又不能退貨,有時候闖到別人的記憶里去看看,知道世界有多大,口味有多復雜,也是好事。連口味復雜都不能承認,如何面對復雜人生?
所幸的是天下食物里,有些是屬于感情分大過味道分的,有些是實打實的味道分就是高莫文蔚是否迷人全看個人愛好,林志玲就是那種你再討厭她也得承認人家就是五官標致胸大腿長。小飛象的紅酒燴牛尾還是讓曉莫給出了高分,而魚翅球也讓曉莫心情爽利。
唉,曉莫,你若跟我去澳門,我就帶你去吃那街邊阿伯賣了幾十年的咸豬骨粥,當然還有那家水蟹粥啊。我大南粵人才知道豬骨頭要腌咸了再煮粥才能下火,而水蟹比那傻肉蟹鮮甜1247倍。
看完曉莫的《覓食澳門》,反正就是好想去澳門。真討厭。
覓食澳門 作者簡介
曉莫,曾于《南方都市報》(深圳)任職記者、編輯十余年。其間為國內不少雜志特約撰稿,并曾于《上海一周》《新京報》《深圳商報》《深圳晚報》開設時尚、美食專欄。90、64、94的三圍跟尋吃覓食的生活方式關系密切,難以拒絕高卡路里、高脂肪、高糖分,不計成本,不吝犧牲身材。往來多吃貨,談笑盡關食。是個貪心的人,不想漏掉生活的任何細節。著有《覓食香港》。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