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與藝術為友-駐校藝術家計劃檔案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243819
- 條形碼:9787811243819 ; 978-7-81124-38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與藝術為友-駐校藝術家計劃檔案 本書特色
◎中國高校首個駐校藝術家計劃“令人驚嘆”的實施成果檔案 ◎72篇鮮活而精美的藝術隨筆、60幅意外而精彩的山水畫作品 ◎“讓藝術駐校、以藝術為友”理念的倡導與實踐 ◎大學人文藝術素養教育的探索嘗試及文本價值
與藝術為友-駐校藝術家計劃檔案 內容簡介
近年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深入推進大學文化及傳播體系建設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人文藝術素養教育探索。2013年秋季學期開始,由北航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院主持實施的“駐校藝術家計劃”,以倡導并踐行“讓藝術駐校、以藝術為友”為內核的理念,率先在全國高校啟動了“駐校藝術家”育人模式,為大學人文藝術素養教育提供了有益的范例和試驗樣本。 北航首屆駐校藝術家計劃,聘請長期旅居國外的著名畫家石晉先生擔任駐校藝術家和“藝文賞析與體驗”教育項目《中國山水畫賞析與創作》課程的主講教師,與北航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院導師組成員一起,以“師徒傳承”藝術教育形式,選拔招收了36名學生(其中30名本科生、6名碩士生,大部分為理工類專業),提供中國傳統繪畫藝術賞析的短期教學和創作體驗。 《與藝術為友?駐校藝術家計劃檔案》一書,即是該計劃項目的成果薈萃,2013年12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隆重推出,北航宣傳部長兼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院執行院長、北航藝術館館長蔡勁松教授主編。全書共13萬字、60頁彩圖,包括引言(實施駐校藝術家計劃札記)、36名參加計劃項目的學生撰寫的同題藝術隨筆72篇(題目分別為“我成長過程中經歷的藝術”“如果我是一名藝術家”“參加藝文賞析與體驗項目課程的感受”)、學生創作的山水畫作品60幅、計劃實施過程中的影像記錄以及詳實的資料附錄(北航駐校藝術家計劃實施辦法、招生簡章、社會主流媒體對該計劃的深入采訪報道等)。 《與藝術為友?駐校藝術家計劃檔案》一書中匯集的36名同學的72篇藝術隨筆,情感真摯、想象豐富、文筆優美、感悟深刻,閃耀著莘莘學子內心的藝術沖動和生命激情,堪稱青春文學的精品。學生臨摹及創作的60幅山水畫作品,稚嫩中不乏筆墨的精彩和人文的境界,呈現出富有意趣的獨特風景,給人的意外的驚喜和強烈的藝術震撼。 《光明日報》的報道認為,“實施駐校藝術家計劃是北航在國內高校開展人文藝術素養教育的首次嘗試……豐富了文學藝術與大學教育互補溝通的途徑”;《中國教育報》報道說,“校園金秋多了些人文意蘊和藝術色彩,令人對北航駐校藝術家計劃充滿了期待。” 《中國科學報》記者參與并深入體驗了該計劃實施全過程,曾兩次刊發深度報道指出:“令我驚訝、贊嘆的是這些理工科學生,他們與藝術之間產生的奇妙的‘化學反應’”“當我受邀全程參與并采訪北航首屆駐校藝術家計劃教育項目時,只是激動于可以接受到中國山水畫藝術教育的采訪‘福利’。那時,我還沒有意識到,我將是中國高等教育中一次有重要意義改革的見證者。”“對我而言,我更看到了一種教育理念實現的可能……大學人文藝術素養教育理念,在‘讓藝術駐校、以藝術為友’的實踐中,展現出了令人驚嘆的成果。”
與藝術為友-駐校藝術家計劃檔案 目錄
學生同題作業25篇
學生同題作業11篇
學生同題作業36篇
附錄
作品
與藝術為友-駐校藝術家計劃檔案 作者簡介
蔡勁松,1969年出生于貴州、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傳部部長、兼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院執行院長、北航藝術館館長,研究員、博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理事、中國侗族文學學會副會長、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