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圖說歷史豐碑---農田水利(四色)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66738
- 條形碼:9787807666738 ; 978-7-80766-673-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說歷史豐碑---農田水利(四色) 本書特色
《農田水利》的主編是李默。
《農田水利》以多元交匯、精耕細作為主要特點的*國古代農業,在古代世界中長期處于*先地位,它所具有的強大生命力,正是中華文明得以持續發展的*深厚的根基。傳統農具的創新和演進,興修農田水利,開挖運河,以及建立排水系統等,揭示了*國傳統農業和農業科技的豐富內涵和巨大成就。
圖說歷史豐碑---農田水利(四色)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中國開始養蠶、紡織技術出現并迅速發展、新石器時期農牧技術普遍提高、新石器時代漁獵技術提高、三星堆青銅人像代表*早的蜀文化等。
圖說歷史豐碑---農田水利(四色) 目錄
紡織技術出現并迅速發展
新石器時期農牧技術普遍提高
新石器時代漁獵技術提高
三星堆青銅人像代表*早的蜀文化
大汶口文化興起
西周新型土地制度井田制普及
裘衛家族買賣田地·井田制走向崩潰
青銅工具大量使用
耦耕逐漸消失
魯圍實行初稅畝
吳鑿邗江
五谷命名定型
已知*早的轆轤出現
戰國青銅工具普及生活各方面
秦初租禾
戰國普遍使用鐵制農具
鴻溝水利工程動工
中國現存*早的大豆
李冰主持興修都江堰水利工程
靈渠建成·溝通南北水系
陶倉模型開始出現
漢初休養生息
嫁接技術發源
漢文帝休生養息
漢武帝興修水利
漢發明井渠施工法
中國發明犁壁
《史記·河渠書》總結水利史
趙過創代田法與耦犁
漢發明畜力播種機耬車
漢代玻璃工藝承前啟后
鄭吉還屯渠犁
賈讓提出治河三策
杜詩發明水排興利南陽
幾種水力機械出現
《養魚經》出現
長安使用灑水車
田莊經濟開始發展
曹操屯田
魏在兩淮屯田
魏廢民屯
司馬炎詔令以官奴婢代兵屯田
水磨大量使用
東晉實行土斷政策
江南大地主莊園經濟形成
北魏推行中國歷史上**次均田制
李崇抗水
梁筑浮山堰以灌魏壽陽城
酈道元撰成《水經注》
隋鑿廣通渠
隋代開始鑿運河·溝通南北交通
隋廣置倉窖
初立租庸調
唐農業生產力提高
萵苣、菠菜、西瓜引進
開始人工培養食用菌
水稻成為**作物
第五琦主持江淮經濟
筒車發明
它山堰工程完成
唐人重視水利工程
《四時纂要》總結唐代農業技術
宋農業產量增加
天禧年末宋農田增加
范仲淹等筑海堰
西夏行宋歷
修鑿靈渠
宋實行方田均稅法
宋農學興盛
犁耕取代鋤耕
宋開兩浙、江東田
吳拱修山河堰
宋南方土地利用技術突破
宋花卉業興旺
改土歸流運動開展
直隸試行區田法
兩湖平原大建垸田
圖說歷史豐碑---農田水利(四色) 作者簡介
李默,原名李亞平。海南萬寧人。1980年畢業于中山大學中文系漢語言專業。1973年赴海南國營英州林場插隊務農,后歷任廣東省旅游局干部,廣東旅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副編審。
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集《浪跡天涯》、《天上人間》、《風景》等。散文《人生該燦爛》獲廣東省作協第七屆新人新作獎,《駝玲,搖出瀟灑風采》獲2014年《羊城晚報》佳作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