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省鑒與傳習:中國道德文化的傳統與現實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18161
- 條形碼:9787010118161 ; 978-7-01-01181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省鑒與傳習:中國道德文化的傳統與現實 本書特色
《省鑒與傳習:中國道德文化的傳統與現實》書稿為教育部共建項目的*終成果。中國道德文化的發展歷史,是一部社會政治化程度很高的歷史,其積累豐厚的歷史經驗,具有正反兩面的矛盾內容。以往的研究或描述,往往偏執一端,不能兼顧而客觀、而全面。
省鑒與傳習:中國道德文化的傳統與現實 內容簡介
書稿為教育部共建項目的*終成果。中國道德文化的發展歷史,是一部社會政治化程度很高的歷史,其積累豐厚的歷史經驗,具有正反兩面的矛盾內容。以往的研究或描述,往往偏執一端,不能兼顧而客觀、而全面。本書分理論研討與現實調查兩部分內容,前者以歷史主義的學術原則為指導,選取中國道德文化中核心范疇:仁、義、信、忠、孝、智、恥、慈等進行概念梳理、歷史沿革分析,并對其歷史實踐中的經驗教訓進行反思,著重研究其現代實踐意義。本研究以理論研究與實踐調查為基礎,期待從理論上提煉出與當今社會相適應的、可以促進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道德文化之核心要義,揭示道德文化實踐的規律,在此基礎上探索新的道德文化推廣模式。
省鑒與傳習:中國道德文化的傳統與現實 目錄
省鑒與傳習: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再認識
中篇 范疇討論
傳統“信”觀念探微
義:從五倫、三綱到現代職業倫理
“仁”與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從家庭倫理到政治倫理——《孝經》在儒家孝道思想史上的意義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形成及解讀
傳統道德體系中的“恥”及其現代意義
中國古代忠君思想的形成與解讀
先哲智識與以德馭智
慈:中國人關于愛的哲學
佛教的慈善思想與實踐
下篇 調查研究
傳統道德對當代小學生的影響及踐行
上篇 導論
省鑒與傳習: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再認識
中篇 范疇討論
傳統“信”觀念探微
義:從五倫、三綱到現代職業倫理
“仁”與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從家庭倫理到政治倫理——《孝經》在儒家孝道思想史上的意義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形成及解讀
傳統道德體系中的“恥”及其現代意義
中國古代忠君思想的形成與解讀
先哲智識與以德馭智
慈:中國人關于愛的哲學
佛教的慈善思想與實踐
下篇 調查研究
傳統道德對當代小學生的影響及踐行
傳統道德對當代中學生的影響及踐行
傳統道德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及踐行
傳統道德對當代社會民眾的影響及踐行
省鑒與傳習:中國道德文化的傳統與現實 節選
《省鑒與傳習:中國道德文化的傳統與現實》書稿為教育部共建項目的*終成果。中國道德文化的發展歷史,是一部社會政治化程度很高的歷史,其積累豐厚的歷史經驗,具有正反兩面的矛盾內容。以往的研究或描述,往往偏執一端,不能兼顧而客觀、而全面。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