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季鐘樸醫學論叢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1748416
- 條形碼:9787801748416 ; 978-7-80174-841-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季鐘樸醫學論叢 本書特色
選入《季鐘樸醫學論叢》基本是三個內容:(1)十論醫學教育;(2)試論中醫生理學;(3)論中西醫結合。后二者內容或見諸于1989年季自費出版的《十論中醫生理學和中西醫結合》一書,全部移植至本書。“再論中醫生理學”部分,則全部是季主編的《現代中醫生理學基礎》其中由他親自撰寫的部分摘入。本書第三篇《再論中西醫結合》大部分為季鐘樸擔任中西醫結合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西醫結合雜志》主編、名譽主編時應邀所寫的文章。
季鐘樸醫學論叢 目錄
**篇 十論醫學教育 一、我與醫學教育結緣 二、當前高等醫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是什么? 三、我國高等醫學教育(1954~1957)在學習蘇聯及其他方面的經驗總結 四、醫學教育工作在大發展、大革命時期的若干基本經驗 五、略論醫學教育工作中的幾個問題 六、教學改革必須從實際出發 七、醫學院校學生的基本訓練問題 八、必須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九、改進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措施 十、關于中醫西結合專業七年制教學計劃的幾點建議(說明)第二篇 十論中醫生理學引言 一、略論中醫生理學的指導思想 二、略論中醫氣血學說 三、經絡現象研究的今天和明天 四、經絡研究思路的探討 五、試論中醫脾胃生理 六、試論中醫心肺生理 七、試論中醫腎的生理 八、試論中醫肝膽生理 九、關于中醫“證”的研究思路 十、試論中醫養生學及其他第三篇 再論中醫生理學 **章 生理學概說 **節 現代生理學概說 第二節 中醫生理學概說 第三節 中醫生理學的指導思想與方法 第四節 現代生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與物質基礎 **節 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 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第三節 組織、器官與系統 第三章 細胞的基本功能 **節 細胞興奮性與生物電現象 第二節 細胞膜的運輸功能 第三節 細胞膜的感受功能 第四章 機體機能的調節 **節 神經調節 第二節 體液調節 第三節 反饋自控調節 第四節 內環境穩態第四篇 十論中西醫結合 一、中西醫結合研究的指導思想 二、關于中西醫結合研究 三、團結起來,為創立新醫藥學派作貢獻 四、歷史的回顧和經驗教訓 五、清官醫案的整理 六、我國針灸研究工作的展望 七、對中西醫結合研究的估計、預測和保證 八、建設中西醫結合理論體系的探討 九、中醫證型客觀化研究的評估 十、中西醫結合30年的回顧與展望第五篇 再論中西醫結合 一、我們的認識和實踐(在醫學自然辯證法討論會上發言提綱) 二、中西醫結合和醫學科學現代化 三、團結起來,堅持中西醫結合方針,為發展具有我國特點的新醫藥學而奮斗 四、中醫虛證辨證標準的客觀化問題 五、團結中西醫、堅持中西醫結合方針,辦好研究會,為繼承發楊我國傳統醫藥學作貢獻 六、關于中醫證型客觀化研究的評估 七、關于中西醫結合點問題 八、關于中醫生理學術語英譯的意見 九、抓住特色、抓住重點、繼續攀登 十、中西醫結合之我見 十一、在《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創刊15周年專家座談會上的發言(提綱) 十二、面向21世紀的中國傳統醫學發展中醫學的戰略思路 十三、中西醫結合研究過程中有關特色、硬核和接軌的探討(大綱) 十四、經絡研究的發展方向及方法學討論會上的發言提要 十五、以辯證唯物論指導中西醫結合 十六、從比較求結合第六篇 科研管理篇 一、談中醫治則客觀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二、改革科研管理擴大研究所自主權第七篇 書序篇 一、《慈禧光緒醫方選議》序 二、《中西醫結合診療手冊》序 三、《中醫經絡現代研究》序 四、《常見消化系統疾病舌像圖譜》序 五、《中西醫結合基礎理論研究方法與實驗技術》序 六、《中醫肝臟象現代研究》序 七、《中醫脈象今釋》序第八篇 其他 一、恩師潘菽教授救我出獄 二、解放區的生理學教學和醫學 二、志在改革 三、學習長征英雄,促進中醫藥發展 四、真情永在 五、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六、深切懷念季鐘樸院長 七、成書前后(代編后)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