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日講春秋解義-上中下三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349888
- 條形碼:9787544349888 ; 978-7-5443-4988-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日講春秋解義-上中下三冊 本書特色
庫勒納等撰的《日講春秋解義(上中下)》的“解義”極有特點,總結了漢宋以來諸位大儒的“注疏傳義”,對經文進行了準確、深刻的解說,還常常聯系歷史事實,進行形象生動的說明,確實是“詞近而旨遠,語約而道宏”。現在市場上四書五經的注本甚多,但還未見過有本書日講官如此精彩的解說。
日講春秋解義-上中下三冊 內容簡介
《故宮珍本叢刊精選整理本叢書:日講春秋解義(套裝上中下冊)》為《〈故宮珍本叢刊〉精選整理本叢書·經部》中之一種,原書系清康熙內府刻本,藏北京故宮。 滿清入主中原以后,十分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康熙帝曾多次頒旨翰林院注釋刻印各種傳統典籍,其中*重要的恐怕就應算這一套“日講”系列。該系列目前見到的有《易經》《書經》、《春秋》、《禮記》、《四書》共五種;另有《通鑒》、《詩經》兩種僅見諸目錄,未見書。這五種書前均分別有康熙御制序,后全部收入清乾隆《欽定四庫全書》。這些書當時均作為皇帝、皇族、大臣們經筵日講時學習儒家典籍的教科書。 原書體例統一、嚴謹,書前有康熙和乾隆的御制序、編寫完成后的“進呈疏”和編校人員名單。正文部分均先引一段《春秋》原文,然后是胡安國所整理的三傳(《左氏傳》、《公羊傳》、《轂梁傳》),再接著是日講官對上述經傳的解義,*后或有日講官所附錄的胡氏漏取的三傳。 《春秋》是我國現存*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據傳是孔子據魯史所編,起于魯隱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屬我國儒家“五經”之一。后之傳注者甚多,*著名的當屬《左氏傳》、《公羊傳》、《轂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日講春秋解義-上中下三冊 目錄
圣祖仁皇帝御制《日講春秋解義》序(康熙撰)
御制《日講春秋解義》序(乾隆撰)
官銜
提要
《日講春秋解義》總說
綱領
通論
經傳源流
傳注得失
上冊
卷一 隱公(元年之二年)
卷二 隱公(三年之四年)
卷三 隱公(五年之七年)
卷四 隱公(八年之十一年)
卷五 桓公(元年之三年)
卷六 桓公(四年之八年)
卷七 桓公(九年之十三年)
卷八 桓公(十四年之十八年)
卷九 莊公(元年之六年)
卷十 莊公(七年之十一年)
卷十一 莊公(十二年之十九年)
卷十二 莊公(二十年之二十六年)
卷十三 莊公(二十七年之三十二年)
卷十四 閔公(元年之二年)
卷十五 僖公(元年之四年)
卷十六 僖公(五年之九年)
卷十七 僖公(十年之十五年)
卷十八 僖公(十六年之二十年)
卷十九 僖公(二十一年之二十三年)
中冊
卷二十至卷四十
下冊
卷四十二至卷六十四
《(故宮珍本叢刊)精選整理本叢書》出版信息
日講春秋解義-上中下三冊 節選
庫勒納等撰的《日講春秋解義(上中下)》的“解義”極有特點,總結了漢宋以來諸位大儒的“注疏傳義”,對經文進行了準確、深刻的解說,還常常聯系歷史事實,進行形象生動的說明,確實是“詞近而旨遠,語約而道宏”。現在市場上四書五經的注本甚多,但還未見過有本書日講官如此精彩的解說。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