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鐘書國學精粹 孝經·忍經·忠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102422
- 條形碼:9787567102422 ; 978-7-5671-0242-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鐘書國學精粹 孝經·忍經·忠經 內容簡介
儒家思想在我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長河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在整個封建時代都居于主導地位,統治者們更是把其作為規范臣民思想、確立倫理道德的標準。而這些在古代備受推崇的儒家思想,在現代化的今天卻一直存在著大量的爭議。一個國家如此,一個個體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現在是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繁榮的時代,但我們的心靈仍然有太多太多的困惑,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我們如何調整心態,如何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數呢?儒家思想就給了我們許多的心靈雞湯。它們穿越千年的時空,仍在溫暖著我們的心靈,指引著我們的人生。道不遠人,讓我們在圣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鐘書國學精粹:孝經忍經忠經》分為原文、注釋、譯文三個主要板塊。同時隨文進行知識拓展,分為圖文兩種方式,用文字介紹文史知識,用圖片展示相關內容。
鐘書國學精粹 孝經·忍經·忠經 目錄
孝經
開宗明義章
天子章第二
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紀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廣要道章第十二
廣至德章第十三
廣揚名章第十四
諫諍章第十五
感應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喪章第十八
附:歷代序跋要錄忍經
細過掩匿
醉飽之過 不過吐嘔
圯上取履
出胯下
尿寒灰
誣金
誣褲
羹污朝衣
認馬
雞巨叼-足以當尊拳
唾面自干
五世同居
九世同居
置怨結歡
鞍壞不加罪
萬事之中,忍字為上
盤碎,色不少吝
不忍按
遜以自免
盛德所容
含垢匿瑕
未嘗見喜怒
語侵不恨
釋盜遺布
愍寒架橋
射牛無怪
代錢不言
認豬不爭
鼓琴不問
唯得忠恕
益見忠直
酒流滿路
不形于言
未嘗峻折
非毀反己
辭和氣平
委曲彌縫
詆短遜謝
直為受之
服公有量
寬大有量
呵辱自隱
容物不較
德量過人
眾服公量
還居不追直
持燭燃鬢
物成毀有時數
罵如不聞
佯為不聞
罵殊自若
為同列斥
不發人過
器量過人
動心忍性
受之未嘗行色
與物無競
忤逆不怒
潛卷授之
俾之自新
未嘗按黜一吏
小過不懌
拔藩益地
兄弟訟田,至于失敗
將憤忍過片時,心便清涼
憤爭損身,憤亦損財
十一世未嘗 訟人于官
無疾言劇色
子孫數世同居
愿得金帶
恕可成德
公誠有德
所持一心
人服雅量
終不自明
戶曹長者
逾年后杖
終不自辯
自擇所安
稱為善士
得金不認
一言齏粉
無人不自得
不若無愧而死
未嘗含怒
謝罪敦睦
處家貴寬容
憂患當明理順受
同居相處貴寬
戚不可失歡
待婢仆當寬恕
事貴能忍耐
王龍舒勸誡忠經
忠經·序
天地神明章
圣君章第二
冢臣章第三
百工章第四
守宰章第五
兆人章第六
政理章第七
武備章第八
觀風章第九
保孝行章第十
廣為國章第十一
廣至理章第十二
揚圣章第十三
辨忠章第十四
忠諫章第十五
證應章第十六
報國章第十七
盡忠章第十八
鐘書國學精粹 孝經·忍經·忠經 節選
《孝經》是我國古代儒家的倫理學著作,被看做是“孔子述作,垂范將來”的經典,對傳播社會綱常和維護社會太平起了很大作用。《孝經》以孝為中心,較集中地闡發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范,“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書中指出,“孝”是所有道德的根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國君可以用孝來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來立身理家,保持爵祿。《孝經》還次將“孝”與“忠君”聯系起來,認為“忠”是“孝”的發展和擴大,并把“孝”的社會作用推而廣之,認為“孝悌之至”就能夠“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