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興安獵神-獻給鄂倫春族定居六十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004598
- 條形碼:9787566004598 ; 978-7-5660-045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興安獵神-獻給鄂倫春族定居六十年 本書特色
張林剛主編的《興安獵神》運用大量的照片和文字全面介紹了鄂倫春族的過去與現在,用史料完整地呈現鄂倫春族的婚姻、民俗和衣食住行。2013年是鄂倫春族下山定居六十周年,為紀念鄂倫春族這特殊的日子,特出版此畫冊是為人們更好地了解與理解鄂倫春族。告訴世界在地球的這一隅還有這樣一個民族——帶著古老的萬物有靈的信仰,傳承著與眾不同的文化信息,認真執著地在莽莽林海中過著有尊嚴的生活,他們是勇敢的鄂倫春!他們是狩獵文化的活化石。
興安獵神-獻給鄂倫春族定居六十年 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大量的照片和文字全面介紹了鄂倫春族的過去與現在,用史料完整地呈現鄂倫春族的婚姻、民俗和衣食住行,使人們更好地了解與理解鄂倫春族。
興安獵神-獻給鄂倫春族定居六十年 目錄
壹 興安嶺上鄂倫春
貳 仙人柱
叁 服飾文化
肆 狩獵文化
伍 鄂倫春人的樺樹文化
陸 樺皮船
柒 鄂倫春婚禮
捌 薩滿文化
玖 樹葬
拾 熊圖騰崇拜
拾忠且 自然崇拜與占卜
拾貳 成長的記憶
拾壘 記憶·老照片
拾肆 影像記憶
興安獵神-獻給鄂倫春族定居六十年 節選
張林剛主編的《興安獵神》運用大量的照片和文字全面介紹了鄂倫春族的過去與現在,用史料完整地呈現鄂倫春族的婚姻、民俗和衣食住行。2013年是鄂倫春族下山定居六十周年,為紀念鄂倫春族這特殊的日子,特出版此畫冊是為人們更好地了解與理解鄂倫春族。告訴世界在地球的這一隅還有這樣一個民族——帶著古老的萬物有靈的信仰,傳承著與眾不同的文化信息,認真執著地在莽莽林海中過著有尊嚴的生活,他們是勇敢的鄂倫春!他們是狩獵文化的活化石。
興安獵神-獻給鄂倫春族定居六十年 作者簡介
張林剛,男,鄂倫春族,1960年出生在黑龍江省黑河市新生鄂倫春民族鄉。1988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7月分配至中央民族大學任教。1996年加盟中央電視臺新聞評淪部,成為《焦點訪談》欄目的記者。1998年一2001年為中央民族大學教育學院在職研究生。 自上大學起就偏愛攝影藝術,先后參與許多優秀專題片的拍攝工作。如: 《最后的山神》、 《神鹿啊我的神鹿》、 《雌鹿角》、 《獵人的女兒》、 《興安獵神》等。1996年編導的專題片《獵人的女兒》榮獲全國, “劍南春”杯女性人物評比二等獎。 在《焦點訪談》節目一組,林剛擔任攝像。十余年來用他的眼睛真實地記錄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同時也讓人們了解到一些人性的弱點和社會的陰暗面。所拍攝的許多節目播出后都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反響。代表作《吉煙現象》、 《天鵝之死)》、 《禁伐?盡伐!》、 《雪燕的神話與真相》等。尤其是他參與拍攝了大量有關森林開發與保護的節目,為此他多次榮獲國家林業局頒發的梁希林業新聞獎。 獲獎情況 中國新聞獎三次、中國廣播電視學會一等獎一次,二等獎二次,獲各部委大獎三十余項。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