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胡錫進論復雜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17838
- 條形碼:9787511517838 ; 978-7-5115-178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胡錫進論復雜中國 本書特色
胡錫進是率先提出“復雜中國”概念的媒體人;又是試圖用“復雜密匙解析復雜中國”的思想者。他的發聲,總是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總是滲透著思想的力量,總能引發強烈關注:共鳴者,有之;攻擊者,有之;疑惑者,有之;驚恐者,有之……胡錫進則依然我行我素,任憑議說。 ——羅援(中國軍事科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少將) 胡錫進的聲音,之所以每每振聾發聵,在于內中思想深刻,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有想法卻并不自恃,每次動筆之前都向相關領域的研究者汲取智慧。于是乎,日積月累,形成了這部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日記”——《胡錫進論復雜中國》。 ——房寧(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 胡錫進是體制內善吃螃蟹的高手。他在各種輿論熱點中及時發聲,亮明態度,這種直面現實的勇氣值得欽佩。他為媒體和網絡言論空間的拓展,做出了自己的一份獨特貢獻。跟網民“打”成一片,以坦誠化解分歧,在交鋒中凝聚共識,今天國家正需要這樣的探索者。 ——盧新寧(人民日報評社論部主任) 胡錫進,不激進不冒進,但卻一直用自己的熱情敬業加上勤奮思考,推動著中國媒體聲音向多元化方向前進。你可以不認同他的某些觀點,但應該認同:聲音多元不一定立即讓中國變得更好,可聲音不多元的中國一定不好。復雜,難道不是中國的一種進步嗎? ——白巖松(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員)
胡錫進論復雜中國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了232篇選自于2011年至2013年環球時報已經發表的社評和單仁平文章,主筆為環球時報社總編輯胡錫進,在社評完成的**時間,由中國思想界各個領域*權威的學者和教授組成的專家委員會給予意見,容納了來自全社會的大量思想,具有廣泛的社會認同度,相當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主流社會的聲音。 “復雜中國”是胡錫進本人對當下中國的總認識,也是他主持的環球時報社評總論點!董h球時報》一直嘗試從所能做到的盡量寬闊的視角品論中國,介紹世界,梳理中國內外的復雜性。它呈現了一個很多媒體評論所沒有的認識角度,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局面。
胡錫進論復雜中國 目錄
**編 輿論交鋒
中國互聯網的政治貢獻和缺陷
我們愛的是哪一個中國
唯恐天下不亂者舉世難絕
中國社會被謠言耍得太容易了
互聯網濃縮了太多復雜性
“實事求是”需要一場啟蒙運動
法律不會為特立獨行者彎曲
反對報復性殺戮是真正普世價值
名人宣揚社會恐怖主義應被禁止
輿論批判的質量關系中國未來
所有人都是輿論河流上的船
莫讓粗暴對立主導中國互聯網
別讓“立場”成為造假者的保護傘
中國不是禁止自由主義的鐵幕
“老意見領袖”們在快速出局
別用“蝗蟲”與“狗”清算彼此感覺
別把明星當“反愛國主義”噱頭
“左”、“右”言論都需顧及社會承受力
輿論不應鼓動超現實的福利目標
獲西方政治獎者,請跳出它的含義
裝不懂的人,你永遠無法給他講懂
中國社會需擺脫網絡帶來的錯覺
……
第二編 社會民生
第三編 國家政治
第四編 軍事國防
第五編 全球治理
第六編 復興之路
胡錫進論復雜中國 作者簡介
胡錫進,環球時報總編輯。1960年4月生于北京。1982年畢業于解放軍南京國際關系學院。1989年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獲俄羅斯文學碩士學位。1993年至1996年任人民日報常駐南斯拉夫記者,深入前線報道波黑戰爭。1996年至2005年任環球時報副總編輯。2003年前往海灣前線報道伊拉克戰爭。2005年起擔任環球時報總編輯。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