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那些滾雪球的人:中國投資者訪談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3056260
- 條形碼:9787213056260 ; 978-7-213-05626-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那些滾雪球的人:中國投資者訪談錄 本書特色
《那些滾雪球的人:中國投資者訪談錄》以訪談形式,將投資者的深刻投資理念、投資策略以及奮斗經歷娓娓道來,將其成功的理念、觀念、策略全部或部分奉獻給方興未艾、任重道遠的中國投資界。堪稱一場與華人投資大家的靈魂交談,一堂享受多種投資理念策略的精神盛宴,一路重溫杰出投資者成功歷程的輝煌之旅,一次深刻借鑒、自省、提升的心靈頓悟。
那些滾雪球的人:中國投資者訪談錄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歸江:投資,心平氣和結碩果;林園:多買壟斷行業,把握投資命脈;但斌:成長股始終是投資市場的香餑餑等。
那些滾雪球的人:中國投資者訪談錄 目錄
歸江:投資,心平氣和結碩果
林園:多買壟斷行業,把握投資命脈
但斌:成長股始終是投資市場的香餑餑
陳理:堅持價值投資才是硬道理
朱平:投資和風險同在
東博老股民:一個包工頭的財務自由之路
sosme:做投資給自己留余地。不要以為看透了一切
翟敬勇:僅僅依靠技術分析,必然窮途末路
王小剛:能力圈內尋找成長超50%的公司
程杰:投資要像“一元一次”方程一樣簡單
楊天南:方向正確還不夠,投資離不開忍耐
王瑜:學會長期投資,才能跑贏市場
董寶珍:投資也需要哲學
孫旭東:價值投資不要只管企業,不管價格
葉資本:白酒、中藥股領域的舵手
劉鷹:投資就像打高爾夫,是一桿桿積累起來的
李劍:嚴格挑選,科學組合,長期持有才是硬道理
陳宇:集中火力,猛攻能力圈內的行業
后記:雪球是如何滾起來的
那些滾雪球的人:中國投資者訪談錄 節選
問:信璞投資成立后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發產品,之前有報道說您和您的合伙人是在對過去的投資做反思,反思的成果是什么?
答: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投資也是一樣的道理。彼得·林奇在演講中提到,他看股票3年后再動手,巴菲特的觀點則是“20年的準備,5分鐘的交易”。我們過去10年的投資經驗也證明,從看公司到動手花費兩到三年,成功的概率會大增。因此,我們覺得對股票、對行業的理解和白酒一樣,是需要放在安靜的地方慢慢醞釀的。我們這個團隊從出山到發行**個產品也遵循了這個基本規律,團隊和投資的思路都需要時間沉淀和積累。
這兩年主要是拓寬自己的視野。過去,我們擁有的是看中國市場的經驗,看行業也是。同行業的比較也限于拿萬科A、保利地產和金地集團比,始終沒有脫離本土。但是看房地產的大周期,這些企業沒有經歷過,我們也沒有經歷過。因此,這兩年我們站到全球的視角,審視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歷史,美國的、日本的、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的,對這些國家和地區50年左右周期的數據做了分析。在這基礎上來理解我們現在的房地產行業處于什么樣的階段,這對我們后續的投資策略會有很大幫助。
問:這個影響體現在什么地方呢?
答:體現在對周期的理解,不同行業、不同策略,*后哪些企業能生存下來,哪些成功是可以復制的,哪些是曇花一現的。這里面肯定隱藏著中國未來5~10年房地產的配置策略。
上周我去參加野村的一個研討會,包括三井不動產、東京交易所的REIT事務專員,他們對房地產周期的理解就十分深刻。他們回顧自己那個時代的東京人,20世紀80年代畢業,90年代買房,在租金回報率很低的時候大家都認為房價的上漲會彌補一切。但回到現在看,租金回報率的確回到了6%~7%,但卻是通過房價下跌一半后實現的。而現在的日本年輕人都開始習慣租房了。這種大的消費習慣變化對房地產周期的影響非常大。
我們非常關注日本市場,因為日本經歷了非常大的周期,從高速發展到衰退,但即使經歷了這樣大的衰退周期,還是有很多優秀企業發展起來了。我們從這里面尋找投資策略、行業配置、個股選擇的方向。大家都想跟美國比,但美國是不具有可比性的:它能在全球發行貨幣,而且美國的企業家也是全世界*優秀的。世界只有一個美國,所以我們也得補充日本、德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經濟特性來預知中國的經濟結構。
像白酒,所有的價值投資者都在買白酒,臺灣地區的白酒經銷商告訴我們,在經濟*瘋狂的時候,臺灣地區曾經消費了全世界80%的路易十六,而現在中國內地可能消費了全世界150%(還有很多假酒)的路易十六,這個規律是不是很接近?如果只看當下貴州茅臺的業績,很難指導你的方向。
所以這種對經濟周期的理解、對企業史的理解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大多數優秀的長線投資者往往是學歷史出身,或者像查理·芒格一樣將一生中大量的精力投入于人類行為和歷史的研究。只有擁有足夠長遠的視野,特別在新興經濟體中,大家都看著當下,你能看得更長遠,未來的贏面可能就更大。
這就是我們這兩年做的事情。當很多規律性的數據羅列出來時,投資的結論自然而然地就出現了,不需要我們過多的主觀想象。
像家電行業。很多人說,家電的多元化可以帶來價值,可以帶來更高的增長。但是你把日本過去50年的數據拿出來,電冰箱、洗衣機到了10年普及期以后,就是一條平的直線,而空調是直線向上走。通過日本白電的歷史數據可以發現,電冰箱、洗衣機經歷了一輪產業升級后接著就是價格戰,日本的白電企業,除了空調行業,大部分時間都處于增長停滯期,產品同質、產能過剩以及全行業虧損。白電行業的多元化在全世界看來不但沒有帶來增長,反而帶來困境。數據告訴我們,可能只做空調的企業才是成長性*好的。大家很多想當然的觀點,我只用一張圖就可以駁斥。這并不需要博士學歷或幾十年的行業工作經歷,而在于你的基本功、在于數據找到了沒有。現在回過頭去看,過去我們投資格力電器賺了很多錢,當時是看重朱江洪董事長這個團隊,其實還有很多偶然因素我們沒有認識到。如果10年前有這些數據幫助我們,那我們的理解會更深刻,收益也會更好。
問:剛才講的主要是成功的經驗,那么又有哪些失敗可以避免呢?
答:過去我們可能因為一些短期的爆發性增長和贏利關注并投資了一些行業。但事后證明,我們沒有能力理解那些行業,更是在一個錯誤的時機研究一個行業,比如早期的光纖行業、農藥行業,以及*近的太陽能行業。全世界都學會用一兩年的短期暴利把中國人圈進來。一旦中國人的產能投放,這些暴利馬上就煙消云散,接著就是我們投資者巨虧、銀行壞賬和幸存者漫長的苦役。這就是境外產業資本對中國投資者短視的理解和利用。如果我們沒有全局的產業眼光和長期視野,就會不斷地被設局、被套。
而有些同行們失敗的投資,我們卻非常有興趣繼續堅持下去。在我們買的很便宜的公司中,不乏那些沒有跟上股價而提前賣出的股票。比如國內的某家化工企業,我們賺了底部*安全的四五倍就走了,現在看有30倍的漲幅。到目前為止,我們覺得我們的判斷是正確的。我們只掙在自己的安全邊際和能力圈范圍內的錢。我們這兩年把全球的主要化妝品企業都研究了一遍,發現即便是這30年增長*好的全球性企業歐萊雅,在幾十年的上市歷史中,也難得有超過20倍市盈率的區間。
同樣,如果我們研究了耐克公司的歷史,再去看國內的同行企業,我們也看不懂,為什么耐克的長期利潤率為10個點,而國內那些企業動輒就能達到20個點。這些基本面和估值面異常帶來的股價上漲,我們往往會抱著質疑的態度去欣賞這些趕英超美的偉大企業,;但絕不會拿客戶的錢去捧場。這樣的“失誤”我們未來可能還有很多,但我們還將堅持下去。
……
那些滾雪球的人:中國投資者訪談錄 作者簡介
王星,雪球商務拓展負責人。2011年加入雪球,曾任iChinaStock編輯,分析師等職。加入雪球之前,他曾任中國日報經濟部副主任,記者等職。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