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傷寒論語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171540
- 條形碼:9787117171540 ; 978-7-117-1715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傷寒論語譯 本書特色
《傷寒論》系漢張仲景所著,是一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中醫經典著作,為歷代學習研究中醫學的必讀之書。但該書年代久遠,文字古樸,醫理深奧,閱讀困難,特編本書,名曰《傷寒論語譯》。 《中醫古籍整理叢書重刊:傷寒論語譯》以劉渡舟主編的穴傷寒論校注鑼為底本進行語譯而成。全書共十卷。卷**為辨脈法、平脈法;卷第二為傷寒例、辨痙濕喝脈證、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卷第三至卷第六分述六經病脈證并治;卷第七至卷第十分述辨霍亂、陰陽易及汗吐下諸可諸不可脈證并治。每卷各專論均有『提要』,介紹全篇內容大略。每條原文中生僻古奧字詞或中醫名詞術語,均有角碼,于『注』中對字形音義做了解釋。『語譯』以直譯詮釋為主,間或參以意譯全書譯文深入淺出,曉暢通達,既反映了仲景原意,又便于讀者讀記習研。 《中醫古籍整理叢書重刊:傷寒論語譯》遵古不泥,通俗易懂,是歷代語譯《傷寒論》諸書中之上乘之作,是《傷寒論》一書*佳普及本。本次重刊,修正了原書中錯漏文字;書后增附方名索引,便于讀者學習查閱。
傷寒論語譯 內容簡介
《傷寒淪》系漢張仲景所著,是一部理淪與實踐相結合的中醫經典著作,為歷代學習研究中醫學的必讀之書。但該書年代久遠,文字古樸,醫理深奧,閱讀困難,特編本書,名日《傷寒論語譯》。《傷寒論語譯》以劉渡舟主編的《傷寒論校注》為底本進行語譯而成。全書共十卷。卷**為辨脈法、平脈法;卷第二為傷寒例、辨痙濕喝脈證、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卷第三至卷第六分述六經病脈證并治;卷第七至卷第十分述辨霍亂、陰陽易及汗吐下諸可諸不可脈證并治。每卷各專論均有“提要”,介紹全篇內容大略。每條原文中生僻古奧字詞或中醫名詞術語,均有角碼,于“注”中對字形音義做了解釋。“語譯”以直譯詮釋為主,閭或參以意譯。全書譯文深入淺出,曉暢通達,既反映了仲景原意,又便于讀者讀記習研。《傷寒論語譯》遵古不泥,通俗易懂,是歷代語譯《傷寒論》諸書中之上乘之作,是《傷寒論》一書*佳普及本。本次重刊,修正了原書中錯漏文字;書后增附方名索引,便于讀者學習查閱。
傷寒論語譯 目錄
卷**
辨脈法第
平脈法第二
卷第二
傷寒例第三
辨痓濕喝脈證第四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第五
卷第三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第六
卷第四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第七
卷第五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第八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第九
卷第六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第十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第十一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卷第七
辨霍亂病脈證并治第十三
辨陰陽易差后勞復病脈證并治第十四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并治第十五
辨可發汗病脈證并治第十六
卷第八
辨發汗后病脈證并治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卷第九
辨不可下病脈證并治第二十
辨可下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一
卷第十
辨發汗吐下后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
傷寒論后序
附記
方名索引
傷寒論語譯 節選
中醫古籍浩如煙海,內容廣博,年代久遠,版本在漫長的歷史流傳中,散佚、缺殘、衍誤等為古籍的研究整理帶來很大困難!吨嗅t古籍整理叢書》作為國家項目,得到了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不僅為組織工作的實施和科研經費的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為珍本、善本版本的調閱、復制、使用等創造了便利條件。因此,本叢書的版本價值和文獻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益凸顯。為保持原書原貌,我們只作了版式調整,原繁體字豎排(校注本),現改為繁體字橫排,以適應讀者閱讀習慣。劉渡舟主編《傷寒論語譯》為其中一個系列。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