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鄂倫春族百年實錄(上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420832
- 條形碼:9787503420832 ; 978-7-5034-208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鄂倫春族百年實錄(上下) 內容簡介
《中國少數民族文史資料書系:鄂倫春族百年實錄(套裝上下冊)》主要內容包括:鄂倫春人獨特的民俗風情、鄂倫春族風情四則、鄂倫春族居住地名釋義、地方風物傳說、鄂倫春人的姓氏及名字、話說民族服飾、鄂倫春族獨特的飲食、鄂倫春族住所及其他、水上之舟——樺皮船等。
鄂倫春族百年實錄(上下) 目錄
綜述
文化風情
鄂倫春人獨特的民俗風情
鄂倫春族風情四則
鄂倫春族居住地名釋義
地方風物傳說
鄂倫春人的姓氏及名字
話說民族服飾
鄂倫春族獨特的飲食
鄂倫春族住所及其他
水上之舟——樺皮船
浪漫的婚姻禮儀
獨特的喪葬習俗
鄂倫春族禮儀與節慶
鄂倫春族宗教信仰
神秘的鄂倫春族“薩滿”文化
鄂倫春族禁忌
鄂倫春族吉祥物與不吉祥物
鄂倫春人對“火”的意識
鄂倫春篝火節
老人不說古,后人離了譜
唱著說的故事——淺談“摩蘇昆一堅珠恩”
“摩蘇昆”的發現與整理
鄂倫春族樺皮文化與樺皮制品
鄂倫春族的傳統體育
鄂倫春人與自然的藝術
森林游獵民族的生態文化
鄂倫春族民間文學與傳統藝術
鄂倫春民族語言課的教學
鄂倫春民族語言使用現狀與傳承措施
鄂倫春民間文學概況
鄂倫春民間文學的科學漢譯與整理
山林中的月亮與星辰——鄂倫春文學創作透視
高高的興安嶺
弘揚優秀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
在高高的興安嶺上——鄂倫春民族博物館
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束奇葩——記鄂倫春自治旗烏蘭牧騎
歷史風云
民族區域自治
下冊
鄂倫春族百年實錄(上下) 節選
鄂倫春族的薩滿法具雖大致相同,但由于地區不同及薩滿的科類不同等原因,如加以詳細的比較,仍有些細微的差別,有的甚至有較明顯的差別。如,女薩滿和男薩滿、“阿嬌儒”薩滿和“德勒庫”薩滿、老薩滿和新薩滿等,他們的神衣都各有自己的特色。就是同一地區、同一類薩滿的神衣,也不盡相同。女薩滿的神衣要比男薩滿的科衣精巧些,繡制的花紋和圖案也更精美些。“阿嬌儒”的薩滿的神衣的圖案、花紋及飄帶等,黃顏色的較多,而“德勒庫”薩滿的神衣,黑色和藍色的較多。老薩滿神帽上的鹿角叉比新薩滿的要多。薩滿神鼓的外形也有些區別。如,大興安嶺地區的呈圓形,而小興安嶺地區的呈橢圓形,而且大小也不一樣,小興安嶺地區的神鼓要比大興安嶺地區的稍大些等等。 薩滿所用的法具,都是鄂倫春人自己縫制而成的。除了銅、鐵制的部件是從外地購進之外,其他各種部件都是自己制作的。制作一套薩滿法具要動員全氏族的能工巧匠一起動手,約需一兩個月才能完成。 薩滿的神衣、神帽和神鼓等法具,平時由薩滿自己保管,不用時疊好放在樺皮箱子里,放置在屋內“瑪路”席位上,其他人不得隨便翻動。由于這些法具的保管都非常精心,所以一般都能用上幾十年。 薩滿死后,要將法具傳給氏族內部新生的薩滿繼續使用。 薩滿跳神多為有人來請,或為氏族祭禮,或為病人治病,也有富裕人家為使神靈保佑自己的家業,或能打到更多的獵物而請薩滿跳神的。每當跳神,主人家事先都要通知親戚、朋友們來幫助,聽到消息的人們也都扶老攜幼前來看熱鬧。跳神活動都是在晚上進行的。 太陽一落山,主人家就在自己的家門前生起一堆篝火,參加活動及看熱鬧的人們便圍著篝火坐上一圈兒。當夜幕降臨,薩滿便穿上神衣,戴上神帽,手拿神鼓和神槌走到篝火旁,坐在早已準備好的“塔繞蘭”(薩滿坐的板凳或坐墊)上,閉上眼睛開始慢慢擊鼓請神。這時,有人要拿一團撒有“阿查”(能放出香味的爬山松葉子)的火炭,放在薩滿面前,據說用煙火引路神才會附體。不久,薩滿全身逐漸抖動起來,鼓聲也開始加緊,這時的薩滿似乎表現得精神恍惚,失去了知覺,表明神靈即將要附體了。突然,鼓聲大作,薩滿的全身也開始抖動起來,神衣上各種銅、鐵器發出猛烈的撞擊聲,這說明神已經完全附體。 繼而,薩滿開始抑揚頓挫地唱著講起話來,這便是神通過薩滿之口講的話。開始要問主人家因何事請他來,坐在薩滿身后面的“扎列”(即二神,薩滿的助手),就要替請跳神者答復是因何原因請貴神下山的。如果是為了看病,就要請教該神是因什么事得罪了哪位神靈,并如何贖罪等。這時,神就會告訴因什么事觸犯了什么神才得的病,并指出如何贖罪的辦法,如燒香磕頭、殺牲上供等。也有的請得正著,正是被觸犯的那位神,當病人自己也承認觸犯了那位神時,薩滿便會狂怒起來,邊說唱,邊站起身來圍著篝火跳起來,這時候跳神便達到了高潮。腳步隨著歌聲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有節奏地跳動,神鼓也隨著歌聲和舞步的節奏時緊時緩、時高時低地敲擊起來,神衣上的各種銅、鐵器隨著舞步發出“嘩嘩”的撞擊聲。在薩滿說唱時,“扎列”也要隨聲附和,配合甚為默契,不僅要隨和其音調,而且還要非常流利地應答薩滿提出的問題。圍坐篝火旁觀看的人們,有時也有隨聲伴和,不時發出“者!者!”、“哎嘎!哎嘎!”等聲音。也有的薩滿在說到病因是什么魔鬼在作祟之后,為表示要制服魔鬼或與魔鬼去進行搏斗,便當場作法,如吞針、吃火炭、刀砍手臂、赤腳趟火等。*后,薩滿要回到原地急速地旋轉,并發出“嘿!嘿!”的吼聲,這時要迅速上來七八名彪形大漢,手拉手地把薩滿圍住,當薩滿轉有十幾圈后,便會突然向后仰,倒在大漢們的懷里,并癱軟得一動不動,說明神靈已離去,跳神儀式也就到此結束了。 ……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