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管弦樂(二)-施萬春作品選集-附分譜CDR1張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3035832
- 條形碼:9787103035832 ; 978-7-103-0358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管弦樂(二)-施萬春作品選集-附分譜CDR1張 內容簡介
施萬春,作曲家、教授。1936年6月14出生于河北省青縣,1955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1961年畢業并留校任教;1973年調至中央樂團(現中國交響樂團)創作組;1984年調至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任系主任;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版權協會理事、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影電視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電視音樂協會特約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理事、中國錄音師協會藝術顧問。
主要聲樂作品有:《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我們相愛在星光下》、《人字歌》、《無字歌》、《啊,夢》、《送上我心頭的思念》(后兩首作品被多所藝術院校列為教材)、《女人肖像》(獲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優秀歌曲**名)、《橘子熟了》等。
主要器樂作品有:管弦樂《節日序曲》、《**鋼琴協奏曲》、《**弦樂四重奏》、《懷念曲》、《悲歌》、《青春》、《中山頌》等,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合作,被列為二十世紀華人經典著作),民族管弦樂《版納風情》(獲臺灣高雄觀眾票選**名)、《簫與樂隊隨想曲》。
主要影視作品有:《青松嶺》、《太陽和人》、《如意》、《良家婦女》、《貞女》(獲第六屆金雞獎*佳音樂提名獎)、《孫中山》(獲第七屆金雞獎*佳音樂獎)、《開國大典》(合作)、《紅蓋頭》、《世紀之夢》等六十余部。為表彰施萬春對電影方面的貢獻,2005年在中國電影百年慶典大會上,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向他頒發了百年電影特殊成就獎。
《施萬春作品選集:管弦樂(2)》收錄了他的多部作品。
管弦樂(二)-施萬春作品選集-附分譜CDR1張 作者簡介
施萬春,作曲家、教授,第一批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1936年6月14日出生于河北省青縣,1955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1961年畢業并留校任教;1973年調至中央樂團(現中國交響樂團)創作組:1984年調至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任系主任;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版權協會理事、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影電視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電視音樂協會特約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理事、中國錄音師協會藝術顧問。
主要聲樂作品有:《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送上我心頭的思念》、《女人肖像》(獲“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優秀歌曲第一名)、《橘子熟了》等;主要器樂作品有:管弦樂《節日序曲》、《懷念曲》、《中山頌》等;民族管弦樂:《版納風情》(獲臺灣高雄觀眾票選第一名);主要影視作品有:《青松嶺》、《如意》、《貞女》(獲“第六屆金雞獎”最佳音樂提名獎)、《孫中山》(獲“第七屆金雞獎”最佳音樂獎)、《開國大典》(合作)等六十余部。
為表彰施萬春對電影方面的貢獻,2005年在中國電影百年慶典大會上,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向他頒發了百年電影特殊成就獎。此外,他還參加了舞劇《紅色娘子軍》、交響音樂《沙家浜》的修改及定稿工作,是冼星海《黃河大合唱》(中央樂團版)的修改、改編和配器者之一。在近六十年的教學生涯中,施萬春為中國培養了大批音樂人才,他們大多成為音樂戰線上的骨干,活躍在國內外音樂舞臺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