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氣定神閑中國傳統醫學與養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206112
- 條形碼:9787520206112 ; 978-7-5202-0611-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氣定神閑中國傳統醫學與養生 內容簡介
本書內含: 中醫的歷史 ; 中醫理論知多少 ; 中醫的研究對象和特點 ; 食性 ; 食養 ; 食節 ; 食療 ; 飲食禁忌 ; 養 ; 調和七 ; 太極拳 ; 五禽戲。
氣定神閑中國傳統醫學與養生 目錄
中醫理論知多少
陰陽
五行
運氣學說
臟象學說(藏象學說)
五臟
六腑
奇恒之腑
精
氣
血fn
津液
神
天
膝理
五輪八廓
絡
病因
病機
中醫的研究對象和特點
第二章四季養生
第三章飲食調養
食性
食養
老人食養
婦幼食養
病后食養食節
食療
飲食禁忌
養
膳
第四章精神調養
調和七第五章環境養生第六章運動養生太極拳
五禽戲
氣定神閑中國傳統醫學與養生 節選
章帶你走近中國傳統醫學
[中醫的歷史]
中國是一個地域廣闊、歷史的國家。早在原始社會,先民為了生存的需要,活動就隨之而產生。由于人們生活的地理環境不同,采取的生產方式也不同,因此引發出多種形式的活動。
《黃帝內》(以下簡稱《內》)中的《素問·異》寫道:砭石從東方來,毒來,灸烊從北方來,九針從南方來,導引按躋從中央出。說明代流傳下來的方各族人民的驗匯集。中華民族所聚集生長的地理空間跨度廣大,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亦有不同的文化類型。代除以農業社會文化為主外,尚有草原游牧文化、森林狩獵文化、河海漁業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創造出不同的技術,運用不同的資源,導致中醫學的民族和地區差異性,由此而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這是中醫學具有豐富的實踐驗和多樣化理論學說的原因。就其學術層面而言,也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中醫學與傳統文化、科學技術乃至濟發展,都有密切的聯系。中華民族久遠的歷史也是鑄就傳統醫學豐富多彩的原因之一。在中國,遠在萬年前已有人類生存,他們在生產和生活中,須同疾病和傷行斗爭,從而產生了救助實踐。火的使用,使人類得以熟食,驅寒保暖,同時有一定的防濕作用,也使灸法治病及其他借助溫熱作用的得以施行。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先民們就用砭石作為工具。現存書《山海》中有“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的記載,箴石就是砭石。1963年在內蒙多倫頭道洼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枚新石器時代的砭石,之后又在各地出土了多枚砭石及用于的骨針、竹針,以及銅器和鐵器時代的銅針、鐵針、金針、銀針,說明針灸技術發展到現在使用鋼針已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淮南子・修務訓》說,神農氏嘗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史記・三皇本紀》也有神農嘗草,始有醫的記載。說明的發現,是
與原始人的植物采集及其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的仰韶文化時期,人們過著以農業為主的定居生活并開始釀酒,龍山文化時期已有專門的酒器,
在殷商文化中則發現更多的酒器。酒的一大用途就是用以治病。《漢書》以酒為“之長”。上述事實都表明,中醫源自先民生存和生產勞動的需要,在中華文明
的歷史中生產、生活的需要決定和孕育了中醫學的發展。
中醫學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歷代都有不同的創新,涌現了許多醫家,出現了許多名著和重要學派。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已有關于衛生及多種疾病的記載。周代,醫學已分科,《周禮・天官》把醫學分為疾醫、瘍醫、食醫、獸醫四科;已使用望、聞、問、切等客觀的診病方法和、針灸、手術等方法;王室已建立了一整套醫務人員分級和醫事考核制度,《周禮・天官》記載:“醫師上士二人,下士二人,府(工)二人,史二人,徒二人,掌醫之政令,聚毒以供醫事。”春秋戰國時代,涌現許多醫家,如醫和、醫緩、長桑君、扁鵲、文摯等。《內》等典著作面世,是中醫學理論的結。秦漢時代,已使用木制涂漆的人體模型展示人體絡,這是世界早的醫學模型。臨床醫學方面,東漢張仲景在他所著的《傷寒雜病論》(簡稱《傷寒論》)一書中,專門論述了外感熱病及其他多種雜病的辨證施治方法,為后世的臨床醫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外科學也具有較高水平。據《三國志》記載,東漢末年名醫華佗已……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