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走在地理教育探索的路上(九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12919
- 條形碼:9787547312919 ; 978-7-5473-1291-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在地理教育探索的路上(九品) 本書特色
1.
本書總結復旦附中、二附中教學名師的先進教學經驗,科學、合理、有效;
2.
作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中學通識教育的綜合實踐方案,全面、系統、可行;
3.
本書文筆流暢,融教學管理、教學經驗、人文精神于一體,很具有可讀性。
走在地理教育探索的路上(九品)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長期在中學地理教學和教育管理一線實踐探索與研究的*成果。在高考改革、新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作者從“以學生為本”出發,在地理教材建設、教學理念、教學資源、教學方法、課外實踐、創新課題指導、教師的自我提升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考,對廣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學地理教師有很好的參考借鑒價值。
走在地理教育探索的路上(九品) 目錄
序 青春相伴樂作為
輯一 身邊的榜樣
不忘初心系教育
學無止境——讀三位地理特級教師的新作有感
身邊的榜樣——影響我的三位語文特級教師
創新教育路上的同行人
輯二 個人的成長
理解教育,做積極的實踐者
道路越走越寬廣
——在2011年第27個教師節慶祝大會上的發言
環境教育促我發展——兼談學校環保系列教材的編寫思想
輯三 積極的實踐
“基于課標、吃透教材”是根本
激活地理課堂——我的“幽默教學觀”
程序性地理知識的教學策略
陳述性地理知識的教學策略
高中地理活動自主設計的實踐認識
地理教學中案例的選取與應用初探
——以“中圖版”《高二地理·實驗本》為例
由地形剖面圖的繪制看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例談地理學科內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
地圖分析能力培養的三點認識
地理教材中地理與生物學科交叉性內容評析
——以我國臺灣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生物篇”為例
拓展教育空間提升德育素養
——地理學科立德樹人途徑的探索
咬文嚼字說環境變化
避免“美麗”的錯——地理教學中兩個容易出錯的“常識”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地理原來很有趣
輯四 特長與愛好
我們所有的善,都會回到我們身上
——《環保——生存之道》2015版說明
學校環境教育要走向成熟
我們站在了新的入口——《環境與發展》(再版)編寫說明
在項目研究中與學生一起發展
輯五 閱讀與行走
閱讀提升質效
地理課堂教學的范本
——讀《轉型的地理課堂——基于資源的學與教》有感
集門票學地理
有效落實社會實踐活動,“行走”系列促進學生成長
——復旦二附中學生“研學行走”實踐
“五個多”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輯六 示范與輻射
愛是教師永遠的魅力
聽課去
做教師,專業基礎厚實全面更重要
中學通識教育教師可以作為
少灌輸,多爭鳴——課堂應為學生創新素養培育主陣地
預設越科學生成越自由
心近自然月近人
培訓、教研與科研——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路徑
與學生一起成長——淺談地理教師的專業發展
附錄 創新類指導
不同植物滯塵能力的初步研究(羅峙渟、李科煌)
三聚氰胺的生物急性毒性探究及其恢復性實驗(謝聿斐、方寅)
利用抗生素藥渣制取生物油的探究
——探索工業制取抗生素藥渣的資源化處理途徑(楊盛)
走在地理教育探索的路上(九品) 作者簡介
楊士軍,理學博士,上海市特級教師。現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復旦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校長、上海市中學地理學科德育實訓基地主持人。已發表包括SCI在內的學術論文逾百篇,在《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等發表散文、隨筆、評論百篇。編著出版《慢?話教育》《心,近自然》《環保——生存之道》《高中生科學研究入門》等書籍50多本。領銜的教育改革項目獲2017年上海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