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精)美國不平等的起源(八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498634
- 條形碼:9787540498634 ; 978-7-5404-9863-4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美國不平等的起源(八品) 本書特色
◎權威性:普利策獎得主十年巨著
★權威作者
《美國不平等的起源》的作者伊莎貝爾·威爾克森是普利策獎得主、波士頓大學教授、美國國家人文獎章獲得者,TED視頻播放量超100萬,奧巴馬親自為其頒發美國國家人文獎章。
★文本扎實
威爾克森前作《他鄉暖陽:黑人大遷移史》曾獲美國圖書評論家獎等數十項大獎,還被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紐約客、亞馬遜、華盛頓郵報、經濟學人、亞特蘭大雜志等多家媒體網站列入2010年年度ZUI佳圖書。《美國不平等的起源》在前作采訪1000余人的基礎上寫就,威爾克森親自前往德國、印度實地尋訪考察,耗時十年才完成《美國不平等的起源》。
★獎項認可
已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獲Goodreads年度讀者選擇獎(歷史類),被《紐約時報》《時代》《華盛頓郵報》《出版人周刊》《柯克斯書評》《財富》《嘉人》等權威媒體選為年度好書。
從《美國不平等的起源》中,了解美國歷史上對人類等級高下制度性的隨意劃分,發掘美國社會社會沖突的根源:
為什么種族問題是美國的頑疾?美國何以分裂至此?
Black Lives Matter(黑命貴)運動為何如此激烈?
種族沖突如何影響了美國大選?
2042年,白人將不再是美國的大多數人群,美國將如何應對種族矛盾?
·上市至今全球銷量近100萬,從未跌出亞馬遜暢銷榜前10!
·美亞超12000人評論,4.8分高分
·這個秋天,全球都在讀這本書了解美國!Goodreads近20000人評價,4.63分高分!◎權威性:普利策獎得主十年巨著
★權威作者
《美國不平等的起源》的作者伊莎貝爾·威爾克森是普利策獎得主、波士頓大學教授、美國國家人文獎章獲得者,TED視頻播放量超100萬,奧巴馬親自為其頒發美國國家人文獎章。
★文本扎實
威爾克森前作《他鄉暖陽:黑人大遷移史》曾獲美國圖書評論家獎等數十項大獎,還被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紐約客、亞馬遜、華盛頓郵報、經濟學人、亞特蘭大雜志等多家媒體網站列入2010年年度ZUI佳圖書。《美國不平等的起源》在前作采訪1000余人的基礎上寫就,威爾克森親自前往德國、印度實地尋訪考察,耗時十年才完成《美國不平等的起源》。
★獎項認可
已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獲Goodreads年度讀者選擇獎(歷史類),被《紐約時報》《時代》《華盛頓郵報》《出版人周刊》《柯克斯書評》《財富》《嘉人》等權威媒體選為年度好書。
◎話題性:深刻剖析美國種族問題與階級矛盾
從《美國不平等的起源》中,了解美國歷史上對人類等級高下制度性的隨意劃分,發掘美國社會社會沖突的根源:
為什么種族問題是美國的頑疾?美國何以分裂至此?
Black Lives Matter(黑命貴)運動為何如此激烈?
種族沖突如何影響了美國大選?
2042年,白人將不再是美國的大多數人群,美國將如何應對種族矛盾?
◎暢銷性:2020國際現象級暢銷書,亞馬遜霸榜!
·上市至今全球銷量近100萬,從未跌出亞馬遜暢銷榜前10!
·美亞超12000人評論,4.8分高分
·這個秋天,全球都在讀這本書了解美國!Goodreads近20000人評價,4.63分高分!
·Netflix宣布開始《美國不平等的起源》的影視改編
·美國ZUI精英人士都在讀,普利策獎得主特雷西·基德爾等眾多名人推薦
(精)美國不平等的起源(八品) 內容簡介
“種姓不能用來解釋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果不考慮種姓和根深蒂固的等級制度,我們就不可能完全理解美國生活的任何一個方面。” 在美國的種族沖突、階級矛盾之下,暗藏著種姓制度這一“看不見的骨架”。在《美國不平等的起源》中,普利策獎得主伊莎貝爾·威爾克森探索的便是這種強大的、不可見的等級制度。種姓本是印度一種按人的血緣或出身、婚姻、職業、宗教信仰等來劃分社會地位的制度。作者威爾克森認為,美國也暗藏種姓制度,其定義黑人、白人或“非白人”的方式,歷史上的種族隔離政策與法規,還有美國人民的觀念與作為,都符合種姓制度的定義與特點。威爾克森深入歷史,結合真實事例,展現美國隱藏的種姓制度,并指出僵化的等級制度如何塑造了當今的美國和美國歷史。在《美國不平等的起源》中,威爾克森將印度、納粹德國的種姓制度與美國聯系起來,總結了“支撐”美國種姓制度的八大支柱,包括神圣化、承襲性等。她結合翔實的案例,包括2008年、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講述了種姓制度對美國社會的深刻影響;并用個體的引人入勝的故事,例如馬丁·路德·金、棒球運動員薩奇·佩吉、威爾克森本人以及其他許多人的故事,展現日常生活中種姓的暗流。
(精)美國不平等的起源(八品) 目錄
章 病原體的新生
第二章 老屋與紅外光
第三章 一個美國“賤民”
一套看不見的程序 第二部分 人群區隔的隨意建構
第四章 一部長期上演的戲劇與種姓在美國的出現
第五章 “白人為我制造的容器”
第六章 人類的衡量標準
第七章 穿過德里的濃霧,對照印度和美國
第八章 納粹和種姓的加速蔓延
沉默之惡 第三部分 種姓的八大支柱
種姓的基礎:我們不滿的來源
第九章 支柱一:神圣化
第十章 支柱二:承襲性
第十一章 支柱三:內婚制
第十二章 支柱四:純潔性
第十三章 支柱五:職業等級制度
第十四章 支柱六:非人化和污名化
第十五章 支柱七:殘暴化
第十六章 支柱八:等級固化 第四部分 種姓的觸手
棕眼與藍眼
第十七章 荒謬的角色分配
第十八章 支配種姓的地位危機和等級的不穩定性
第十九章 承受世界之罪孽的替罪羊
第二十章 缺乏安全感的阿爾法,以及歐米伽的存在目的
第二十一章 種姓對日常生活的侵犯
第二十二章 底層種姓存在之必要
第二十三章 末位焦慮:洪水泛濫的地下室中的沙丁魚
第二十四章 美國種姓制度的早期實地研究
第二十五章 薩奇·佩吉與荒謬的種姓制度 第五部分 種姓制度的后果
仇恨的狂歡
第二十六章 種姓制度不可避免的自戀傾向
第二十七章 黑色卷發的德國女孩
第二十八章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與低等種姓的生存
第二十九章 等級制度邊界上的突擊部隊
第三十章 皮質醇、端粒和種姓的致命性 第六部分 反彈
第三十一章 種姓制度劇本的改變
第三十二章 轉折點與種姓的復蘇
第三十三章 種姓的象征
第三十四章 選票中的民主
第三十五章 種姓制度的代價 第七部分 覺醒
第三十六章 扯斷圣線
支配種姓的激化
第三十七章 心靈是后一道防線 結語 一個不存在種姓的世界
致 謝
注 釋
(精)美國不平等的起源(八品) 相關資料
一出版即成為經典,一部能改變讀者內心世界的書。
——《紐約時報》
通過本書,我們可以了解美國社會的不公。
——《時代》
對種族主義、制度化的不公的全面審問……威爾克森在她的書頁里激活了歷史,并將歷史的恐怖和可能性都公之于眾。
——《衛報》
普利策獎得主伊莎貝爾·威爾克森在她的新書《美國不平等的起源》中,通過將美國與印度和納粹德國對比指出,種姓是*能解釋美國現今社會矛盾激化的原因。
——BBC歷史雜志
《美國不平等的起源》道出了部分人為尋求優越感而制造的高昂成本。
——《華爾街日報》
種姓是導致美國分裂的謊言。
——《衛報》
一個變革性的新知識框架,通過它,我們可以了解美國社會的不公。
——《時代》雜志
威爾克森在方法和行動上都勇敢、清晰和誠實……將威爾克森的思想推廣到當代美國成了一項令人不安的舉動,這恰恰證明了她的正確性以及種姓制度在社會中的深刻影響……
——《舊金山新聞》
《美國不平等的起源》將激發讀者思考和感受什么是平等。
——《紐約時報書評》
威爾克森的書有力、誠懇地描述了社會等級如何延續,也為解決這一難題而發起號召。
——《華盛頓郵報》
自1996年起,我一共推薦了86本書,《美國不平等的起源》就是第86本。在我推薦的書里,從未有一本書比《美國不平等的起源》更重要。……我自己買了500本《美國不平等的起源》,然后把它們寄給每一個(我認識的)美國的政府官員,**的市長、企業CEO還有大學教授們。了解美國不平等的起源、理解種姓真正的含義至關重要,對這些領導美國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奧普拉(美國著名主持人)
作者提供的美國式政治正確標準下觀察、敘述和分析,從特定的角度揭示了美國的現實。這只是這本書妙處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美國現實的激進批判者們的道德熱情和修辭能力在這本書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對于實現對公共議題的引領和對公共話語的建構,這本書堪稱范本。美國的不平等究竟是怎樣“造成”的,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的不只是白紙黑字的答案。
——李筠(中國政法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西方史綱》作者)
美國與印度一樣也有種姓制度?看起來觸目驚心的說法,卻成為伊莎貝爾·威爾克森解釋美國社會矛盾的依據。你可以認同,也可以嗤之以鼻,但它畢竟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知識框架,從美國歷史談起,一步步剝繭抽絲。它注定讓美國人不安,也讓美國人慶幸——因為批判精神仍在。
——葉克飛(作家)
(精)美國不平等的起源(八品) 作者簡介
作者
伊莎貝爾·威爾克森
Isabel Wilkerson
普利策新聞獎得主,美國國家人文獎章獲得者。
曾任《紐約時報》芝加哥分社社長、哥倫比亞大學國家新聞藝術計劃的董事會成員,先后任教于埃默里大學、西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現任波士頓大學新聞學教授。
曾獲數十項圖書獎項,包括喬治·波爾克獎、古根海姆獎、馬克·林頓歷史獎、希爾曼圖書獎、安妮斯菲爾德·沃爾夫非虛構類圖書獎、斯蒂芬·安布羅斯口述歷史獎、新英格蘭非虛構類圖書獎、獨立文學獎、霍雷斯·曼·邦德圖書獎、美國有色人種協進會文學處女作形象獎、赫斯頓·賴特非虛構類圖書獎等。作者
伊莎貝爾·威爾克森
Isabel Wilkerson
普利策新聞獎得主,美國國家人文獎章獲得者。
曾任《紐約時報》芝加哥分社社長、哥倫比亞大學國家新聞藝術計劃的董事會成員,先后任教于埃默里大學、西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現任波士頓大學新聞學教授。
曾獲數十項圖書獎項,包括喬治·波爾克獎、古根海姆獎、馬克·林頓歷史獎、希爾曼圖書獎、安妮斯菲爾德·沃爾夫非虛構類圖書獎、斯蒂芬·安布羅斯口述歷史獎、新英格蘭非虛構類圖書獎、獨立文學獎、霍雷斯·曼·邦德圖書獎、美國有色人種協進會文學處女作形象獎、赫斯頓·賴特非虛構類圖書獎等。
代表作《他鄉暖陽:美國大遷移史》曾獲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非虛構類圖書獎,被評為《時代》雜志21世紀10年代十大非虛構類圖書,并入選《紐約時報》有史以來非虛構類圖書榜單。
譯者
姚向輝
翻譯愛好者。主要譯著有《銀河系搭車客指南》《全能偵探社》《教父》《克蘇魯神話》等。
顧冰珂
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圖書編輯、譯者。
- 主題:很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十幾年前在密西西比州待過幾個月,那是一個黑人占比比較高的州 也看過不少類似主題的電影,比如 為奴十二載 但實際上從書中能獲得的遠不止人種歧視的知識 很多問題是類似的 讀完很有啟發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