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我的陰陽兩界(八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217481
- 條形碼:9787530217481 ; 978-7-5302-1748-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的陰陽兩界(八品) 本書特色
王小波經典代表作,逝世二十周年精裝紀念版!自我對話式風格小說,充滿對現實赤裸裸的諷刺!
收錄第十六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獲獎作品《未來世界》
自由理性、特立獨行、黑色幽默,二十年來王小波的文字像一面獵獵旌旗感召著一代代年輕人,王小波是書店里永不消失的風景!
王小波全部作品的獨jia授權!
李銀河老師,親自校勘全稿,追憶對王小波的思念之情。
王蒙、王朔、李敬澤、章詒和、徐則臣、徐浩峰、麥家、馮唐、柴靜,諸多文壇名家傾情推薦,致敬王小波。
我的陰陽兩界(八品) 內容簡介
《我的陰陽兩界》收錄了王小波的《我的陰陽兩界》和《未來世界》兩個中篇小說。他的武器很簡單,不過是常識和理性。他說:我知道,有很多理智健全、能夠辨別善惡的人需要讀小說,《我的陰陽兩界》就是為他們而寫。與此相似,我的生活也有硬軟兩個時期,渾如陰陽兩界。
王小波對個人存在的追問是赤裸裸的。人們總是為性添加了很多的附加值,而王的小說使它回到了純粹狀態。在《我的陰陽兩界》中,小孫是文化的代表,她深入到王二的地下室去,為他治病。當她治好了他的陽痿,使他成為一個正常的男人之后,同時也把他拉回到文化里去了。這里,反諷的意義是十分深刻的,性和歷史、文化、政治之間的界限被打通了。王小波的寫作風格是自我對話式的,他在追問自己的存在,在所有的細節上都在追問自己。
我的陰陽兩界(八品) 節選
我的陰陽兩界
**章
一
再過一百年,人們會這樣描述現在的北京城:那是一大片灰霧籠罩下的樓房,冬天里,灰霧好像凍結在天上。每天早上,人們騎著鐵條輪子的自行車去上班。將來的北京人,也許對這樣的車子嗤之以鼻,也可能對此不勝仰慕,具體怎樣誰也說不準。將來這樣的車子可能都進了博物館,但也可能還在使用,具體會怎樣誰也說不準。將來的人也許會這樣看我們:他們每天早上在車座上磨屁股,穿過漫天的塵霧,到了一座樓房面前,把那個洋鐵皮做的破爛玩意鎖起來,然后跑上樓去,掃掃地,打一壺開水,泡一壺茶,然后就坐下來看小報,打呵欠,聊大天,打瞌睡,直到天黑。但是我不包括在這些人之內。每天早上我不用騎車上班,因為我住在班上。我也不用往樓上跑,因為我住在地下室,上班也在地下室,而且我從來不掃地。我也不打開水,從來是喝涼水。每天早上我從床上起來,坐到工作臺前,就算上了班。這時候我往往放兩個響屁,標志著我也開始工作了。我待的地方一天到晚總是只有一個人,所以放響屁也不怕別人聽見。
我住的地方是醫院的地下室。這里的大多數房間是堆放雜物的,門上上著鎖,并且都貼一張紙,寫著:骨科、婦產科、內科一、內科二等等。我搬進來以后,找了一支黑蠟筆,在每張紙上都添了“的破爛”,使那些紙上寫的是“骨科的破爛”“婦產科的破爛”等等。這樣門上的招牌就和里面的內容一致了。但是沒有人為此感謝我,反而說,小神經的毛病又犯了。他們對我說,我不該在門上寫破爛二字。破爛二字不能寫上墻。假如我要寫,可以寫儲物室,寫成“骨科儲物室”“婦產科儲物室”。但是我說,你們玩去吧。他們聽了這話,轉身就逃了出去。地下室對他們來說,可不是個好地方。
除了這些堆破爛的房子,就是我住的房子了,門上寫著“儀修組王工程師”的字樣。我的左邊隔壁是破爛,右面隔壁也是破爛。但是除了破爛,這里還有一些別的東西。走廊上,每隔不遠就有一個龕,龕里放著標本缸。缸里泡了一些七零八碎的死人。其中一個就在我的對門,和我同一性別,但是既沒有腦袋,也沒有四肢。我閑下來就去看他,照我看,他死掉時,大概還沒有我大。他的腰板挺得板直,一副昂首闊步的樣子,只可惜他既沒了首,也邁不開步了。人家在他肚子上開了一扇門,在內臟上拴了好多麻線,每根麻線上拴了一個標簽,寫著大腸小腸之類的字樣。假如這位仁兄活過來,一低頭就能看見,自己的哪一部分叫什么。除此之外,他還會發現人家把他的陰莖切掉了,但是把陰囊和睪丸都留著,所以那些東西泡在缸里,就像半頭蒜的樣子。不知道他會不會覺得好看。還有一些龕放著一些玻璃柜,放的是骨頭架子。那些東西自己不能夠站立,所以柜底下安著一根木桿子,桿頂上有個鐵夾子,夾在項骨上。把死人弄成這個樣子,可是一種藝術。一般的人,你就是給他*好的死尸,他也做不出好的標本。因為這個原因,我住的地方就像一個藝術館。我對這個住處很是滿意。
我住的地方就是這樣。我就是門上寫的那位王工程師。小神經也是我。他們叫我小神經,是因為我有點二百五。過了一百年,也許人們不知道什么叫二百五。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因為我只待了二百五十天就從娘胎里爬了出來,所以行為怪誕。其實我在娘胎里待足了三百天,但是因為我行為怪誕,大家就說我只待了二百五十天。這種因果倒置是因為我們有幽默感。其實我行為怪誕,是因為我有陽痿病。因為我有陽痿病,所以和前妻離了婚。我現在四十多歲,還在獨身,而且離群索居,沉默寡言。
我不得不離群索居,沉默寡言,因為無論我到了哪里,總有人在我背后交頭接耳,說我是個陽痿病人。這就使我很不好意思見人,雖然我已經陽痿了十年,對此已不再感到羞愧,但是我還是不樂意人家這樣說我。我不愿他們把我看成了太監一類的東西,雖然實際上我的確和太監差不多。這件事的教訓是不要找本單位的人結婚,除非你能確信自己沒有陽痿病。我前妻原來是本院的護士,現在調走了。但是在調走以前,她已經把我不行這件事傳得滿城風雨。現在除了躲在地下室,我也采取了積極措施,到康復科去看病。康復科的馬大夫和我關系很好,別人看病要錢(公費醫療不報銷康復科),他不管我要錢。
馬大夫治我的陽痿病,開頭是用內科療法,給我開了很多藥,并且讓我多吃巧克力。他說巧克力壯陽。但是巧克力吃多了食欲全無,我還長了口瘡。后來又換了外科療法,住了一段時間院,躺在床上打牽引。這就是說,在那玩意上掛上十公斤鉛錘,往外拉。牽引了兩周,那玩意拉到了一尺多長(后來不牽引,慢慢又縮回去了),但是似乎比以前還軟了。他又建議我動手術,移一節肋骨進去。我覺得這樣不好,因為肋骨移進去,就會永遠硬挺挺,這樣很不雅。他對我的病真是盡心盡力,認為我的病老不好,是對他醫術的挑戰。*后他建議我做變性手術,當不了男人當個女人好了。但是我堅決不答應,因為我身高一米八五,體重九十公斤,頭大如斗,手大腳大,當了女人也不好看。*后他說我不肯合作,就再不給我看病了。但是我們倆關系還是很好,他經常跑到我的工作室來和我聊天。這家伙有六十歲了,養得又白又胖,因為不正經,在頭頭腦腦面前很沒人緣,和一些小大夫小護士倒蠻親熱的。
就是他有一天跑到我這里來,說要給我介紹女朋友。我覺得他腦子有問題:頭幾天還要叫我做變性手術,現在又要給我介紹女人,一點邏輯都沒有。我就這樣和他說了。正說時,有個女孩子從外邊闖了進來,說道:馬老師,您出去,我自己和他說!然后她就自己介紹說:我是婦科的,我姓孫。其實我在食堂里見過她,就是不知道她是婦科的,也不知道她姓孫。
小孫那一天來找我,起頭情形就是這樣的。馬大夫走了以后,她一五一十地對我說,她馬上就需要個男朋友,必須是人高馬大,膀闊腰圓,能帶得出去的那一種,來幫她解眼前的燃眉之急。這是因為她的前男朋友要結婚,今天晚上就要舉行婚禮,她已經收到了邀請,想和一個大個子男人一塊去。我想了想,說道:要是這樣的話,我能幫上忙。別的事情我就幫不上忙了。這個姓孫的小鼻子小眼,嬌小玲瓏,一副小孩樣,其實已經二十七歲了。到了晚上,我就和她一塊去了。婚宴上全是些青年男女,大概都是她的同學,新娘子也是她的同學。我發現,醫學院大概只招南方人,所以那一屋子男女全是小個子南方人,白面書生,個個戴著眼鏡。我在其中像個巨人。認識我的人都說,我的臉相極兇,還說我吃相難看。我在席上喝了一瓶啤酒,就打了一個大嗝,聲震屋宇。然后我講了一個下流笑話,弄得四座皆驚。其實我沒想去搗亂,只是在地下室里待了很多年,很少有人請我來參加聚會,心里很高興。但是已經把新郎嚇壞了,把小孫叫到一邊說了好半天。然后我們就提前退席了。回來的路上小孫說:王工,你把他們都鎮了!你幫了我的大忙,我不會讓你白幫的。我一定也幫你一個忙。
我的陰陽兩界(八品) 作者簡介
王小波(1952—1997)
1952年生于北京。1968年到云南插隊。后在山東轉插,做過民辦教師。1973年在北京當工人。
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本科,1986年獲得美國匹茲堡大學碩士學位。1988年回國,曾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92年辭職,成為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在當代中國作家中,從沒有人像他那樣獲得數不清的贊譽和追捧,從沒有人像他那樣有無數青年自愿充當其“門下走狗”。他的小說為讀者貢獻了現代漢語小說暢快的閱讀快感,他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世界;他的雜文,幽默中充滿智性,為讀者打開一條通向智慧、理性的道路,被一代代年輕人奉為精神偶像。
他被譽為中國的喬伊斯兼卡夫卡,亦是兩次獲得世界華語文學界的重要獎項“臺灣《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的中國大陸作家。
代表作有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小說《黃金時代》《革命時期的愛情》。其中《黃金時代》《未來世界》分別獲第十三屆、第十六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Zui佳編劇獎。
- 主題:
《我的陰陽兩界》是一部自傳體小說,作者王小波以幽默自嘲的筆調,描繪了自己在文革時期的特殊經歷。書中,王小波用生動的細節,描繪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狀態和心理變化,展示了人性在極端環境中的脆弱和堅強。這部作品思想深刻,語言幽默,適合對現代中國歷史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通過對個人經歷的回顧,王小波展示了他在面對困境和壓力時所展現出的堅韌和樂觀精神。這部作品讓我們在歡笑中反思歷史,感受到人性的光輝。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