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鄉村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098187
- 條形碼:9787020098187 ; 978-7-02-00981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村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本書特色
中篇小說家中的莎士比亞。
——德國作家保爾·海澤
鄉村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內容簡介
《鄉村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收錄了凱勒的五部中篇,其中《鄉村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雷格爾·安慕蘭夫人和她的小兒子》、《三個正直的制梳匠》選自《塞爾德維拉的人們》**卷,《人恃衣裳馬恃鞍》選自《塞爾德維拉的人們》第二卷,而《七君子的小旗子》則出自《蘇黎世中篇小說集》。這五部中篇小說描寫了瑞士在十九世紀中葉資本主義開始發展、封建宗法制度瓦解前夕的社會現實,顯示作者既是善于寫鄉村生活的巨匠,又是一位出色的城市風俗畫家。
鄉村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鄉村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前言
企鵝經典 (共80冊), 這套叢書還有 《懺悔錄》,《黑暗的心·吉姆爺》,《牛虻》,《八十天環游地球》,《一九八四》 等。
鄉村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目錄
雷格爾·安慕蘭夫人和她的小兒子
三個正直的制梳匠
人恃衣裳馬恃鞍
七君子的小旗子
鄉村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節選
講起這個故事,假如它不是根據一件真實的事情,證明以往的偉大作品所依據的情節,個個都在人生中扎了多么深的根的話,那將是一個無聊的摹擬。這樣的情節,為數不多;可是它們不斷換上新裝,重新出現,逼著人們非去捉住它們不可。
在那條離塞爾德維拉只有半點鐘路程的美麗的河水旁邊,隆起一個很大的、開墾得很好的土崗,逐漸消失在肥沃的平原里。在這土崗的腳下,遠遠地坐落著一個有不少大農舍的鄉村。好多年以前,這斜坡上并列著三塊又美又長的田地,好像三條展開的大帶子。一個晴朗的九月天的清晨,有兩個農人各自在兩塊田里耕作著,明確點兒說,就是在靠邊的兩塊田里耕作著;中間那一塊像是荒廢了好多年的樣子,因為已經蓋上了一層石頭和高高的野草,無數長著翅膀的小動物,不受驚擾地在上面嗡嗡地飛鳴著。在兩邊田里犁著地的農人,個子都很高,骨格粗大,年紀都在四十歲光景,一看就知道是兩個有點兒根基的農民。他們穿著耐久的粗亞麻布短褲,褲子上每一個褶痕都有固定不變的位置,看起來像雕刻在石頭上的一般。每逢他們碰到一個障礙物,把犁柄握得更緊的時候,粗糙的汗衫袖子便由于受到這輕微的震動而抖動,同時那刮得光光的面孔,平靜地、聚精會神地、稍微瞇縫著眼睛,對著陽光朝前面望去,一面在度量著犁溝,只是偶爾遠處傳來什么響聲打破了田野的寂靜時,他們才向周圍眺望一下。他們慢慢地,以某種天然的優美姿態,一步一步向前走去,除了偶爾給趕著雄壯的耕馬的雇農一些指示外,全都一言不發。于是,從相當的距離看來,他們十分相像;因為他們正代表了這個區域的本地人的類型。乍一看,也許只能在這一點上區別他們:這一個戴著白帽子,帽頂子向前,那一個帽頂子卻向后搭拉到脖子上。但是一等他們掉轉耕地的方向,他們帽子的位置也就掉換過來了;因為每逢他們面對面在崗上相遇,彼此走過的時候,那個迎著涼爽的東風走去的人,他的尖帽就向后邊倒下去,而那個順風而行的人的帽子卻向前豎起來。每次也有一剎那的間歇階段:這時候兩頂閃光的帽子就筆直地在空中動蕩,像兩道白色的火焰向天空吐舌。鄉村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鄉村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他們倆就這樣安安靜靜地耕著地;看著他們在那一片寂靜的、金黃的、九月天的景色中在崗上悄悄地、慢慢地對面走過,逐漸分開,越離越遠,*后像兩顆殞落的星似的,消失在土崗的穹窿后面,過了好久又從那里重新出現,這種景象是很美麗的。每逢他們在犁溝里發現了一塊石頭,就漫不經心地用力一扔,把它扔到中間那塊荒地里。這種情形倒也少見,因為這一塊地差不多已經把所有在那兩塊鄰田里能夠找到的石頭都給負擔起來了。漫長的清晨就這樣過去了一部分,這時有一輛精巧的小車,從村里向這邊走來,剛上這斜坡時,小得幾乎都看不見。這是一輛涂了綠色的小孩車,那兩個耕地的人的孩子,一個男孩和一個很小的女孩,共同把上午的點心放在車里運來,給每個農人一塊好面包,用一塊手巾包著,一壺酒和一只酒杯,還放上了一些額外的小吃,這是溫柔體貼的農家婦給勤勞的當家的附帶送來的。此外這車里還裝了各種奇形怪狀的、已經咬過的蘋果和梨,這是孩子們在路上揀起來的。還有一個完全光著身子的、黑眉烏嘴的布娃娃,只有一條腿,像個小姐似的在面包中間坐著,安閑自在地讓車子拉著走。這車經過了不少次的碰撞和逗留,*后到了崗上,停在田邊一叢小菩提樹的陰涼里;現在可以更清楚地觀察一下這兩個車夫了。一個是七歲的男孩,一個是五歲的小女孩,都很康健活潑,此外,看上去也都沒有什么特別引人注意的地方,只是兩個都有一雙很美麗的眼睛,那女孩還有淺褐色的臉龐和鬈曲的黑頭發,使她臉上帶著熱情。耕地的人現在也都回到了崗上,他們在馬前放了一些三葉草,把犁擱在開了一半的犁溝里,便以好鄰居的關系一同吃起點心來,這才互相招呼;因為這天一直到現在他們彼此還沒有說過話呢。
他們現在一面心滿意足地吃著早點,并且滿懷著慈愛,把早點分給孩子們吃,吃喝幾時不完,孩子幾時不離開這個地方;他們一面四下里眺望著,看見小城煙霧彌漫,在山里閃光,因為塞爾德維拉人天天準備豐富的午飯,常有一片光輝遠射的銀色炊煙飛上屋頂,貼著山巒悠然飄去。
“塞爾德維拉的二流子們又做好飯食啦!”農人中一個姓曼茨的說。那個姓馬蒂的答道:“昨天就有一個小子為著這兒這塊地來到我家。”“從縣參事會來的吧?他還去過我那兒呢!”曼茨說!罢娴?他大概也是想讓你種這塊地,給老爺們納租子吧?”“是的,一直到斷定了這塊地屬誰,該怎么處置再說。但是這種替人拾掇荒地的事,我謝絕了,我說,他們盡可以出賣這塊地,把款子保管起來,直到找到原主為止,這也許永遠不會成為事實;因為不管什么事情一進塞爾德維拉的衙門,就會在那兒耽擱很久,何況又是這么一件麻煩事。在這個期間,那些二流子樂得從租金里揩點油水,他們當然也不會放過那賣地得來的錢;但是我們會當心,不把價錢抬得過高,到那時候我們就準知道,我們該怎么辦,這塊地究竟應該歸誰!”
“我也是這樣想,也給了那二流子一個同樣的回答!”
他們沉默了一會兒,曼茨就又開始道:“不過也真是可惜,好好的一塊地就這樣閑著,實在不像話。閑到如今已經二十來年了,沒有一個人問過它;因為這村里誰都沒有權利要求這塊地,并且誰也不知道,那個敗落的吹鼓手家的子孫們下落如何了。”
“哼!”馬蒂說道,“就是這么一回事!我一看那個時而和流浪人們混在一起,時而又給村里伴奏跳舞的黑琴師,我就想賭咒說,他就是那個吹鼓手的孫子,他當然不曉得,他還有一塊地哩。可是他要地干什么?爛醉上一個月,過后還不是和從前一樣!況且,這件事既然還不能落實,怎么可以給他透個風呢!”
……
鄉村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作者簡介
戈特弗里德·凱勒(Gottfried Keller,1819-1890),十九世紀德語文學中最杰出的現實主義作家之一,出身于瑞士蘇黎世一個鏇工家庭,早年喪父,生活貧苦。受歐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浪潮的影響,決定從事文學創作。一八四六年出版了第一部詩集。一八四八年,凱勒得到政府補助,前往德國求學。在柏林期間,他出版了自傳體長篇小說《綠衣亨利》(1854/1855,1879/1880),這部作品經過他晚年時的改寫,成為十九世紀德語文學中的杰作之一。此后,他出版了多部中篇小說集,包括兩卷本的《塞爾德維拉的人們》(1856,1874)、《七個傳說》(1872)、《蘇黎世中篇小說集》(1878)和《箴言》(1882),以及一部《詩集》(1883)和一部長篇小說《馬丁·薩蘭德》(1886)。就數量、質量及題材的多樣化而論,中篇小說在凱勒的全部創作中都居于首要地位,尤其是兩卷本的《塞爾德維拉的人們》充分表現了凱勒的現實主義寫作態度,人稱凱勒為“中篇小說家中的莎士比亞”。
- 主題:企鵝經典小說系
老書六成新,但內容、印刷都還不錯。包含五部中篇小說,描寫了瑞士在十九世紀中葉資本主義開始發展、封建宗法制度瓦解前夕的社會現實,作者既是善于寫鄉村生活的巨匠,又是一位出色的城市風俗畫家。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