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開發區與城市的互動整合:基于長三角的實證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140618
- 條形碼:9787564140618 ; 978-7-5641-406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開發區與城市的互動整合:基于長三角的實證分析 本書特色
《開發區與城市的互動整合:基于長三角的實證分析》講述開發區是承載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重要載體,也是推進當代中國特色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重要手段。長三角核心區是我國開發區發展*活躍、分布*密集、發育*成熟的地區,開發區之間、開發區與城市之間相互影響、密切互動,開發區的整合發展問題日顯重要。王興平 等所著的《開發區與城市的互動整合(基于長三角的實證分析)》立足于長三角核心區開發區發展、建設與規劃實踐的系統調研,按照比較互動一整合一優化的邏輯線索,從開發區與城市空間利用、空間效益的比較人手,明確開發區空間與城市空間的異同,在此基礎上,遵循開發區作為經濟空間的基本屬性,從企業視角切入調研,對開發區與城市在生產功能、生活功能方面的互動機制與模式進行研究;以公共服務體系為紐帶,探討開發區與城市、開發區內部整合的基本機制;從區域層面.對長三角開發區群的發展與整合、開發區群與城市群的關系進行研究;*后基于對開發區整合發展趨勢的判斷,從優化發展質量人手對開發區的再開發模式與策略進行了研究。本書還對開發區特定的用地指標體系、公共服務配置體系等提出了規劃引導建議。 《開發區與城市的互動整合(基于長三角的實證分析)》可供城鄉規劃、經濟學、地理學、管理學等領域的科學研究、規劃設計、行政管理和高等教育等專業人員和高校學生參考,也可供各級各類開發區的管理者及政府經濟管理、土地管理、城鄉規劃管理人員使用。
開發區與城市的互動整合:基于長三角的實證分析 內容簡介
《開發區與城市的互動整合(基于長三角的實證分析)》對開發區空間整合有關研究基礎上,在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題目:開發區與城市的空間整合及規劃調控研究,編號50508009)資助下,我和研究團隊有關成員以長三角地區為主要研究對象,對開發區與城市的空間整合問題從不同方面進行了比較系統的調查和研究,對基于整合引導的開發區再開發和優化提升問題進行了延伸探討,并結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題目:新型城市化階段長三角城市區域就業空間演化與重組研究,編號:51078071)的前期調研,從就業角度對開發區與城市的互動進行了初步研究。
開發區與城市的互動整合:基于長三角的實證分析 目錄
總序
前言
1 概論
1.1 開發區:中國特色城市發展模式
1.1.1 橫向比較:鮮明的中國國情特色
1.1.2 縱向比較:突出的中國當代特色
1.2 長三角開發區發展歷程
1.2.1 長三角開發區基本概況
1.2.2 長三角開發區的發展階段
1.2.3 長三角開發區的發展特征
1.2.4 長三角開發區當前存在的核心問題
1.3 非整合發展:中國開發區面臨的困境
1.4 開發區與城市的互動與整合
1.4.1 開發區與城市互動的主要內容
1.4.2 開發區與城市互動整合的一般進程
1.4.3 開發區與城市動態整合的演化趨勢
1.4.4 開發區與城市動態整合的動力機制
1.5 相關研究綜述
1.5.1 國際研究
1.5.2 國內研究
1.6 基本概念與技術框架
1.6.1 基本概念
i 6.2 研究框架與內容
1.6.3 研究對象與范圍
1.6.4 主要研究方法
2 基于比較分析的開發區空間利用特征研究
2.1 開發區土地開發的階段性特征分析
2.1.1 開發區土地開發的一般過程
2.1.2 開發區土地開發的階段性特征
2.2 開發區土地利用的比較分析
2.2.1 國內外開發區用地構成的比照分析
2.2.2 長三角地區典型地區開發區用地構成的比較分析
2.2.3 開發區土地利用存在的突出問題
2.3 開發區與城市空間結構比較
2.3.1 開發區與城市空間布局模式比較
2.3.2 開發區與城市空間開發強度比較
2.3.3 開發區與城市空間肌理比較
2.3.4 開發區與城市空間形象與風貌比較
2.4 開發區功能轉型與土地利用結構變化
2.4.1 由工業區向生活區的轉型
2.4.2 由開發區向城市綜合新區的轉型
2.5 基于功能轉型的開發區用地類型分析
2.5.1 關于開發區是否適宜開發居住功能的分析
2.5.2 開發區的設施配套要求
2.5.3 開發區用地分類的調整分析
2.6 開發區規劃用地標準研究
2.6.1 確定開發區用地標準的基本原則
2.6.2 開發區人均用地指標研究
2.6.3 基于經驗的開發區用地結構調整分析
3 基于比較分析的開發區空間效益研究
3.1 開發區與城市空間效益比較的標準與方法
3.1.1 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的目標和原則
3.1.2 國內開發區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借鑒
3.1.3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3.1.4 開發區與城市空間效益比較的標準與方法
3.2 長三角開發區與城市空間效益比較研究
3.2.1 研究對象概況
3.2.2 長三角國家級開發區與城市的空間效益比較
3.2.3 開發區與城市空間效益比較的影響因素分析
3.3 南京市開發區與城市空間效益比較研究
3.3.1 南京市開發區與城市發展概況
3.3.2 南京市開發區與城市的空間效益比較分析
3.3.3 南京市開發區對城市的作用評價
3.3.4 南京市開發區與城市空間效益比較的影響因素分析
3.4 提高開發區與城市比較效益的對策和選擇
3.4.1 集約用地:由“擴張”向“優化”的轉變
3.4.2 產業升級:由“制造”向“創造”的轉變
3.4.3 環境保護:由“棕地”向“綠地”的轉變
3.4.4 科學規劃:由“政績”向“實績”的轉變
4 企業視角的開發區與城市功能互動研究
4.1 開發區與城市功能互動的研究對象界定
4.2 開發區與城市功能互動的機制與規律研究
4.2.1 開發區與城市功能互動的基本機制與影響因素
4.2.2 開發區與城市功能互動的階段演進
4.2.3 開發區與城市功能互動的類型
4.3 開發區與城市的產業功能互動
4.3.1 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城市的產業功能互動
4.3.2 南京高新區與城市的產業功能互動
4.4 開發區與城市的生活功能互動
4.4.1 問卷發放基本情況
4.4.2 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城市的生活功能互動
4.4.3 南京高新區與城市的生活功能互動
4.4.4 主城區與開發區之間的生活功能互動
4.5 開發區與城市功能互動的模式總結
5 公共產品視角的開發區與城市整合研究
5.1 開發區與城市整合量化評價的技術路線
5.1.1 基于公共產品配置的開發區與城市整合基本機制
5.1.2 基于公共產品配置的開發區與城市整合評估路線
5.2 基于公共產品配置的開發區與城市外延整合評價
5.2.1 評價模型的構建
5.2.2 開發區與城市外延整合評價
5.2.3 基于公共產品配置的開發區與城市外延整合類型
5.3 基于公共產品配置的開發區與城市內構整合
5.3.1 評價模型的構建
5.3.2 長三角典型開發區與城市內構整合評估
5.3.3 基于公共產品配置的開發區與城市內構整合類型
5.3.4 基于公共產品配置的開發區與城市內構整合路徑
5.3.5 典型開發區與城市內構整合類型和路徑剖析
5.4 開發區內部功能的斷裂及其整合
5.4.1 開發區內在功能配置的“斷裂”
5.4.2 開發區與大學功能的“斷裂”
5.4.3 開發區空間配置與空間使用錯位的原因分析
5.4.4 由“斷裂”走向“融合”:開發區功能轉型的必然要求
5.5 典型案例: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城市整合研究
5.5.1 江寧開發區基本概況
5.5.2 江寧開發區與南京主城動態整合演化過程
5.5.3 基于公共產品視角的江寧開發區整合模式
5.5.4 江寧開發區公共產品配置的空間均等化評價
5.5.5 江寧開發區公共產品需求研究
5.5.6 江寧開發區公共產品配置總體特征
5.5.7 公共產品視角的江寧開發區與城市整合發展建議
5.6 模式構建:開發區公共產品配置標準研究
5.6.1 影響開發區公共產品配置的主要因素
5.6.2 開發區公共產品配置層級
5.6.3 開發區公共產品配置標準
5.6.4 開發區公共產品整合配置策略
6 長三角開發區群的發展與整合
6.1 開發區群概論
6.1.1 開發區群概念界定
6.1.2 開發區群形成的判定標準
6.1.3 開發區群形成的階段
6.2 長三角開發區群的發展概況
6.2.1 長三角開發區群的發展現狀
6.2.2 長三角開發區群的發展歷程.
6.2.3 長三角開發區群空間分布的影響因素
6.2.4 長三角開發區群的作用
6.3 長三角開發區群的特征研究
6.3.1 空間特征:長三角開發區群的地域空間結構
6.3.2 產業特征:長三角開發區群的產業分工
6.4 基于生產要素流動的長三角開發區群體化發展行為分析
6.4.1 區域層面的群體化行為
6.4.2 城市層面的群體化行為
6.5 長三角開發區群形成發展的動力機制
6.5.1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業轉移的影響
6.5.2 國家宏觀政策調控的作用
6.5.3 地方政府對轄區經濟綜合發展的統籌引導
6.5.4 開發區自身“騰籠引鳳”的需求
6.5.5 開發區內部細胞:企業的行為影響
6.5.6 小結
6.6 開發區群建設對長三角城市群演變的影響
6.6.1 圈地型擴張:長三角城市群連綿發展的主導力量
6.6.2 外向型經濟:長三角城市群工業經濟增長的排頭兵
6.6.3 制度性創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協調發展的助推器
6.6.4 小結
6.7 長三角開發區群的發展前景展望
6.7.1 群內開發區分異發展的條件分析
6.7.2 群內開發區分異發展的類型
6.7.3 策略建議
7 整合集約發展背景下的開發區再開發研究
7.1 長三角開發區再開發概論
7.1.1 開發區再開發的必要性
7.1.2 開發區再開發的類型
7.1.3 開發區再開發影響因素
7.1.4 開發區再開發作用
7.2 長三角開發區功能與產業再開發研究
7.2.1 開發區的功能轉型趨勢
7.2.2 開發區再開發的功能發展
7.2.3 開發區產業聚集態勢
7.2.4 開發區產業提升方式
7.3 長三角開發區建成區空間再開發研究
7.3.1 開發區空間轉型途徑
7.3.2 開發區空間形態再開發
7.3.3 開發區產業建筑再利用
7.4 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再開發研究
7.4.1 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概述
7.4.2 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再開發情況
7.5 長三角開發區內部鎮村再開發研究
7.5.1 “區中鎮”的再開發
7.5.2 “區中村”的再開發
主要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
表格來源
后記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