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楚辭校補-民國學術文化名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19208
- 條形碼:9787807619208 ; 978-7-80761-92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楚辭校補-民國學術文化名著 本書特色
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賅博,立說的新穎而翔實,不僅是無古人,恐怕還要后無來者的。 ——郭沫若 聞一多的《楚辭校補》,引用版本65家,采用校正文字28家,駁正3家,『繼承了清代樸學大師們的考據萬法,而益之以近代人的科學的致密』。……聞氏治楚辭,目光敏銳,思辯縝密,不僅敢于破舊,亦善于立新。 ——周建忠 許多重要發現,真有石破天驚之慨。 ——郭在貽
楚辭校補-民國學術文化名著 內容簡介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楚辭校補》是聞一多為楚辭愛好者解決閱讀困難而作,書中結合文字學、音韻學、考據學等知識,致力于《楚辭》文字的校正,詞義的詮釋,對今本《楚辭》中的錯漏處進行了詳細注解說明。全書論證翔實,旁征博引,邏輯嚴謹,是古籍校勘整理的重要成果,被譽為《楚辭》校勘的集大成之作。
楚辭校補-民國學術文化名著 目錄
引言
凡例
校引書目板本表
離騷
九歌
天問
九章
遠游
卜居
漁父
九辯
招魂
大招
惜誓
招隱士
七諫
哀時命
九懷
九嘆
九思
后記
楚辭校補-民國學術文化名著 節選
伯強何處 案何當為安。“伯強何處,惠氣安在”,二句平列(伯強,北方主司寒風之神,惠氣,即寒風也),下句“在”為動詞,“安”為疑問代名詞,上句“處”亦動詞,“何”亦疑問代名詞也。然本篇通例,凡表方位之疑問代名詞皆用“安”或“焉”(用安者十二見,用焉者十四見),無用“何”者。(“何所”二字連同時,不在此例。)有之,惟此文之“何處”,及下文“鯪魚何居”(居今誤所,此從一本)二例,疑皆傳寫之誤。此文本作“伯強安處”,與下“惠氣安在”句同字,學者誤讀“處”為名詞,因改“安”為“何”以就之也。《御覽》一五引此正作安,是其確證。 伯禹愎舷(愎一作腹) 案“禹”“舷”二字當互易,愎當從一本作腹。《廣雅-釋詁》一日“腹,生也”。腹訓生者,字實借為孚。玄應《一切經音義》二引《通俗文》曰“卵化曰孚”,《玉篇》曰“孵,卵化也”,《集韻》曰“孵,化也”,孚孵同,化亦生也。《夏小正》日“雞桴粥”,《樂記》日“煦嫗覆育萬物”,桴粥,覆育并即孚育,猶化育也。覆與腹通。“伯舷腹禹”者,《海內經》注引《歸藏·啟筮篇》曰“鯀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龍”,《初學記》二二,《路史·后紀》注一二并引作“鯀極死,三歲不腐,副之以吳刀,是用出禹”。據此,則傳說似謂舷為爬蟲類,卵化而成禹,此正問其事,故下云“夫何以變化”也。(《說郛》五引《遁甲開山圖榮氏解》日“女狄暮汲石鈕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雞子,愛而含之,不覺而吞,遂有娠,十四月生夏禹”。《史記·夏本紀》正義引《蜀王本紀》曰“禹母吞珠孕禹,坼副而生”。 ……
楚辭校補-民國學術文化名著 相關資料
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賅博,立說的新穎而翔實,不僅是前無古人,恐怕還要后無來者的。 ——郭沫若 聞一多的《楚辭校補》,引用版本65家,采用校正文字28家,駁正3家,『繼承了清代樸學大師們的考據萬法,而益之以近代人的科學的致密』。……聞氏治楚辭,目光敏銳,思辯縝密,不僅敢于破舊,亦善于立新。 ——周建忠 許多重要發現,真有石破天驚之慨。 ——郭在貽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