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江西蘇區報刊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19303
- 條形碼:9787516119303 ; 978-7-5161-193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西蘇區報刊研究 本書特色
《江西蘇區報刊研究》編著者陳信凌。 本書研究江西蘇區報刊,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中國共產黨在中央蘇區的新聞實踐。要論證這一點,便需先厘清此處“江西蘇區”的含義。與它相關的概念有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轄區和中央蘇區。江西省蘇維埃政權成立于1930年10月7日,統轄的范圍包括當時江西省特定的19個紅軍“全占縣”和6個“曾占縣”。中華蘇維埃**次代表大會于1931年11月7日開幕,標志著中央蘇區的正式建立。中央蘇區以江西瑞金為中心,其具體范圍時縮時伸。
江西蘇區報刊研究 內容簡介
《江西蘇區報刊研究》編著者陳信凌。 《江西蘇區報刊研究》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江西蘇區的報刊為研究對象,全面地呈現了其整體面貌,嚴謹地梳理了其發展脈絡。特別是對具有代表性且保存較為完好的《紅色中華》、《青年實話》、《紅星》等報刊進行了細致而深入的探究,揭示其報道重心、剖析其傳播技巧。在此基礎上,抽繹與衡斷蘇區報刊的傳播功效與歷史貢獻,希冀為當今的新聞宣傳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與借鑒。
江西蘇區報刊研究 目錄
緒論
一 本項研究的內涵與特點
二 本項研究的既有成果及其評析
三 本成果的主要內容與創新之處
四 本項研究的主要方法
**章 江西蘇區報刊概述
**節 江西蘇區早期的報刊
一 湘鄂贛蘇區的江西早期報刊
二 閩浙贛蘇區的江西早期報刊
三 湘贛蘇區的江西早期報刊
第二節 江西蘇區報刊系統的格局
一 中央級報刊系統
二 省級報刊系統
三 中心縣委與縣委一級報刊系統
第三節 江西蘇區的代表性報刊
一 中央級代表性報刊
二 省級代表性報刊
三 縣級代表性報刊
第二章 中國蘇維埃運動的喉舌:《紅色中華》報
**節 誕生與發展演變
一 草創與摸索
二 成型與規范
三 突變與堅持
第二節 政府管理的工作平臺
一發布各類公文
二 開展工作指導
三 進行工作總結
四 對機關報用作工作平臺的評價
第三節 新聞宣傳與信息傳播-
一 宣傳紅軍的戰斗事跡
二 反映蘇區的社會狀況
三 介紹國內國際形勢
第四節 輿論監督的取向及特征
一 輿論監督的定位及欄目
二 輿論監督的范圍
三 輿論監督的特點及評價
第三章 工農青年的向導:《青年實話》
**節 《青年實話》的基本概況
一 誕生與發展
二基本的定位
三 作者隊伍的構成
第二節 傳播重心與報道取向
一 工作研究與指導
二 新聞報道與宣傳
第三節 輿論批評與監督
一 監督的組織與機制
二 監督與批評的主要對象
三 對公開批評的組織與掌控
第四節 發行與推廣策略-.
一 以發行的觀念貫注辦報實務
二 以多樣化的手段提高發行效果
三 以延伸性的關懷鞏固發行渠道
第五節 青年化特性的體現與營造
一體現青年的意識
二 滿足青年的趣味
三 營造青年化的風格
第四章 紅軍的號角與戰鼓:《紅星》報
**節 《紅星》報的基本概況
一 特點與定位
二 不同時期的主編
三 作者隊伍的構成
第二節 思政工作理論探索
一 關于紅軍宣傳員的素質
二 關于紅軍內部的思政工作
三 關于對蘇區群眾的宣傳工作
四 針對敵軍俘虜的宣傳工作
第三節 推動思政工作方法創新
一 列寧室的建設與創新
二 晚會的設計與運用
三 發揮軍民兩地書的激勵功能
第四節 新聞與宣傳報道
……
第五章 紅色中華社與紅色中華新聞臺
第六章 江西蘇區報刊的歷史貢獻
江西蘇區報刊研究 作者簡介
陳信凌,男,1963年11月生,江西廣豐人,博士。現為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主任、傳媒與社會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教授。兼任國家教育部廣播影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新聞史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一般項目1項,教育部教學研究類項目2項,以及江西省社科重點項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項目等13項。出版學術著作4種,在《新聞與傳播研究》、《新聞大學》、《現代傳播》和《新聞春秋》等刊物上發表論文80多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