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第11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101620
- 條形碼:9787553101620 ; 978-7-5531-0162-0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第11輯 本書特色
自20世紀70年代末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專家樊駿先生曾提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當代性的問題后。這個命題,對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從“文化大革命”前陳舊的文學研究模式中解放出來、形成當代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新格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李怡、毛迅主編的《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第11輯)》匯編了當代文學研究名家的精辟論述,系統地對這個命題進行了闡述。欄目有“現代文學與現代文化”、“文學史新論”、“巴蜀文學重讀”、“對視與爭鳴”、“現代中國文學檔案”等,強化“問題意識”、倡導“學術銳氣”、保藏“文獻檔案”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第11輯 內容簡介
自20世紀70年代末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專家樊駿先生曾提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當代性的問題后。這個命題,對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從“”前陳舊的文學研究模式中解放出來、形成當代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新格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李怡、毛迅主編的《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靠前1輯)》匯編了當代文學研究名家的精辟論述,系統地對這個命題進行了闡述。欄目有“現代文學與現代文化”、“文學史新論”、“巴蜀文學重讀”、“對視與爭鳴”、“現代中國文學檔案”等,強化“問題意識”、倡導“學術銳氣”、保藏“文獻檔案”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第11輯 目錄
從“經濟轉型”到“心態轉型”看現代文學的早期作者群
――以早期《小說月報》的作者群為中心
和而不同:20世紀20年代東南大學的學者群體與知識生活
文學史研究
文獻的發掘整理與研究的開拓深化
――關于“*國現代文學中的韓國人和韓國”研究
尋找父親:“五四”文學弒父主題遮蔽的另一文學現象
對“現實”的規避與放逐
――再論“新寫實主義”
革命與情欲,瘋狂與癡狂
――淺談創造社后期小說中的斷裂、承繼與矛盾
情色上海與現代摩登
新文學作家的序跋觀
革命與啟蒙的辯證
――重思1932至1935年的“文藝大眾化”討論
名家名作研究
一樁擱置了三十年的詩壇公案
――圍繞孫犁《瑪金詩選序》的評述
怨恨及其表達:魯迅的“國民性”批判
民間音樂美學精神的個性領悟與堅守
――邵子南放棄歌劇《白毛女》創作心理再探
八旗制度的深刻反思
――老舍《正紅旗下》主題解讀
傳統文化與審美的意向性表現
――評《苦雨齋》系列散文
論董橋散文中的名士風與書生氣
藏族視界與族別意識下的文學書寫
――《塵埃落定》再解讀
巴金研究
試論巴金如何關注薩凡事件
安那其信仰復蘇與《隨想錄》
詩詞研究
*國新詩的“浪漫”之美
投向存在黑洞中的石頭
――讀吳投文詩歌札記
意象和語言
――論簡政珍詩的美學追求
穿越敘事:方文山歌詞藝術論
論林夕歌詞中的時間意識
*國文學檔案
*國新詩:1958(上)
《戴望舒全集?詩歌卷》補正及其他
當代學人研究
易竹賢先生的學術道路及治學風格
陳美蘭教授的文學批評
新作薦評
抒情不輟
――從張堂鑄《個人的聲音》談起
評楊正潤《現代傳記學》
在學科的交叉處
――讀姜飛《經驗與真理――*國文學真實觀念的歷史和結構》有感
不一樣的“寫法”
――讀姚丹《“革命*國”的通俗表征與主體建構》
娓娓道來細細品味
――讀童曉薇《日本影響下的創造社文學之路》
檢討:20世紀*國作家心靈史揭秘
――讀商昌寶《作家檢討與文學轉型》
詩歌遺產與歷史記憶
――關于《彭燕郊紀念文叢》
歷史考辨的“詩學”意義
――評段從學《“文協”與抗戰時期文藝運動》
稿約與稿例
編后絮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