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智日.日本禪-10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38096
- 條形碼:9787508638096 ; 978-7-5086-380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日.日本禪-10 本書特色
專注日本文化,國內高人氣連續出版品牌《知日》新彈——《知日·日本禪》特集!全方位解讀日本禪文化! 禪起源于古代印度,公元6世紀傳入中國,隨后又從中國傳入平安末期的日本。經過十幾個世紀的傳承和演變,禪在日本形成了獨特的體系。20世紀,兩位鈴木大師將日本的禪宗傳播到西方,使得日本禪在西方世界也占據一席之地。 不同于其他國家,日本禪不僅限于宗教范疇,而是已經滲入到日本文化生活的各個層面。你一定聽說過茶道里“一期一會”的理念,讀過松尾芭蕉“蛙落古池”的名句,對“枯山水”有所耳聞,知道劍道大師宮本武藏……甚至在漫畫里,我們也能找到禪意。 日本禪無處不在,棲居于日本人生活的細枝末節。正如鈴木大拙的禪學所說:“禪的中心事實是生活,禪獨有的長處就在這里! 知日特集,全新改版,每月一本。
智日.日本禪-10 內容簡介
本期日本禪特集,“知日”將帶你探尋日本禪的淵源和傳承,了解臨濟宗、曹洞宗、黃檗宗三大禪宗,拜讀大師們的禪學經典。我們探訪了鈴木俊隆建立的西方禪修中心、日本佛教圣地和名剎,了解、學習僧侶的日常修行;領略文學、建筑、茶道、花道、武士道及藝術中的禪意,品味俳句大師們耐人尋味的詩句和千利休師傅的“禪茶一味”;聽禪者林谷芳談日本禪與畫。同時regulars部分收錄僧侶攝影師梶井照陰和佛具木器師加計穰一的專訪,也來聽聽《1q84》譯者、日本文學研究者施小煒來談對日本禪的理解。還有更多精彩內容,請購買《知日?日本禪》特集,深入探究日本文化的禪秘境。 日本三大禪宗大比較: 世界的禪,日本的禪 《簡單的藝術》速讀“禪意的棲居” 鈴木大師們帶給世界的30 條禪學經典 禪詩與佛偈 鈴木大拙紀念館側擊 請來這里禪思 西方禪修中心探秘以及禪修課的要點 你我的禪修 日本佛教之母山 比叡山 佛教圣地之旅 空行高野山 永平寺修行僧的日常 悠悠禪緒 禪與俳句,以及現代禪詩 一庭一世界 禪?庭園 夢窗疏石與枯山水 千利休 一個美麗的文化傳說 禪茶一味 一茶一會 日本花道中的禪意 風雅與禪意并行不悖 蛙躍古池,櫻花過眼 秉智慧劍,一往直前 宮本武藏的劍與禪 精進料理 簡樸而不簡單 沢庵漬け——就是腌蘿卜! 漫畫 紅塵度禪心 林谷芳專訪 簡談日本禪與禪畫 《一個人》——反集團主義的個人美學 梶井照陰——佛教弟子的攝影傳奇 異色的陶藝家——專訪青木良太 職人| 尋技: 佛具木器師——加計穰一 門外侃禪 ……
智日.日本禪-10 目錄
特集○日本禪
日本三大禪宗大比較: 世界的禪,日本的禪
《簡單的藝術》速讀“禪意的棲居”
鈴木大師們帶給世界的30 條禪學經典
禪詩與佛偈
鈴木大拙紀念館側擊 請來這里禪思
西方禪修中心探秘以及禪修課的要點 你我的禪修
日本佛教之母山 比叡山
佛教圣地之旅 空行高野山
永平寺修行僧的日常
字字珠璣:
悠悠禪緒
禪與俳句,以及現代禪詩
方丈間的宇宙:
一庭一世界
禪?庭園 夢窗疏石與枯山水
佛法?禪?茶:
千利休 一個美麗的文化傳說
禪茶一味
一茶一會
拈花笑:
日本花道中的禪意
香?道:
風雅與禪意并行不悖
聲色光影日本禪
蛙躍古池,櫻花過眼
一刀斷岳
秉智慧劍,一往直前
宮本武藏的劍與禪
精進料理
簡樸而不簡單
沢庵漬け—就是腌蘿卜!
漫畫
紅塵度禪心
林谷芳專訪
簡談日本禪與禪畫
regulars
《一個人》?反集團主義的個人美學
梶井照陰 佛教弟子的攝影傳奇
異色的陶藝家?專訪青木良太
佛具木器師?加計穰一
門外侃禪
專欄
蟲眼蟲語:今天山色如何
吳東龍の設計疆界
跨越時代的日本庭園
告訴我吧!日語老師
智日.日本禪-10 相關資料
《知日》目前是國內唯一專門介紹日本文化藝術的創意生活類叢書,為兼具新知探索和思考力的華文年輕一代服務,提供最有創意、最具價值感的日本文化料理。 ——鳳凰網 《知日》是為什么而辦?就是為了讓中國的讀者“知道日本”。 ——新浪網
智日.日本禪-10 作者簡介
毛丹青,外號“阿毛”,中國國籍。北京大學畢業后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1987年留日定居,做過魚蝦生意,當過商人,游歷過許多國家。2000年棄商從文,中日文著書多部。現任神戶國際大學教授,專攻日本文化論。姚遠,西安人,畢業于廈門大學中文系。后在《青春潮》雜志社任記者、編輯。1988年赴日,從師于攝影大師森山大道。2000年起,創辦電子雜志《日本流行資訊報》(后改名為《東京流行通訊》),十年來堅持不懈地傳播日本流行文化。為多家大陸、港、臺雜志撰稿,并助力日文書籍的中文版引介工作。吳東龍,從事設計觀察的作家、講師、設計師,也是課程與書籍的規劃者。在多面向的設計工作里,長期關注日本的設計場域,著有《設計東京》系列書籍,作品見于兩岸三地,F在是“東喜設計工作室”、創意聚落“地下連云企業社”負責人。金魚屋,ACG愛好者。有日版漫畫收集癖。劉聯恢,旅居日本多年,現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漢語學院教師,專職教授外國留學生漢語和中國文化,每年為日本京都外國語大學等學校的暑期訪華團做中國文化講座。施小煒,畢業于復旦大學外文系日本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后留校任教。后留學于日本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日本文學研究科,并執教于日本大學文理學部。翻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談些什么》,以及日本著名女作家川上弘美的《老師的提包》等多部譯著,也是村上春樹新作《1Q84》第一二三部的譯者。孫小寧,1970年生,文化記者,現供職于北京晚報。從事文化報導十幾年,喜歡讀書也讀人,愿意發現并挖掘社會浮面下值得尊敬的被遮蔽的存在。蘇枕書,作家,客居京都。出版《歲時記》《塵世的夢浮橋》等。知,70后代表詩人,作家、影評人。南開大學畢業,現居天津獨立寫作。曾為假日100天人文版編輯、昆明生活新報、廣州信息時報專欄作家,有影評、樂評、書評多見《北京青年報》、《南方都市報》、《錢江晚報》、《城市畫報》、《上海時代報》等,著有詩集《孤嶼心》和日本文化隨筆集《完全治愈系》各一部。圖賓根木匠,沒去過圖賓根,沒做過木匠。工作是影評人、策劃、編劇。法學學士、廣播電視藝術學碩士、電影學博士,現居北京。柳具足,作家,著有《比愛更喧囂》、《隱姿夢咄》、《西湖六吊橋心中未遂》、《不堪抄》等。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