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歐洲語言文化研究:Volume Ⅶ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325661
- 條形碼:9787802325661 ; 978-7-80232-56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歐洲語言文化研究:Volume Ⅶ 本書特色
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編著的《歐洲語言文化研究(第7輯)》大體上保持原有的欄目,著力推出相關領域或方向新的研究成果。在卷首我們刊發了波蘭總統科莫羅夫斯基在2011年12月舉行的“中波大學校長論壇”上的講話。近年來,中國與歐洲國家之問的關系呈全方位發展,合作領域不斷拓寬,規模持續擴大,中國與波蘭在教育領域的合作可謂一個亮點。總統先生的講話闡述了新時期中波兩國教育、文化和科技等領域合作的堅實基礎和實現路徑。他與溫家寶總理2012年4月在華沙與中東歐16國領導人會晤時提出的“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十二項舉措”,都表達了一種傳承友好、攜手共贏的共同愿望,為應對當前各種挑戰、開辟雙邊關系未來,提供了富有建設性的思想。
歐洲語言文化研究:Volume Ⅶ 內容簡介
本書是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的系列叢書。本輯內容暴扣“語言與外語教學”、“關注歐洲文壇”、“歐洲國別與地區研究”、“中國與歐洲”、“北外芬蘭語專業創辦十周年暨中芬文化交流特輯”等欄目。值得讀者一讀的文章有:“穿越政治風雨的文學之舟”、“南阿外交背景下的科索沃”、“孔子進入羅馬尼亞三百年考述”、“中芬合作面臨新的發展機遇”、“芬蘭人的中國形象的來源”。
歐洲語言文化研究:Volume Ⅶ 目錄
波蘭總統布羅尼斯瓦夫·科莫羅夫斯基
在“中波大學校長論壇”開幕式上的講話
語言與外語教學
斯洛文尼亞語教學要略
愛沙尼亞語:世界上*小的語種?
堪稱印歐語言“活化石”的立陶宛語
基于配價理論對冰島語動詞的分類研究
匈牙利語和漢語簡單句語序差異的對比分析——語言類型學的視角
從“餃子”到“君子”——試論中國文化符號在羅馬尼亞語中的表述問題
關注歐洲文壇
穿越政治風雨的文學之舟——1980—2000年的羅馬尼亞小說創作
夾縫中的生存——1980—2000年的羅馬尼亞詩歌創作
20世紀后期保加利亞文學狀況探究
我譯塔杜施·魯熱維奇的詩
新世紀十年波蘭現代文學在中國的接受
關于捷克語翻譯的幾點思考——以《好兵帥克》漢譯本為例
莫拉維亞在中國的旅行
笑過,卻非一笑而過——羅大里兒童文學作品的文學藝術及教學價值
歐洲國別與地區研究
阿爾巴尼亞歷史四大階段
南阿外交背景下的科索沃(1945—1981)(節譯)
阿爾巴尼亞民族與伊斯蘭教貝克塔什教派
克羅地亞人口老齡化原因及其影響
保加利亞華商生存發展狀況探析
中國與歐洲
施蟄存與東歐文學
中國古代經典在捷克的譯介——斯多切斯的翻譯成就及對中歐文化交流的貢獻
孔子進入羅馬尼亞文三百年考述
18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中國小說在保加利亞的接受
北外芬蘭語專業創辦十周年暨中芬文化交流特輯
中芬合作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李白的“芬蘭之行”——中國詩歌、“純粹意象”以及芬蘭
20世紀50年代的現代主義
一面反映芬蘭普通人生活的鏡子——淺談芬蘭文學的典型特點
20世紀上半葉芬蘭人認識的中國
新書評介·懷念
積微成著古稀力作——評馬細譜先生的新作《保加利亞史》
詩人的赤誠與譯者的情懷——讀鄭恩波先生新譯集《母親阿爾巴尼亞》
他們走了,他們還在——追思2012年遠去的兩位前輩
編后記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