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孟子與離婁 南懷瑾 講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060011
- 條形碼:9787506060011 ; 978-7-5060-6001-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孟子與離婁 南懷瑾 講述 本書特色
南懷瑾先生曾于1976年應臺灣《青年戰士報》之邀公開講解《孟子》,其中關于《梁惠王》的講授整理成《孟子旁通》(一)于1984年出版。因緣境遇波折,三十年多年后的今天,南先生關于《孟子》的其余講授在整理后將陸續與讀者見面。鑒于他對其中各篇的講授皆可單獨成書,整理《梁惠王》以外篇章的講授時不再沿用《孟子旁通》之名,而是各篇自成一書、各書重定書目。本書是南先生講授《孟子》第三篇《離婁》的整理,南先生將之定名為《孟子與離婁》。經南先生授權,由我社首次出版橫排簡體字本,獻給廣大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讀者。
孟子與離婁 南懷瑾 講述 內容簡介
《孟子》今存七篇,記載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也是研究孟子與思孟學派的主要材料。從《離婁》開始,屬于《孟子》的下半部分。南懷瑾先生從孟子的哲學精神以及維持傳統文化的精神方面入手進行解讀,認為《離婁》繼承了孔子著《春秋》的精神,具體而微、深入又廣闊地闡釋了中華悠久的文化傳統。
南先生指出,《離婁》重點論述了君臣之道、父子家人相處之道,說明了為君王者治國施政的*高修養境界—--至誠,為人臣者。高官厚祿者的責任—--能格君心之非,為人師者的文化修養和教育的職責—---促成完整的人格,為人子女者事親盡孝之道—--守身,即堅持一種人格、行為的標準。此外,還討論了君子修養的目標,即“自得”以恢復“赤子之心”。南先生特別指出,后世學者對《孟子》多有誤讀,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其他兩不孝是什么,朱熹認為是“貧不仕”,“陷父母于不義”,他則反對此說,認為應依《孟子》本文,理解為不能事親、不能從兄。再如“不得罪于臣室”,并非向土豪劣紳惡霸低頭,而應理解為民主政治的運作要注重溝通意見,不可得罪政黨和大眾民意,等等。
《孟子》一書的整個精神,都以《春秋》責備賢者的立場為出發點。尤其在《離婁》這一章中,大部分講的是“君道”,就是一個領導人的基本道德修養;以及“臣道”,負有行政責任的高官厚祿者做人處事的道理;乃至“師道”,學術文化的修養以及如何擔負社會人類所賦予的責任。
孟子與離婁 南懷瑾 講述 目錄
離婁章句上
離婁章句下
孟子與離婁 南懷瑾 講述 作者簡介
南懷瑾(1918-2012),是多年來享譽海內外,特別是華人讀者中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家。他出身于世代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對國學鉆研精深,體認深刻,于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堪稱“一代宗師”。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