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類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7742924
- 條形碼:9787537742924 ; 978-7-5377-429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類經 本書特色
《類經》是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繼隋代楊上善《太素》之后,對《內經》進行全面分類研究的又一著作,他將《靈樞》、《素問》分作十二大類,三百九十節,共計三十二卷,全書多從易理、五運火氣,臟腑陰陽氣血的理論來闡發經文蘊義,頗能啟迪后人,深為后世所推崇。
類經 內容簡介
《類經》是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繼隋代楊上善《太素》之后,對《內經》進行全面分類研究的又一著作,他將《靈樞》、《素問》分作十二大類,三百九十節,共計三十二卷,全書多從易理、五運火氣,臟腑陰陽氣血的理論來闡發經文蘊義,頗能啟迪后人,深為后世所推崇。
類經 目錄
葉氏序
盲序
類經一卷
攝生類
一、上古之人春秋百歲,今時之人半百而衰。
二、上古圣人之教下
三、古有真人、至人、圣人、賢人。
四、四氣調神
五、天氣清靜,藏德不止,圣人順之,故無奇病。
六、四時陰陽,順之則生,逆之則死。
七、不治已病,治未病。
類經二卷
陰陽類
一、陰陽應象
二、法陰陽
三、天不足西北,地不滿東南。
四、天精地形,氣通于人。
五、陰陽之中,復有陰陽。
類經三卷
臟象類
一、十二官
二、臟象
三、臟腑有相合,三焦日孤府。
四、五臟之應,各有收受。
五、四時陰陽,外內之應。
六、五氣之合人。萬物之生化。
七、脾不主時
八、五臟所合所營所主,五味所宜所傷之病。
九、本神
十、五臟異藏,虛實異病。
十一、氣口獨為五臟主
十二、食飲之氣,歸輸臟腑。
十三、有子無子,女盡七七,男盡八八。
附:種子說
十四、天年常度
十五、壽夭
十六、人身應天地
十七、婦人無須,氣血多少。
類經四卷
臟象類
十八、老壯少小,脂膏肉瘦之別。
十九、血氣陰陽清濁
二十、首面耐寒,因于氣聚。
二十一、堅弱勇怯,受病忍痛不同。
附:酒悖
二十二、耐痛耐毒,強弱不同。
二十三、奇恒臟腑,藏瀉不同。
二十四、逆順相傳,至困而死。
二十五、精氣津液血脈,脫則為病。
二十六、腸胃小大之數
二十七、平人絕谷,七日而死。
二十八、本臟二十五變
二十九、身形候臟腑
三十、人有陰陽,治分五態。
三十一、陰陽二十五人
三十二、五音五味,分配臟腑。
類經五卷
脈色類
一、診法常以平旦
二、部位
三、呼吸至數
四、五臟之氣,脈有常數。
五、三部九候
六、七診
七、診有十度,診有陰陽。
八、診有大方
附:人情論
九、脈合四時,陰陽規矩。
十、四時臟脈,病有太過不及。
十一、脈分四時,無胃曰死。
十二、逆順四時,無胃亦死。
十三、五臟平病死脈,胃氣為本。
……
類經六卷
類經七卷
類經八卷
類經九卷
類經十卷
類經十一卷
類經十二卷
類經十三卷
類經十五卷
類經十六卷
類經十七卷
類經十八卷
類經十九卷
類經二十卷
類經二十一卷
類經二十二卷
類經二十三卷
類經二十四卷
類經二十五卷
類經二十六卷
類經二十七卷
類經二十八卷
類經二十九卷
類經三十卷
類經三十一卷
類經三十二卷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