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孝-國學百家講壇-儒學分卷-彩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610882
- 條形碼:9787510610882 ; 978-7-5106-108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孝-國學百家講壇-儒學分卷-彩版 本書特色
儒學,在數千年歷史長河中,建構和影響中國人精神人格的文化要素;而在當今,它們仍然是每位中國人必須承傳發揚的文化要素。《國學百家講壇》集萃歷史文化典籍,透過影響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思想家的視角,以古鑒今,深入淺出,全方位為您講解儒學十二大核心命題“仁、義、禮、智、信、誠、孝、恕、忠、廉、中庸、知行”。 本冊的核心命題是孝,孝在孔子創立儒家學派之前,已是社會重要的道德規范之一。孝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千百年來一直作為倫理道德之本、行為規范之首而備受推崇。在中國古代,很多儒學之士把孝視為*高道德,是諸德的根本。儒學大師所講孝道,拋開其忠君的內容之外,還是十分可取的。孝的確是諸德的基礎。人若不孝,則很難取善于人;與人不善,則不能取信于人,故失去為人的基本道德。其中: 言論解析:選錄儒學創立者孔子、孟子、荀子、陸賈、賈誼、劉向、王通、董仲舒、柳宗元、周敦頤、王安石、二程、朱熹、王守仁、王夫之、陳確、黃宗羲等文化先賢和歷代思想大家對儒學核心命題的精要闡述。其中今文部分是對學說言論的現代漢語的闡釋,古文部分是對學說言論的精粹輯錄,輔以難解字詞的釋義。 歷史事例:從浩如煙海的中華傳統歷史文化典籍中精選真實歷史人物傳記或事跡,均出自國學典籍的經史子集,涉及《二十四史》、《資治通鑒》、《通鑒紀事本末》等,每個歷史事例包含了諸多內容元素,如史學元素(歷史時代背景、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文學元素(敘事、對話、議論、例證、詩詞、成語典故等)、哲學元素(命題概念、分析邏輯、歸納邏輯等),這些元素都融會于歷史事例中,輔助讀者去深刻理解和把握相關的國學文化思想。 國學百科:通過歷史鉤沉、歷史人物、歷史詞條、歷史典籍、歷史典故、歷史補遺、歷史文物等諸多元素,深化國學百家講壇的知識厚度和廣度,力求讓廣大讀者對中國國學文化的基礎知識有進一步熟悉與認識。
孝-國學百家講壇-儒學分卷-彩版 內容簡介
《國學百家講壇》叢書系統地把握國學文化的根與脈,以國學文化的普及與傳承為宗旨,尤其重視國學文化的歷史價值與現代意義,尤其重視面向青少年讀者的國學養成教育。國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而儒學是國學中的精華之一,不論是從它的歷史價值、現實價值,還是從它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發展價值來講,儒學文化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言概之,“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現代教育出版社特邀國內相關領域精尖學者打造《國學百家講壇》,率先推出《儒學》分卷十二冊。《國學百家講壇·儒學》對中華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進行了系統梳理和篩選,汲取儒學的完整性、科學性和精華性,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以直觀和形象的閱讀形式,便于廣大讀者閱讀,也為展示中華博大精深的儒學打開一扇窗口。儒學,在數千年歷史長河中,建構和影響中國人精神人格的文化要素;而在當今,它們仍然是每位中國人必須承傳發揚的文化要素。《國學百家講壇》集萃歷史文化典籍,透過影響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思想家的視角,以古鑒今,深入淺出,全方位為您講解儒學十二大核心命題“仁、義、禮、智、信、誠、孝、恕、忠、廉、中庸、知行”。
孝-國學百家講壇-儒學分卷-彩版 目錄
孝
國學漫談
《尚書》·說孝
剡子扮鹿取奶
子路背米孝雙親
孔子·說孝
孟子提倡孝悌
閔子騫保護繼母
孟子·說孝
緹縈上書救父
李密孝祖上“陳情表”
荀子·說孝
夫妻同死盡忠孝
夏統洛陽買藥
《禮記》·說孝
世代家傳研《周官》
弊絮單席盡孝心
《孝經》·說孝
吉翂為父申冤
曹娥尋父投東江
揚雄·說孝
扇枕溫席傳孝名
仇覽勸人敬寡母
王通·說孝
破冰捕魚只為孝
恪守遺示葬孝經
林慎思·說孝
拓跋宏為父吸癰
孫思邈學醫孝雙親
司馬光·說孝
殫精竭慮安父心
朱壽昌同州認母
二程·說孝
岳飛孝母赴國難
杜環義奉常母
朱熹·說孝
謝定住打虎救母
陸葇誦詩救父
真德秀·說孝
王原千里尋父
千里尋母盡孝心
王廷相·說孝
千里出塞慰雙親
潘周岱夜取泉水
陳確·說孝
方觀承北國探親
偽造家書苦用心
孝-國學百家講壇-儒學分卷-彩版 作者簡介
張傳璽(1927—):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1957~1961年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師從翦伯贊攻讀副博士學位,研究秦漢史。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顧問,中國北京史研究會顧問,教育部中學歷史教材審查委員會委員,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學科命題委員會委員,全國各類成人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大綱審定委員會副主任兼歷史學科組組長。主要著作有《秦漢問題研究》、《中國古代史綱》、《簡明中國古代史》、《中國歷代契約會編考釋》、《翦伯贊傳》等。發表史學論文100余篇。1986年和1999年連獲全國廣播電視大學優秀主講教師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施德福(1930—):著名哲學家。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人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任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高校哲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已出版的主要成果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稿》(參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中、下冊,任主編之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史》(8卷本,任全書編委和第一卷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材,參編)。 宋一夫(1955—):哲學博士,編審。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現代教育出版社社長,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著作有《二重結構理論》等學術著作二十余部,發表學術論文七十余篇。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