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越窯瓷-(上下兩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436751
- 條形碼:9787807436751 ; 978-7-80743-675-1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越窯瓷-(上下兩冊) 內容簡介
《中國越窯瓷(套裝上下冊)》首次提出“早期越窯”與“越窯”這一全新概念,并根據研究成果提煉后把“早期越窯”分為成熟、發展、繁榮、停滯、衰落等幾個歷史時期;“越窯”篇經深入研究,也提煉歸納為復蘇、發展、鼎盛、衰落幾個歷史時期。上述這些分期都是深入研究的成果,有其獨到的見解,非常難得,過去還沒有這樣深入的研究,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 關于“早期越窯”與“越窯”發展的原因,該書也作了詳盡的分析,指出除了寧波港的發展外,另一個促使窯業發展的原因,是東西方文明對話的開通,促進了文化、貿易的發展與交融。西方胡人在“早期越窯”制品中的大量出現,說明了寧波、紹興這些地方早已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熱土,其影響已深入到制瓷領域了。 《中國越窯瓷(套裝上下冊)》總結了從東晉到隋代三個多世紀早期越窯停滯、衰落的原因,提出“越窯”復蘇期中匣缽的發明使用是一個偉大的創舉。作者通過大量的定性定量窯址遺存分析,提出在越窯的鼎盛時期越窯發展趨于全國領先地位。“貢窯”的設立,“秘色瓷”的燒造,對推動和促進我國瓷業的發展意義非凡,在國內外影響極為深遠。
中國越窯瓷-(上下兩冊) 目錄
導論
**章 早期越窯成熟時期
**節 從原始瓷到成熟瓷器
一、遺存的分期與特點
二、瓷器發展演變歷史
第二節 早期越窯瓷器的特點
一、生產日用器與冥器
二、器物造型仿銅漆器
三、胎釉制作分工明確
四、裝飾藝術三大特點
第三節 東漢瓷器識別與鑒賞
一、東漢瓷器器物造型
二、東漢瓷器釉色胎體
三、東漢瓷器銘文紀年
中國越窯瓷-(上下兩冊) 作者簡介
林士民,研究員,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發掘領隊資格。
1934年出生,1953年畢業于浙江省立錦堂師范,從事考古工作近40年,曾任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早年參加河姆渡遺址發掘,在史前考古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并致力于越窯、青瓷研究,出版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著名海港——明州》、《青瓷與越窯》、《三江變遷——寧波城市發展史》、《萬里絲路——寧波與海上絲綢之路》(合著)、《再現昔日的文明——東方大港寧波考古研究》等專著。《青瓷與越窯》成為國內外第一本研究越窯的專著,在業界享有很高聲望。受日本、韓國、東南亞諸國邀請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考古成果多次獲省市優秀成果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林浩,女,1970年生,浙江寧波人。畢業于浙江大學機械系,后進入復旦大學文博系深造,陶瓷研究方面師從上海博物館副館長陳克倫研究員,在職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現為寧波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保護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主要從事古陶瓷和古建筑及石刻方面的研究保護。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