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大課間實踐技能培訓——素質教育應用·學習草書指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833491
- 條形碼:9787539833491 ; 978-7-5398-334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課間實踐技能培訓——素質教育應用·學習草書指南 本書特色
《學習草書指南(素質教育應用)》由潘秀英主編,草書的基本定義是什么 草書是一種字體,俗稱連筆字。古人說:“真如立,行如行,草如奔。”這個比喻精彩又恰當,把不同的書體比喻成人不同的狀態。首先,拿真書來比喻,真書即正書、楷書,如人之站立,是靜止的姿態;而行書好比行走狀態中的人,可快可慢,只要不是靜止狀態,即可稱之為行,行書比楷書自由靈動,比草書收斂;草書好比是奔跑狀態中的人,不是靜立不動,不是趨步徐行,而是飛躍,施之于筆墨,則點畫飛動跳躍,字相連屬。
大課間實踐技能培訓——素質教育應用·學習草書指南 內容簡介
草書,顧名思義,有草創之意。《宣和書譜》曾羅列了古之議者的看法,有“藁草之草”、“草行之草”.“赴急之書”、“草昧之作”等,究其實,這幾種認識本質上并沒有會么大的區別。從古代書法遺跡和歷代對草書的認識,我們可以看出,草書是一種比較復雜的書體。
大課間實踐技能培訓——素質教育應用·學習草書指南 目錄
**節 草書基本概念及常見名詞解析
一、什么是標準草書
二、什么是新草
三、什么是狂草
四、什么是章草
五、什么是連綿草
六、什么是游絲草
七、什么是今草
八、什么是獨草
九、什么是行草
十、什么是全草書
十一、名詞“書法”的由來
十二、草書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
第二節 草書的基本特征
一、草書的粘連
二、筆畫的省減
三、偏旁部首的轉移
四、固定字符
五、靈動的結構變化
第三節 草書用筆技巧
第四節 草書用墨技巧
第五節 不同草體的特點
一、章草的獨特之處
二、今草的獨特之處
三、狂草的獨特之處
第二章 草書學習實用技法
**節 草書學習的正確書寫姿勢
一、正確的坐姿
二、正確的站姿
三、正確的蹲姿
四、正確的執筆、用筆
五、運腕的正確方法
第二節 草書筆法技巧
一、起筆與收筆技法
二、提筆與按筆技法
三、頓筆與挫筆技法
四、輕筆與重筆技法
五、轉筆與折筆技法
六、藏鋒與露鋒技法
七、中鋒與側鋒技法
八、方筆與圓筆技法
九、緩急快慢技法
十、捕捉與放縱技法
十一、使轉技法
十二、虛筆與實筆技法
十三、內抵與外拓技法
第三章 草書歷史沿革
**節 草書的由來
第二節 草書發展簡史
一、草書的起源時期
二、草書的成熟時期
三、草書的大發展時期
四、草書的演變時期
五、草書的衰落時期
第四章 草書選帖臨帖要義
**節 什么是碑帖
第二節 如何選帖
一、章草類
二、今草類
三、狂草類
第三節 草書名帖介紹
一、宋徽宗·趙佶《千字文》
二、唐代·張旭《古詩四帖》
三、唐代·懷素《自敘帖》
四、唐代·孫過庭《書譜》
五、宋代·黃庭堅《李白憶舊游詩卷》
六、宋代·米芾《論草書帖》
七、元代·鮮于樞《石鼓歌》
八、明代·祝允明《前后赤壁賦》
九、明代·徐渭《白燕詩卷》
十、明代·文征明《草書詩卷》
第五章 草書章法技巧拾零
**節 什么是草書章法
一、行間、字間及筆畫之間的章法
二、講求章法順其神韻
三、參差錯落、美在自然
四、幾種常見的章法形式
第六章 “文房四寶”基本常識
**節 文房四寶
第二節 筆的基礎知識
一、毛筆的由來
二、草書用筆的分類
三、草書用筆的挑選
四、草書用筆的保養
第三節 草書用墨常識
一、墨的由來
二、草書用墨分類
三、正確使用墨的方法
第四節 草書用紙基礎知識
一、紙的由來
二、草書用紙分類
三、正確選用書法用紙
四、草書固定紙張的方法
第五節 硯臺的基礎知識
一、硯臺分類
二、正確選用硯臺
三、硯臺的正確使用方法
第六節 文房四寶以外的書寫工具
第七章 書法學習中的名稱術語
**節 書法中常見的名稱注析
第二節 書法中常見的術語注析
第八章 書法藝術品鑒
**節 書法欣賞的方法
一、從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
二、把靜止的形象還原為運動的過程,展開聯想
三、從書法形象到具體形象,展開聯想,正確領會作品意境
四、了解作品創作背景,增加知識內涵
五、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飛躍
六、書法欣賞,仁者見仁
第二節 從美學角度看書法
一、體會書法的線條美
二、體會書法結構的造型美
三、體會草書章法的整體美
四、體會草書藝術的風格美
第三節 如何欣賞草書碑帖
一、草書碑帖的特點
二、草書碑帖作品賞析要素
三、人品與字品、書品
大課間實踐技能培訓——素質教育應用·學習草書指南 節選
第二節 草書的基本特征 草書是以楷書或者篆書字形為基礎,通過點畫糾連,結構省減、變換位置、點符借代等方式,加以簡化和草化,形成草書字體,基本是將楷書或者篆書分散其原有的點畫結構,在形態結構上把原字的基本輪廓書寫出來,做到看到大體輪廓便能知道是什么字。 下邊分別說明草書特點: 一、草書的粘連 草書中常常大量使用連筆。孫過庭《書譜》說:“草貴流而暢。”杜甫《飲中八仙歌》描寫張旭作草的情景:“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宣和書譜》評懷素的草書:“字字飛動,圓轉之妙,宛若有神。”所謂“落紙如云煙”,“字字飛動”,說明他們的草書“流而暢”,但不能任筆為體,隨意縈繞,草書的連筆要有筆法、有筆力、有韻味,即所謂“字中有筆”(黃庭堅)、“勁速者,超逸之機”(孫過庭)。連筆是草書的一大特點,也是草書之所以稱為草書的根本原因。古來書法大家對草書的認識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把連筆作為其突出特點是有共識的。 一、筆畫的省減 草書筆畫省減就會致使結構上產生微妙的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字,無論簡化多少筆畫,首先要保證的是能夠從外型上看得出是什么字。結構省減是草書的又一大特征。張懷瑾《書斷》說:“草法簡略。省繁錄微。”千百年來草書在實踐應用之中,為了簡易便捷,逐漸簡化,約定俗成,形成規范,大家都承認、遵守,并以之為法。大家對與簡化成的形體有了固定的認識,于是這種書體就流傳了下來并成為重要的書體之一。 ……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