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北師大名師伴我讀《呂氏春秋》-國學堂-小學中高年級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271466
- 條形碼:9787533271466 ; 978-7-5332-7146-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師大名師伴我讀《呂氏春秋》-國學堂-小學中高年級卷 本書特色
歷久彌新的中華國學是少年兒童成長的必修課。本叢書從國學經典中挑選有代表性的作品,濃縮五千年文明的精華,集中展現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和文化積淀。叢書按年齡段(小學低年級、小學中高年級、初中、高中)分為四卷,采用分級閱讀的形式由淺入深、系統全面地展示中華文明,以期以高品位和成為中國少年兒童國學必讀之書。
北師大名師伴我讀《呂氏春秋》-國學堂-小學中高年級卷 內容簡介
李春青主編的《北師大名師伴我讀呂氏春秋(小學中高年級卷)》內容簡介:《呂氏春秋》是秦相呂不韋召集門客集體編撰的一部經典之作。全書結構完整,自成體系。全書分為《十二紀》、《八覽》、
《六論》三個部分,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呂氏春秋》成書于從戰國到秦漢的轉折時期,所以它的思想兼收并蓄,充分吸收了先秦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縱橫家、名家、兵家、農家等各家的思想,是雜家的開山之作和代表作。《呂氏春秋》的編寫非常認真,編成之后曾經“布成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真可謂是一字值千金啊!
《呂氏春秋》涵蓋的內容非常豐富,有論述君主治理天下的,有論述養生的,有論述教育的,有論述音樂的,有論述農業的等等。它在論述相關內容的時候,多采用比喻、排比、夸張、反問等修辭手法,既形象生動,又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而且充滿趣味性。由于受篇幅的限制,我們在編寫《北師大名師伴我讀呂氏春秋(小學中高年級卷)》的時候采取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節選辦法,就是盡量選取那些對我們今天仍然具有啟迪和教育意義的段落,同時照顧到文本的觀賞性和趣味性。古人雖然離我們遠去了,但是他們的智慧歷久彌新,仍然可以啟迪我們的心智,浸潤我們的靈魂,陶冶我們的情操。
北師大名師伴我讀《呂氏春秋》-國學堂-小學中高年級卷 目錄
全性之道
富貴而不知道,適足以為患
今吾生之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
使生不順者,欲也
養性之道
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
大義滅親
誅暴而不私
貴生之術
染不可不慎也
畢數之務,在乎去害
流水不腐,戶樞不螻
凡食之道,無饑無飽
北師大名師伴我讀《呂氏春秋》-國學堂-小學中高年級卷 節選
不以利為利
古之人非無寶也,其所寶者異也。孫叔敖疾①,將死,戒其子曰②:“王數封我矣③,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必無受利地④。楚、越之間有寢之丘者⑤,此其地不利⑥,而名甚惡⑦。荊人畏鬼,而越人信[礻幾]⑧。可長有者,其唯此也。”孫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請寢之丘,故至今不失。孫叔敖之知⑨,知不以利為利矣。知以人所惡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注釋
①孫叔敖:春秋時楚國令守。②戒:通“誡”。③數(shuò):多次。④利地:肥沃富饒的土地。⑤寢之丘:春秋楚邑。在今河南省固始、沈丘之間。⑥不利:不肥沃。⑦名:地名。惡:不好。⑧[礻幾](jī):迷信鬼神與災祥。⑨知:同“智”。
導讀
世人常常被世俗利益所迷惑,變得目光短淺、財迷心竅。他們只看到一些事情的表面,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質;只考慮眼前的一時小利,而看不到長遠的利益。有些事情,在短期看來,似乎是得盡利益,是福;但從長遠看來,卻可能引來災難,是禍。世人看不透這一點,所以常常以為現在是福的就一定永遠是福,現在是禍的就一定永遠是禍。這是把復雜的禍福關系簡單化了。殊不知,幾千年前的老子早就對福禍有了辯證的看法,他說:“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這則故事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故事的大意是:古代的人并非沒有寶物,而是他們視為寶物的東西與今人有所不同罷了。孫叔敖生病了,臨去時告誡他的兒子說:“國王多次要賜給我土地,我都沒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肯定會賜給你土地,你千萬不要接受富饒肥沃的土地。楚國和越國之間有個寢丘,這里土地貧瘠,地名兇險。楚人畏懼鬼,越人迷信鬼神,都不喜歡這個地方。你能夠長久占有的,恐怕只有這寢丘了。”孫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把肥美的土地賜給他兒子,但是他的兒子謝絕了,請求賜給他寢丘,所以這塊土地至今還沒有失去。孫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看重的利益作為利益。懂得把別人所厭惡的東西當做自己所喜愛的東西,這就是有道的人之所以不同于世俗的原因。
孫叔敖之所以要他兒子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不是因為他認為肥沃的封地不好,而是他知道肥沃的土地很難長久擁有。相反,貧瘠的土地由于別人不喜歡,反而可以長久為自己所占有。孫叔敖不把世俗所看重的利益作為利益,而是把別人厭惡的東兩視為寶物,這種不同凡俗的見解真可以稱得上是世間罕有的大智大勇、大謀大略啊!而實踐也證明,孫叔敖的選擇是對的。他的大智大勇,既使他的兒子免遭禍亂,又使他永久地占有封地。我們不得不佩服其遠見卓識啊!
年輕的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要為世俗的小利束縛住自己騰飛的翅膀,要永遠保持清醒的頭腦,知道“不利之利”才是我們應該勇敢努力追求的。
……
北師大名師伴我讀《呂氏春秋》-國學堂-小學中高年級卷 作者簡介
李春青,1955年16月生人,文學博士。現為北師大中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主任、專職研究員,為國家級重點學科文藝學專業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儒家文化、中國古代文論、文學基本理論的教學與研究。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