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民國時期西南大區區劃演進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13524
- 條形碼:9787010113524 ; 978-7-01-01135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國時期西南大區區劃演進研究 本書特色
《民國時期西南大區區劃演進研究/云南大學中國邊疆研究叢書》編著者張軻風。 本書研究立足于區域地理學,以民國時期的地域格局、地理分區為基礎,探討當時對“西南”空間范圍的存在狀態、變化趨勢及其影響因素。在研究方法上,則以歷史地理區劃研究為基礎方法,探討大區形成的地理基礎、地理分區觀念、各省區之間的地緣關系、交通網絡、地域政治格局、地域經濟格局等內容,倚重區域地理學、政治地理學、交通史、區劃史、地圖學等研究方法,引入文化史視角與政治學、統計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進行綜合考察,并緊密結合大區實體的演進與區域觀兩個層面,綜合反映地域格局與“西南”范圍演變的密切關系,從而彌補傳統上僅從單一層面進行探討的不足。 本書關于西南大區區劃演進、范圍演變及其與地域格局的關系研究,是目前很少有人注意的冷門領域。雖然是一家之言,但對構建這一研究的完整體系,對方興未艾的開發大西南戰略不無裨益。
民國時期西南大區區劃演進研究 內容簡介
《民國時期西南大區區劃演進研究/云南大學中國邊疆研究叢書》編著者張軻風。 本書研究立足于區域地理學,以民國時期的地域格局、地理分區為基礎,探討當時對“西南”空間范圍的存在狀態、變化趨勢及其影響因素。在研究方法上,則以歷史地理區劃研究為基礎方法,探討大區形成的地理基礎、地理分區觀念、各省區之間的地緣關系、交通網絡、地域政治格局、地域經濟格局等內容,倚重區域地理學、政治地理學、交通史、區劃史、地圖學等研究方法,引入文化史視角與政治學、統計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進行綜合考察,并緊密結合大區實體的演進與區域觀兩個層面,綜合反映地域格局與“西南”范圍演變的密切關系,從而彌補傳統上僅從單一層面進行探討的不足。 本書關于西南大區區劃演進、范圍演變及其與地域格局的關系研究,是目前很少有人注意的冷門領域。雖然是一家之言,但對構建這一研究的完整體系,對方興未艾的開發大西南戰略不無裨益。
民國時期西南大區區劃演進研究 目錄
**節 研究的內容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內容
三、研究思路
第二節 研究的現狀
一、目前學界對“西南”的認識
二、大區研究綜述
三、語言學、文化學視野下的方位詞研究
第三節 研究的意義
一、學術意義
二、現實啟示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運用
一、研究方法
二、資料運用的說明
民國時期西南大區區劃演進研究 作者簡介
張軻風,漢族,1978年9月生于山西長子。2002年畢業于云南大學歷史系。2002-2005年,就讀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獻研究所,獲得歷史學碩士學位。2006-2009年,就讀于云南大學歷史系,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云南大學歷史系講師。目前主要從事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研究工作。在各類刊物發表論文十余篇。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