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青春之歌 本書特色
《青春之歌》是楊沫的**部長篇小說,是當代文學史上**部描寫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愛國學生運動及革命知識分子斗爭生活的優秀長篇小說,后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歌劇等。 《青春之歌》寫了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林道靜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并成為無產階級戰士的曲折過程。 林道靜為了尋找個人出路,逃避為男人當“玩物”和“花瓶”的命運,踏上流亡之路的。她逃離家庭,到北戴河附近的楊家村小學投親不遇,做了代課教師。然而,校長余敬唐卻陰謀把她嫁給當地的權貴,走投無路之下她投海自盡,被一直注意著她的北大學生余永澤搭救。
青春之歌 內容簡介
著名畫家侯一民插圖,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書名 《青春之歌》,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部描寫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愛國學生運動及革命知識分子斗爭生活的優秀長篇小說。它再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民族危亡的時刻,如何自覺地承擔起決定民族命運的“歷史責任”,組織民眾,不避個人受難和犧牲進行斗爭的英雄歷史。 故事發生的時間,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到1935年的“一二?九”運動之間。18歲的林道靜為抗拒養母的包辦婚姻,逃離封建家庭;在北戴河屢遭挫折對前景絕望的時刻,她得到北大學生余永澤的救助。余永澤的愛情感動了林道靜,使從小孤苦無依的林道靜暫時享受到了家庭生活的溫暖。抗日烽火和學生運動風起云涌,感召并激發起林道靜的愛國熱情。她接受共產黨人盧嘉川的啟蒙,開始接觸革命思想,與余永澤在信仰和政治道路上出現分歧。自私、平庸的余永澤一再阻攔林道靜參加革命活動,并直接導致盧嘉川被捕犧牲。在慘痛的事實面前,林道靜與余永澤決裂,毅然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她經受住了各種考驗,在江華、林紅等共產黨人的幫助下,*終成長為一名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者。
青春之歌 作者簡介
楊沫(1914—1995年)現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楊成業,又名楊君默、楊默。祖籍湖南湘陰,生于北京。1934年開始寫作,1958年出版著名的長篇小說《青春之歌》,引起廣泛重視。1979年出版長篇小說《東方欲曉》。 1930年出生,著名油畫家、雕塑家、美術教育家。河北高陽人,蒙古族。曾任中央美術學院第一副院長、中國壁畫學會會長,為第三、四套人民幣二十種票面人物、風景繪制者。代表作品有《毛主席和五十六個民族代表》、《劉少奇和安源礦工》(油畫),《抗震壯歌》(壁畫),《血肉長城》(雕塑)等。多種美術作品集出版。
- 主題:
為了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題寫的《青春之歌》書名,著名畫家侯一民先生的插圖,放棄了人文版而選擇中青版的《青春之歌》,下了兩次單才收到該書,書的品相比較平整無折痕但封底封面及內頁邊緣略顯臟舊,如果是新書一定非常漂亮吧!
- 主題:
為了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題寫的《青春之歌》書名,著名畫家侯一民先生的插圖,放棄了人文版而選擇中青版的《青春之歌》,下了兩次單才收到該書,書的品相比較平整無折痕但封底封面及內頁邊緣略顯臟舊,如果是新書一定非常漂亮吧!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