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清風唐韻:五家書畫作品集:吳冠東作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526482
- 條形碼:9787549526482 ; 978-7-5495-2648-2
- 裝幀:157g啞粉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風唐韻:五家書畫作品集:吳冠東作品 本書特色
《漢唐風韻五家書畫作品集(吳冠東作品)》作者吳冠東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研究院理事。作者雖然非科班出身,但在書畫領域很有造詣,系中國書畫研究院學術理事。本書收錄的,是吳冠東參與此次展覽的作品,共計二十余幅。吳強的作品,穩重典雅,古樸大方,極具感染力。
清風唐韻:五家書畫作品集:吳冠東作品 內容簡介
作者吳強,為江蘇鎮江經濟開發區法院庭長,雖然非科班出身,但在書畫領域很有造詣,系中國書畫研究院學術理事。本書收錄的,是吳強參與此次展覽的作品,共計二十余幅。吳強的作品,穩重典雅,古樸大方,極具感染力。
清風唐韻:五家書畫作品集:吳冠東作品 相關資料
傳承漢唐風韻 展示名家風采 張春華 《京江晚報》,2012年10月14日a14版 丹桂飄香,金風送爽。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佛教協會、中國書法研究院、江蘇省書法家協會、鎮江市委宣傳部、鎮江市文聯聯合主辦的“漢唐風韻五家書畫展”將于下周在市博物館拉開帷幕。 參展的五位實力派名家——羅揚、宗家順、陳培林、楊為國、吳強是活躍于當今藝壇的優秀組合。這次書畫展,是他們歷經兩年的精心準備,專心投入推出的。書法涉及正、行、草、隸、篆諸體,繪畫展示花鳥、山水、人物各類別,盡管每人展出二十余幅,但也足以反映他們創作的最佳水平。而作為中年書畫家,他們能夠聚在一起,是緣于他們情趣相投、年齡相近,緣于他們淡泊的心境,以及根植傳統、潔身自好的品行。五人雖風格各異,但作品個性鮮明。 羅揚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他早年曾在古文獻研究所工作,得天獨厚的環境,使他有機會天天接觸秦簡、漢碑、帛畫,加上他平時愛好藝術,這些構筑了他書藝的高格調和高品位。數十年來,他聞雞起舞,常常是讀書習字到深夜。真正達到了無一天不動筆,無一日不讀書的程度,其癡迷、鐘情可見一斑。他說:“書法不是簡單書寫,也不是藝術字。由漢字所衍生出來的固有的、社會認可的、反映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這些本質的東西不能變,由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的確定的審美習慣、審美標準、審美趣味、審美樣式也不能變。”他認為,所謂“書法美”應該是如同一個人穿著“唐裝漢服”舞出時代的風采。書法的發展就是要傳承和延續經典。因而他有著極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力,其書法也因此展現出了行筆流暢、結體雋秀、章法飄逸,極具書卷氣和儒雅之風。作為中國文聯主席團委員,羅揚不僅擔任著文化管理者的角色,同時他還是作家、攝影家,他的《中華傳統名言選萃》、《羅揚書法作品集》、《中國攝影作品精粹之羅揚專輯》等,深受藝壇好評。 從鎮江走出去的書法家篆刻家宗家順,號逸山。1955年出生于大港,20多歲時就拜著名書畫家劉炳森先生為師學習書法。尤其在后來擔任趙樸初先生的秘書期間,深為大師的風范和學養吸引。樸老精深的儒學、佛學、書法和詩詞, 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 時時影響著他, 并給予他極大的啟迪和無窮的受益。由于其長期受教于書壇大家和對佛教空靈的感悟,宗家順極為重視對傳統的繼承,并在繼承中求創造,在“法”中求“意”。他深諳風格是藝術的生命,對于風格既注重培養又不刻意追求,做到厚積薄發,水到渠成。綜觀宗家順的行書,在繼承了趙樸初先生書法之精髓的基礎上,博采眾長,逐步形成了其簡靜平和、凝重文雅,極具書卷氣的個人面貌。而他那靜穆儒雅、富含禪意的隸書作品,更是引人入勝,耐人尋味。宗家順作事樸實,為人誠摯,多年來他雖生活、工作在京城,但對故鄉的濃情卻絲毫沒減。他不僅多次參加如《我是鎮江人》、《紀念鎮江解放60周年》等書畫展活動, 還常常捐贈作品義賣, 支持鎮江的慈善事業, 表現出了一個藝術家的社會職責。現供職于中國佛教協會并擔任副秘書長的宗家順,同時還是中國書法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他出版過多種毛筆、硬筆書法字帖還為許多寺院抄寫經文和題寫匾額及抱柱聯。 陳培林號大真堂,積石書屋主人。1958年生,浙江杭州人。浙江自古出人才,深厚的文化遺韻無時無刻不浸染著他的心靈,陳培林少年時就喜歡書法,并從顏體始,進而遍習漢隸、魏、晉、唐諸體,歷經數十年,成就了他富有靈性的書法,并為他日后的中國畫創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所以我們從他的繪畫作品中不僅可以看出地域文脈的傳承和鮮明的特征,還可以體味出獨特的筆墨雅韻。陳培林擅花鳥,作品清麗舒緩,清新雅逸。在他筆下無論是絢麗富貴的牡丹,玉潔冰清的梅花,還是冷雨朦朧的山茶等都糅合了他對生命的贊美和感悟。“培林的藝術技巧全面,他主攻花鳥,兼能山水、人物;尤擅寫意,也能工筆和亦工亦寫”。這是著名的美術理論家邵大箴先生對陳培林的評價,也是他的中國畫受到越來越多人喜歡及收藏界熱捧的原因。 身為浙江現代畫院副院長、浙派中國書畫研究院研究員,陳培林在時光的歲月中創作了大量的精品佳作∶《一路榮華》、《白露》、《雨潤》、《山茶》、《荷塘清趣》、《秋酣》等,它們或入展、獲獎,或被博物館、美術館收藏,也或參加名家學術邀請展均顯示了他豐碩的成果和旺盛的創作激情。 書法家楊為國是浙江硬筆書壇的領軍人物。1955年生于杭州,號石扉。現為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副會長、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1972年他拜學于駱恒光先生的門下,初以漢隸入門,臨《史晨》、《張遷》、《乙瑛》等碑,同時他還對鄧石如的篆書、二王的行書以及顏真卿的楷書進行過大量的臨習,反復揣摩,并逐漸使自己的書藝走上了一個新臺階。楊為國對書法藝術的認識不斷深入,眼界也大為開闊,同時他舞動著毛筆書法與硬筆書法的雙槳,收獲了希望的浪花。他的隸書以筆力遒勁、結體渾樸見長,他的行書則以用筆瀟灑、結體舒展為特點,并時在全國及省市書法大賽中獲獎。值得一提的是,楊為國于1992年發明創造的回宮格及回宮格習字法,不僅是快速讓學習者學會漢字書寫結構意義上的習字格式和習字方法,還改變了習字者由被動學習狀態為主動學習狀態,得到了趙樸初、啟功、沙孟海等大師的贊賞,也因此,他多次在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主講書法課,出版相關專著、字帖50余種,發行量達1200余萬冊。 生活、工作在鎮江的吳強,號冠東。1965年出生于寶應,是近年來鎮江書畫界的活躍人物之一。他性格豪爽,以書、畫、印全能而令人矚目。吳強是一名法官,又是一個天資聰明、刻苦勤奮、癡迷筆墨的書畫家。在藝術方面,特別是在書法上,幾度春秋苦鉆研,終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近年來《中國畫壇百家作品集》、《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集》、《江蘇當代書畫精品選》以及《中國書法》、《美術》、《藝術界》等都相續刊發或專題介紹了他的作品。談到創作,吳強直言,無數大師的碑帖與當代名家的范本,為我的書法學習提供了極為豐富的資源。然而,筆墨當隨時代,一味的埋頭臨習,只會成為“字匠”。吳強在取得北京師范大學首屆書法碩士研究生學歷后,更加重視詩書畫印的同步發展,努力使它們相輔相融,共臻佳境。創作中,吳強極喜愛濡墨直揮,自由表達,他說,唯有如此,才能更好、更直接地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傾注筆端,因而我們在欣賞他的行草書作品中便能感受到一種蒼茫豪邁之感。而他的繪畫無論山水、花鳥均以用筆自然瀟灑、繁簡得當、色彩平和為特點,同時畫面傳遞的情緒也是或歡快、躍動,或平實、恬淡。五人聯展是個平臺,站在這個平臺上回望從藝一路走來,感觸頗多,于是吳強還準備著“走出去”多交流。作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研究院理事和市新區書畫協會副主席,吳強在不斷地努力著……作為參展人,吳強說,這既是一次創作的交流,也是再次加深省內外各界人士對鎮江文化藝術的了解。 http://www.jsw.com.cn/site3/jjwb/html/2012-10/14/content_1775818.htm
清風唐韻:五家書畫作品集:吳冠東作品 作者簡介
作者吳強,又名吳冠東,江蘇鎮江經濟開發區法院庭長,中國書畫研究院學術理事,中國書法研究院理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美國書畫研究院客座教授,江蘇金陵書畫院副院長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