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能贏-中國制度模式何以優于西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123410
- 條形碼:9787505123410 ; 978-7-5051-234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能贏-中國制度模式何以優于西方 本書特色
推薦購買《美國能向中國學什么》 中國崛起的原因,歸功于對內市場導向的改革和對外全面開放,同時抓住全球產業大轉移和全球化的歷史性機遇。但更重要的是中國政治體制在符合國情基礎之上進行的不斷演變和調整,在權力傳接、監督和制約方面形成了中國特色制度模式,是中國傳統文化理性實用主義的再現。這是中國模式的核心要素。 這種特色,與深陷經濟危機的西方和激發革命動蕩的阿拉伯世界對比一目了然: 西方是定期換人換黨,中國是定期的換人但不換黨,阿拉伯社會既不換人也不換黨。從目前看,中國的模式表現*佳。 原因在于,一個制度要想良好運轉,不僅要做到靈活性,還要做到延續性。西方的制度模式有靈活性,但缺乏延續性,往往隨著新政府建立而出現大幅度的改變。而阿拉伯世界有連續性,但缺乏靈活性,*后制度走向僵化。
中國能贏-中國制度模式何以優于西方 內容簡介
中國崛起被視為當代*為重要的地緣政治事件。這不僅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東西方關系。 改革開放之初,由于冷戰、希望中國按照西方模式演變,西方采取一邊倒積極支持立場。冷戰結束,中國并沒有像俄羅斯一樣從西方進行制度移植,而是走向制度創新。 為此整個20世紀90年代西方對中國遏制之聲不絕于耳,并百般阻撓。進入21世紀,中國成功加入世貿,同時抓住西方反恐機遇,加速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關于中國模式的研究也成為世界顯學。 中國崛起,歸功于對內市場導向的改革和對外的全面開放,同時抓住全球產業大轉移和全球化的歷史性機遇。但更重要的是中國政治體制在符合國情基礎之上進行的不斷演變和調整,在權力傳接、監督和制約方面形成了中國特色的制度模式,是中國傳統文化理性實用主義的再現。這應該是中國模式的核心要素。
中國能贏-中國制度模式何以優于西方 目錄
制度成功創造中國奇跡
全球坐標下的中國發展之路
中國模式終結西方民主一元化時代
民主困境與中國模式開創第三條道路
為什么中國經濟可以一枝獨秀
中國何以不會發生美國式金融危機
轉型期中國為什么能保持穩定
大歷史:中國崛起何以如此不同凡響
中國經濟奇跡的根源是“低人權成本”嗎
印度憑什么趕上中國
第二篇 西方民主的真相
中國為什么要懷疑西方的普世價值
中國為什么要反對西方的新聞自由
中國能贏-中國制度模式何以優于西方 作者簡介
宋魯鄭,祖籍山東,1969年生于河南。1993年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曾在山東濱州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工作。2000年赴法國留學,獲里爾高商碩士學歷,F任旅法山東同鄉會副會長、巴黎文化沙龍秘書長、旅法中國同學會副會長、山東海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法《歐洲時報》時事撰稿人。國際政治與兩岸關系是其主要方向。四次應邀訪問臺灣,并參加2008大選觀察團。 在西方國家此起彼伏地抨擊中國的喧囂聲中,這位旅居法國、不拿國家俸祿的中國知識分子,憑著對中國天然的熱愛和對中國未來的信心,發表時事評論,糾正對中國的偏見,回擊對中國的指責,介紹中國的發展進步。 宋魯鄭捍衛中國利益的鮮明立場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注意,法國《歐洲時報》、美《僑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等海外媒體,國內《人民日報》旗下的《人民網》、《求是》雜志社旗下的《紅旗文稿》新華社的《國際先驅論壇報》《參考消息》及《北京日報》《廣州日報》等,經常就國際政治中的熱點問題向其約稿或轉載文章。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