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曾經的輝煌-我們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773265
- 條形碼:9787535773265 ; 978-7-5357-7326-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曾經的輝煌-我們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 本書特色
繼《世界是平的》,《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之后托馬斯?弗里德曼再次評點全球時事,邁克爾?曼德鮑姆傾心助陣。美國怎么了?中國怎么辦?全球化、信息技術革命、國家財政赤字、能源消耗模式——四大危機顯示出曾經輝煌的美國當今政治體系和核心價值的崩裂。世界是平的,高速發展的中國也必將面臨這四大挑戰,美國歷史提供了五種成功的秘方,我們如何借鑒與應對將決定我們的未來。如果你關心中國未來,如果你關心在“2.0版”的新世界里,如何維持個人的競爭優勢,《曾經的輝煌——我們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提供你新的視角,只要你將書中談的“美國”代換成“中國”,因為,世界是平的,在這個“新世界”里,中國將面臨的挑戰比起美國更艱巨。
曾經的輝煌-我們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 內容簡介
《曾經的輝煌:我們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由全球意見領袖佛里德曼與外交思想家曼德鮑合著,書中提到美國政府當前所面臨的四大危機:全球化、IT科技革命、債臺高筑,及能源過度使用。但美蘇冷戰結束后,美國政府對這些議題視若無睹。而當今中國在教育、工業、科技的崛起,都一再提醒美國“也曾擁有如此光榮”,并顯示美國當今政治體系及核心價值的崩潰。盡管如此,佛里德曼深信,只要深入了解美國歷史,就會找到讓美國克服當前危機的方式,讓美國重返輝煌時代。《曾經的輝煌:我們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提出許多成功企業家的評論,并指出他們并未放棄美國夢以及勇往直前的態度及行動,佛里德曼更進一步針對美國已陷入的困境提出建議,包括振興傳統核心價值及建立新的第三方運動復興國家經濟。《曾經的輝煌:我們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不但針對美國現況提出突破解決方案,也是振興美國的重要宣言。
曾經的輝煌-我們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 目錄
第二章 把脈
第三章 無視我們的歷史
第四章 教育挑戰
第五章 員工招聘
第六章 功課×2=美國夢
第七章 平庸時代的終結
第八章 挑戰數學和物理學
第九章 數學之戰
第十章 物理之戰
第十一章 政治失靈
第十二章 無論如何,我都反對
第十三章 貶值
第十四章 他們只是不明白
第十五章 休克療法
第十六章 再造美國
曾經的輝煌-我們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 節選
**章如是我見這是一本關于美國的書,但我們要從中國講起。2010年9月,托馬斯·弗里德曼到中國的天津,參加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夏季年會。如果你五年前從北京去天津,得開車走三個半小時。那時,天津是一個污染嚴重、擁擠不堪的城市,是底特律在中國的翻版。但是,如今大不一樣了。現在,要想去天津,你可以到北京的火車南站坐城際特快。北京火車南站是一座超現代的建筑,活像一個飛碟,玻璃幕墻橢圓形的天花板上裝了3246個太陽能板。你可以從一個電子售票處買票,有中英文兩種語言提示。坐上一列世界一流的高速火車,你很快就會到達另外一個寬敞而現代化的天津市火車站。當2008年開始這趟列車投入使用的時候,據稱是當時世界上*快的火車,只用29分鐘就能走完115公里全程。主會場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它造型龐大、結構優美,在美國也只有少數幾個城市才會有這樣的現代化場館。會議的天津主辦者似乎覺得會展中心還不夠令人印象深刻,他們在網站上還介紹了一些事實和數據。他們談到,會展中心的面積共230000平方米,從2009年9月15日開始建造,到2010年5月就竣工了。看到這個消息,托馬斯開始數手指頭: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一共八個月。從天津回到美國,托馬斯向邁克爾和他的妻子安妮講述在天津的所見所聞。安妮突然打斷托馬斯的話:“托馬斯,你*近去過我們的地鐵車站嗎?”我們都住在Bethesda,經常坐華盛頓地鐵進城。湯姆(即托馬斯的昵稱----譯者注)剛剛到過Bethesda車站,他知道安妮的意思。這個車站的兩條短短的升降電梯,已經修了六個月。正在修理的那個電梯停運了,另一條也沒法運轉,擺在那里當樓梯用。每當上下班高峰時間,這里就亂成一團。想要進出站臺的乘客亂哄哄的擠在不動的電梯上。有時候得擠十分鐘,才能出站。正在修理的電梯上掛了個牌子,說這次修理是為了讓電梯更“現代化”。為什么一個“現代化”工程要拖這么長的時間?我們得問問。華盛頓城市交通管理局的一位發言人CathyAsato對《馬里蘭社區新聞》(2010年10月20日)的記者說:“修理工程需要六個月,現在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技師們每修理一臺電梯需要10-12周。”一件小事,說明了一個大問題。中國的泰達建筑公司只用32周,就可以從一片空地上建造起來一個世界級的會議中心,包括在這個會議中心的每一個角落里上上下下的巨型電梯。華盛頓特區的地鐵員工得花24周的時間修理兩臺小小的電梯,每個電梯只有21個臺階。我們再搜索一下,又發現2010年7月,一個本地的電臺WTOP曾經采訪過華盛頓地鐵系統的臨時總經理RichardSarles。他也承認這些電梯是很陳舊。而且,他還說:“我們過去一直沒有很好的維護這些電梯。我們在這方面大大的落后了,所以才要加緊補上。上周,在上下班的高峰時間,杜邦圈站(DupontCircle)的電梯突然冒黑煙了。”2010年11月14日,《華盛頓郵報》上刊登了一封讀者來信。這位來自馬里蘭州Keington的讀者MarkThompson寫到:我注意到你們曾報道,華盛頓地鐵公司花費22.5萬美元,雇傭了VTX公司(VerticalTraportationExcellence)調查地鐵的扶梯和升降電梯究竟存在什么問題。我相信這一調查是有必要的。但作為一個坐了30年地鐵的老乘客,我有個更簡便的辦法檢查電梯系統的健康狀況。多年來,它們一直默默的順利運轉。但就在過去幾年,電梯還在運轉,但由于老化和失修,已經發出令人恐怖的噪音,聽起來就像陷進了瀝青池的霸王龍在臨死之前的慘叫。我們發現的*令人擔憂的報道,來自《馬里蘭社區新聞》上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談到了由于地鐵維修,在上下班高峰時間,地鐵站里面排隊乘客的長龍。來自Bethesda的乘客BenjaminRoss每天都要坐地鐵到城里上班,她說: “我站在這個長隊中,感到身邊的乘客似乎已經習慣了這一切。” P3-5
曾經的輝煌-我們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 作者簡介
托馬斯·弗里德曼。弗里德曼在《紐約時報》工作期間,擔任駐黎巴嫩的采訪主任,專事報道中東問題,曾三次獲得普利策獎。他是三本暢銷書的作者:1980年的著作《從貝魯特到黎巴嫩》被授予非小說類國家圖書獎,至今仍被認為是研究中東問題的必讀書之一;1999年其寫就了《凌志車與橄欖樹:理解全球化》一書;2002年,他出版了《經濟與態度:探究9·11后的世界》。現在,他與家人生活在馬里蘭州的貝塞斯達。邁克爾·曼德鮑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美國外交政策主任,克利斯蒂娜·A·海特講座教授。他是12本著作的著者或合著者,其中包括《征服世界的思想》。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