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風俗文化集萃---中國古代服飾風俗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4005127
- 條形碼:9787224005127 ; 978-7-224-00512-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風俗文化集萃---中國古代服飾風俗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服飾風俗》主要內容包括:上古時期的服飾、商周時期的服飾、秦漢時期的服飾、魏晉南北朝服飾、隋唐五代的服飾、宋代服飾、遼金元時期的服飾、明代服飾、清代服飾等古代人們的衣著服飾。
中國風俗文化集萃---中國古代服飾風俗 目錄
一、上古時期的服飾
1.披發覆面的習俗
2.原始佩飾
3.服裝的發端
二、商周時期的服飾
1.服制的產生
2.帝王冕服與貴婦六服
3.深衣的形制
4.插笄的習俗
5.穿襪的禮節
6.“百家爭鳴”對服飾的影響
7.服裝史上的改革者——趙武靈王
三、秦漢時期的服飾
1.冠巾種類
2.袍服、禪衣與檐榆
3.褲子的演變
4.佩綬制度
5.蔽膝的異同
6.風靡一時的墮馬髻
7.步搖與巾幗
8.防身之服——鎧甲
四、魏晉南北朝服飾
1.扎巾的風習
2.服裝上的“魏晉風度”
3.袴褶與裲襠
4.木屐的故事
5.“借頭”與假髻
6.婦女服飾日趨華麗
7.筒袖鎧、兩當鎧與明光鎧
五、隋唐五代的服飾
1.文化的繁榮與服制的開放
2.幞頭紗帽與圓領袍衫
3.婦女婚嫁與髻鬟的區別
4.婦女妝飾風俗
5.冪羅與帷帽
6.半臂與披帛
7.石榴裙和百鳥裙
8.布制的鎧甲
六、宋代服飾
1.理學思想與服飾習俗
2.幞頭與裥衫
3.佩魚制度
4.花冠與蓋頭
5.大袖與背子
6.纏足陋習
七、遼金元時期的服飾
1.髡發的習俗
2.遼代服飾
3.金代服飾
4.別出心裁的顧姑冠
5.辮線襖與質孫服
八、明代服飾
1.四方平定巾與六合一統帽
2.禮服制度等級差繁
3.頭面與鬏髻
4.鳳冠與霞帔
5.手指上的裝飾
6.服飾紋樣上的吉祥寓意
九、清代服飾
1.禮冠上的品級標志
2.龍袍——皇權的象征
3.蟒袍、馬褂及馬甲
4.滿漢婦女發飾
5.“借穿”禮服的習俗
6.琳瑯滿目的佩飾
7.太平天國服飾制度
8.旗袍的興盛
1.披發覆面的習俗
2.原始佩飾
3.服裝的發端
二、商周時期的服飾
1.服制的產生
2.帝王冕服與貴婦六服
3.深衣的形制
4.插笄的習俗
5.穿襪的禮節
6.“百家爭鳴”對服飾的影響
7.服裝史上的改革者——趙武靈王
三、秦漢時期的服飾
1.冠巾種類
2.袍服、禪衣與檐榆
3.褲子的演變
4.佩綬制度
5.蔽膝的異同
6.風靡一時的墮馬髻
7.步搖與巾幗
8.防身之服——鎧甲
四、魏晉南北朝服飾
1.扎巾的風習
2.服裝上的“魏晉風度”
3.袴褶與裲襠
4.木屐的故事
5.“借頭”與假髻
6.婦女服飾日趨華麗
7.筒袖鎧、兩當鎧與明光鎧
五、隋唐五代的服飾
1.文化的繁榮與服制的開放
2.幞頭紗帽與圓領袍衫
3.婦女婚嫁與髻鬟的區別
4.婦女妝飾風俗
5.冪羅與帷帽
6.半臂與披帛
7.石榴裙和百鳥裙
8.布制的鎧甲
六、宋代服飾
1.理學思想與服飾習俗
2.幞頭與裥衫
3.佩魚制度
4.花冠與蓋頭
5.大袖與背子
6.纏足陋習
七、遼金元時期的服飾
1.髡發的習俗
2.遼代服飾
3.金代服飾
4.別出心裁的顧姑冠
5.辮線襖與質孫服
八、明代服飾
1.四方平定巾與六合一統帽
2.禮服制度等級差繁
3.頭面與鬏髻
4.鳳冠與霞帔
5.手指上的裝飾
6.服飾紋樣上的吉祥寓意
九、清代服飾
1.禮冠上的品級標志
2.龍袍——皇權的象征
3.蟒袍、馬褂及馬甲
4.滿漢婦女發飾
5.“借穿”禮服的習俗
6.琳瑯滿目的佩飾
7.太平天國服飾制度
8.旗袍的興盛
展開全部
商品評論(47條)
- 主題:中國風俗文化系列叢書
本套書向國內外廣大讀者系統、全面地介紹古往今來中華各民族風俗的形成、內容和特征。我們希望這套叢書有助于幫助讀者透過中國各民族紛繁多樣的風俗形式,把我們民族的心理特征,從而進一步研究“中國傳文化與現代化”這一重大課題。
- 主題:中國古代服飾風俗
披發覆面的習俗、服裝的發端、服制的產生、“百家爭鳴”對服飾的影響、配綬制度、步搖與巾幗、袴褶與裲襠、木屐的故事、冪羅與帷帽、石柳裙和百鳥裙......從上古時期、商周時期的服飾一直講到明代、清代服飾,值得一看。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