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風前塵埃 本書特色
日據時期臺灣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推行“五年理番政策”的種族滅絕式計劃; “灣生”日籍女子橫山月姬,與太魯閣族青年哈鹿克·巴彥相戀; 客家人范姜平妹和她的義子范姜義明對日本文化的信服和憧憬; 阿美族巫師笛布斯經歷了從日本侵略的受害者,到日本文化的歸化者,再到被“追魂”回復阿美族身份的轉變; 無弦琴子在追索自己身世之謎的同時,也發現了戰爭美學的實現品——和服。 …… 諸行無常,盛者必衰,驕縱蠻橫者來日無多。正如春夜之夢幻,勇猛強悍者終必滅亡,宛如風前之塵埃。 ——西行和尚 這本書清楚告訴我們,臺灣歷史的形成是如此多元如此駁雜,只有從這樣的視野來看臺灣,才能達到歷史的同情與文化的寬容。 ——陳芳明
風前塵埃 內容簡介
本書是施叔青“臺灣三部曲”的第二部,**部《行過洛津》描寫了清朝統治下的臺灣移民與性別等問題,第二部《風前塵埃》則以三個不同的種族、語言生活習慣各異的族群,描繪日治時期的花東。主角有太魯閣族的哈魯克(“太魯閣之役”),在殖民地移民村和立霧山生活的日本家族(警察橫山新藏、其女橫山月姬),以及愛上橫山月姬的客家攝影師范姜義明。在這部著作中,作者除了研讀當年日本人的詩作、小說作品和人類學家的記錄著作外,并旁及茶道花道庭院建筑等文化知識。作者在強烈的歷史意識中,細膩描寫庶民的風俗文化、節慶、衣飾、飲食,讓歷史故事變得更有血肉。特別的著墨于宣傳戰爭的日本民族服飾——和服,描寫當時日本的法西斯暴力美學,織繪有戰爭相關場景物品的和服,有如音樂的主題般,前后出現,貫穿整部小說。
風前塵埃 目錄
風前塵埃 作者簡介
施叔青(1945-),臺灣知名作家。臺灣鹿港人,紐約市立大學戲劇碩士,17歲時以處女作《壁虎》登上文壇,寫作之余并從事平劇、歌仔戲研究,曾任教于政治大學及淡江大學。1977年赴香港任職香港藝術中心亞洲節目部策劃主任,曾任東華大學駐校作家。著有《愫細怨》、《維多利亞俱樂部》、香港三部曲(《她名叫蝴蝶》、《遍山洋紫荊》、《寂寞云園》)、《微醺彩妝》、《枯木開花》、《兩個芙列達·卡蘿》、《驅魔》等;近期作品有臺灣三部曲之前兩部“行過洛津》、《風前塵!。作品曾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文學推薦獎,《
- 主題:評書的內容
《風前塵!肥鞘┦迩唷芭_灣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日治時期臺灣花東地區三個不同種族、語言及生活習慣的族群之間的糾葛與融合。施叔青以強烈的歷史意識,將庶民的風俗文化、節慶、衣飾、飲食等細節融入故事中,使歷史故事更加生動飽滿。書中特別著墨于宣傳戰爭的日本民族服飾——和服,展現了當時日本的法西斯暴力美學,為整部小說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這部小說不僅讓人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更引人深思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與融合。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