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網絡迷群與跨國傳播-基于字幕組現象的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274981
- 條形碼:9787811274981 ; 978-7-81127-49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絡迷群與跨國傳播-基于字幕組現象的研究 本書特色
雷蔚真編著的《網絡迷群與跨國傳播(基于字幕組現象的研究)》通過對網絡迷群當中的“影視字幕組”的深入研究,從積極性受眾(actjve audience)等角度,對網絡生態環境鏈條中網絡迷群的特殊作用和機制開展了理論性探討。全書共六章節,內容包括網絡迷群的組織架構與身份認同、網絡迷群與外部聯系、跨國迷群與跨國傳播、網絡迷群與跨國傳播等。
網絡迷群與跨國傳播-基于字幕組現象的研究 內容簡介
《21世紀媒介理論叢書·網絡迷群與跨國傳播:基于字幕組現象的研究》提供的傳播的無邊界性、使用的遍在性以及群體內部的共同生產,使得網絡迷群成為社會運行中不可小覷的新生力量。《21世紀媒介理論叢書·網絡迷群與跨國傳播:基于字幕組現象的研究》通過對網絡迷群當中的“影視字幕組”的深入研究,從積極性受眾(activeaudience)等角度,對網絡生態環境鏈條中網絡迷群的特殊作用和機制開展了理論性探討。另外,由于字幕組現象不但涉及網絡迷群,也造就了一種重要而特殊的新型跨國傳播,《21世紀媒介理論叢書·網絡迷群與跨國傳播:基于字幕組現象的研究》還對網絡迷群在跨國、跨文化傳播中的影響進行了多角度的梳理與分析。該書對研究和理解網絡傳播具有創新貢獻。
網絡迷群與跨國傳播-基于字幕組現象的研究 目錄
引言
**章 網絡迷群的組織架構與身份認同
**節 網絡迷群研究
第二節 網絡迷群與虛擬社區
第三節 網絡迷群與身份認同
第四節 網絡迷群分析案例
第二章 網絡迷群與外部聯系
**節 網絡迷群的社會影響
第二節 網絡迷群與反迷迷群
第三章 跨國迷群與跨國傳播
**節 跨國迷群的產生背景
第二節 什么是字幕組
第四章 網絡迷群與跨國傳播
**節 網絡迷群與文化帝國主義
第二節 中國網絡字幕組與跨國傳播
第三節 跨國傳播與網絡擴散
第五章 Web2.0時代的跨國傳播與用戶生產內容(UGC)
**節 Web2.3與用戶生產內容
第二節 虛擬社群與虛擬社群意識
第三節 虛擬社區參與動機與激勵機制
第六章 跨國傳播與國家軟實力
**節 新媒介背景
第二節 研究問題及方法
第三節 海外華人參與國際國內事務與國家軟實力
主要參考文獻
網絡迷群與跨國傳播-基于字幕組現象的研究 節選
(一)群內認同 自我認同與群體認同是密不可分的,認同群體的存在為個體的自我認同提供了一個比較歸類的標準、一種歸屬感以及大量的贊同資源。①群體認同的形成和穩固直接影響著個體自我認同的實現。網絡環境下的迷群是一個以偶像文本符號為共同興趣的有著強烈認同、歸屬感的內群體。在網絡媒介環境下,迷群群內認同形成和發展的方式較之地緣、血緣、業緣群體等傳統意義上的社會群體,在共同的特征上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 1.迷群群內認同的形成--對迷群本身的意義賦予和約束群內成員的生存法則的制定 許多迷群網絡論壇、主頁都存在著嚴格的規范制度,用以約束群內成員的行為,獎懲制度兼備。在這一點上,迷群與基于業緣形成的社會群體有著高度的同一性,并沒有因為網絡的開放性和匿名性而有所差別。 哈羅德·伊羅生在他的著作《群氓之族一一群體認同與政治變遷》中曾這樣形容群體形成及穩定的過程:“……這些體系曾經運用本身的向心力,營造出某種秩序,使內部的分歧不致太泛濫,而所謂的向心力,包括物質的、經濟的、文化的與--*重要的--心理的,并把游戲規則融入信仰與行為的神話與迷思--亦即文化與種族優秀或低劣的主張--將其內化至每個人的意識中,使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加害者與被加害者都視為當然,然后再整合到制度里面以維持其運轉。”②雖然這部著作寫于上世紀70年代,主要闡述的也是政治范疇內的民族族群,但是這些過程同樣發生在迷群中。在迷群群體形成之初,就得制定關于本群體的等級、制度規范,當然還包括直接代表本群體的logo等標識性符號,這些標識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雖然大多數并沒有注冊,不具備一般組織政治團體logo所具有的法律效力,但是對于本群體成員來說,是兼有維護本群體權益特殊使命的。同時,語言符號范圍的名稱、視覺符號范圍的logo、色彩等這些標識,就像伊羅生所說的,在迷群成立之初就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共同構成本群體神話與迷思的象征,并通過不斷的重復、強化,內化為群體成員的意識,以至于在聽到特定名稱、看到特定的視覺符號時,直接上升到群體的精神、意義層面。 如果說logo等標識性符號主要涉及現實生活中迷群認同的重要因素,那么生存法則的制定則是為了規范網絡上群內成員的行為。大多數粉絲將這種規則內化為要求自己的準則,在一些訪談中,“不給偶像丟臉”是許多粉絲的共同說法。從這個角度看,生存規則的存在作為群體的共同意識,也是迷群群內認同的重要部分。 ……
網絡迷群與跨國傳播-基于字幕組現象的研究 作者簡介
雷蔚真,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助理,剮教授。跨媒體教學改革指導委員會協調人、跨媒體教改項目負責人。研究興趣:媒體融合與跨媒體、媒介技術與社會變革、電視傳播、電視策劃。參與多家媒體數字化轉型的策劃、培訓工作。主持國家級電視數字化轉型的課題研究。1996年至今,歷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本科、碩士和博士分別畢業于人大新聞學院、日本東京大學和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