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辛亥革命與袁世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085270
- 條形碼:9787500085270 ; 978-7-5000-8527-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辛亥革命與袁世凱 本書特色
《辛亥革命與袁世凱》由黎澍所著,本書于1948年在香港生活書店出版,于1954年改訂為《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國政治》重新印行。該書堪稱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研究辛亥革命的少數開創性成果之一。它論述了革命運動的發展與妥協、袁世凱的竊國陰謀、大獨裁者與政黨政治、洪憲帝制及其失敗等諸多史實,說明辛亥革命成亦妥協,強黎元洪為都督;敗亦妥協,讓臨時大總統于袁世凱。本書以生活書店的繁體字本為依托,并征得作者家屬同意,將1954年的修訂本一同出版。本書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年*新出版。
辛亥革命與袁世凱 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了革命運動的發展與妥協、袁世凱的竊國陰謀、大獨裁者與政黨政治、洪憲帝制及其失敗等諸多史實。
辛亥革命與袁世凱 目錄
導言
**章 近代中國革命運動的發展
一 十九世紀后半期中國的殖民地化和反殖民地化斗爭
二 面臨末日的滿清統治
三 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
四 同盟會的革命活動
五 席卷全國的反抗風潮
第二章 辛亥革命的迅速勝利和反革命的猖狂進攻
一 武昌城里的突發事件
二 舊人物和新政府
三 人員反滿革命的高漲
四 各省的響應革命
五 各派政治團體的出現
六 各省都督府代表會議
七 建立臨時政府的斗爭
八 帝國主義的“中立”
第三章 袁世凱的竊取權力
一 滿清統治的崩潰和袁世凱的起用
二 袁世凱對革命黨的一打一拉
三 和平談判
四 逼宮和讓位
五 爭都
第四章 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破壞
一 各黨各派的積極活動
二 “責任內閣制”
三 國民黨的幻想
四 絕望的反抗——第二次革命
五 幫閑者的結局
第五章 袁世凱的稱帝和失敗
一 有皇帝權力的總統
二 黑龍會陰謀
三 帝制運動
四 丑劇的登場
五 反袁戰線
六 袁世凱之死
第六章 在中國革命新時期揭幕之前
一 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和孫中山的奮斗
二 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和工人階級的成長
三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四 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中國思想界的社會主義傾向
《辛亥革命與袁世凱》 (一九四八年版)
**章 革命運動的發展
一 面臨著末日的滿清王朝
二 反滿統一戰線——同盟會的組織
三 同盟會的革命領導
四 席卷全國的反政府怒潮
第二章 革命與妥協
一 武昌城里的突發事件
二 第二天就妥協了
三 人民反滿革命的高漲
四 各省響應·各省妥協
五 牛鬼蛇神一齊出現
六 各省都督府代表會議
七 建立臨時政府的斗爭
八 帝國主義支持誰?
第三章 袁世凱的竊國陰謀
一 滿清統治的崩潰與袁世凱的起用
二 袁世凱對革命黨的一打一拉
三 和談
四 逼宮與讓位
五 爭都
第四章 大獨裁者與政黨政治
一 政黨政治的幻像與各黨各派
二 “責任內閣制”
三 國民黨的幻想
四 絕望的反抗
五 幫閑者的結局
第五章 怎樣上場,怎樣下場
一 有皇帝權力的總統
二 黑龍會陰謀
三 帝制運動
四 丑劇登場
五 反袁統一戰線
六 袁世凱之死
辛亥革命與袁世凱 作者簡介
黎澍(1912~1988),原名黎乃涵,湖南醴陵人。著名歷史學家。著有《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國政治》《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再思集》
《論歷史的劍造及其他》《黎澍自選集》《早歲》等。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