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疼痛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901980
- 條形碼:9787565901980 ; 978-7-5659-019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疼痛學 本書特色
韓濟生主編的這本《疼痛學》分為總論(5篇,23章)和各論(6篇,27章)兩部分。 總論內容體現了對疼痛發生機制的辯證的、平衡的觀點。不是把疼痛看做是機體對外部刺激的被動反應,而把它看做是刺激與機體兩者之間能動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在不同的機體狀態下,同樣的刺激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痛覺:疼痛既可以被削弱(抑制),也可以被加強(易化)。在治療疼痛時,既可以用藥物或非藥物方法阻滯傷害信息的傳導以減輕疼痛,也可以激活自身抗痛系統的功能來削弱疼痛強度。 各論內容從疼痛發生部位上分為頭面痛、軀體痛和內臟痛;從疼痛性質上分為急性痛與慢性痛。急性痛以手術后痛為代表,慢性痛以神經病理性痛和癌癥痛為重點,后兩者均屬于難治的頑痛。*后一篇,介紹某些特殊疼痛及疼痛的護理。
疼痛學 內容簡介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不被重視的疼痛性疾病開始受到重視。我國在1989年成立中國疼痛學會,1995年開始出版《中國疼痛醫學雜志》,并通過各種學術活動,使我國疼痛醫學得到了長足發展。2007年衛生部發布“關于在《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中增加疼痛科診療科目的通知”(衛醫發~2007)227號),要求全國二級以上醫院成立疼痛科,使中國疼痛醫學發展如虎添翼。為了適應這一形勢,加速培養合格的疼痛醫師,提高現有疼痛醫師的專業水平,目前中國迫切需要一部疼痛學教科書。此前,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在衛生部和中華醫學會統一組織下,出版了《臨床技術操作規范.疼痛學分冊》(2004)和《臨床診療指南.疼痛學分冊》(2007)。在此基礎上,我們組織全國60余位有關專家編寫了這本《疼痛學》教科書,每位專家只寫本人熟悉的領域,以保證書稿質量。歷經3年努力,本書終將出版。
全書分為總論(5篇,23章)和各論(6篇,27章)兩部分。
總論內容體現了對疼痛發生機制的辯證的、平衡的觀點。不是把疼痛看做是機體對外部刺激的被動反應,而把它看做是刺激與機體兩者之間能動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在不同的機體狀態下,同樣的刺激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痛覺:疼痛既可以被削弱(抑制),也可以被加強(易化)。在治療疼痛時,既可以用藥物或非藥物方法阻滯傷害信息的傳導以減輕疼痛,也可以激活自身抗痛系統的功能來削弱疼痛強度。
疼痛學 目錄
**章 疼痛的定義和分類
**節 傷害性痛
第二節 病理性痛
第二章 傳入纖維和致痛因子及鎮痛因子
**節 傷害性感受器和痛覺傳人纖維
第二節 致痛因子和鎮痛因子
第三節 表達在初級傳人神經末梢的主要受體和通道
第三章 痛覺上行傳導通路與中樞結構
**節 痛覺上行傳導通路
第二節 痛覺相關的丘腦結構
第三節 痛覺相關的皮質結構
第四章 痛覺有關的神經遞質和調質
**節 神經遞質/調質及其受體
第二節 疼痛通路中的神經遞質/調質及其作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