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中國國際貿易史 中國國際貿易概論 湖湘文庫(2010/1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572462
- 條形碼:9787535572462 ; 978-7-5355-724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國際貿易史 中國國際貿易概論 湖湘文庫(2010/12) 本書特色
★16開布面精裝,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國際貿易研究領域的開拓者武堉干力作,學術價值與收藏價值并重
★本書將《中國國際貿易史》《中國國際貿易概論》兩書合為一集,兩書合璧,不僅是學術研究的寶貴資料,更是理解中國乃至世界貿易格局變遷的鑰匙
★《中國國際貿易史》:歷史的明鏡,智慧的燈塔。精煉筆觸,勾勒各時期外貿風云,讓您輕松把握中國對外貿易的脈絡與精髓
★《中國國際貿易概論》:從商品結構到國際借貸,從商埠變遷到航運格局,再到關稅制度的演變,全方位解讀中國對外貿易的現狀與未來趨勢
中國國際貿易史 中國國際貿易概論 湖湘文庫(2010/12) 內容簡介
湖湘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中獨具地域特色的重要一脈。特別是近代以來,一批又一批三湘英杰,以其文韜武略,叱咤風云,譜寫了輝煌燦爛的歷史篇章,使湖湘文化更為絢麗多彩,影響深遠。為弘揚湖湘文化、砥礪湖湘后人,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決定編纂出版《湖湘文庫》大型叢書。 《湖湘文庫》編輯出版以“整理、傳承、研究、創新”為基本方針,分甲、乙兩編,其內容涵蓋古今,編纂工作繁難復雜,茲將有關事宜略述如次: 一、甲編為湖湘文獻,系前人著述。主要為湘籍人士著作和湖南地區的出土文獻,同時酌收歷代寓湘人物在湘作品,以及晚清至民國時期的部分報刊。
中國國際貿易史 中國國際貿易概論 湖湘文庫(2010/12)中國國際貿易史 中國國際貿易概論 湖湘文庫(2010/12) 前言
自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挾其堅船利炮東來,中國國門被動打開,地大物博的中國成了西方列強爭權奪利的戰場,豐富的礦產資源及廉價的農牧業產品使中國成西方工廠的重要原材料供應地,外國商品如水銀泄地般涌來,由此也促進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但近代中國國際貿易,由于是在西方列強武力侵逼之下,尤其是不平等條約之下發展起來的,因而表面上看起來是日益“繁榮”,實際上是“畸形”發展,由此,引起國內有識之士的擔憂。抵抗西方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與資源掠奪,不少愛國人士提出振興民族經濟,擴展對外貿易,與西方進行“商戰”以救國的主張,武堉干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早在武昌商業?茖W校讀書時,武堉干就有志于研究中國商業貿易問題。1924年,他撰寫的《中國商業狀況述評》三文發表于《太平洋》雜志,引起國內學界的關注,許多學者都發表文章與其商榷,他又不斷撰寫文章予以回應。當時國內發生“五卅慘案”,為抗議英、日等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暴行,全國人民掀起拒用英、日貨運動,商界人士也高唱對英、日“經濟絕交”論調。有感于國內人民反帝愛國運動熱潮,他決心較為系統地研究中國對外貿易問題。經過幾年的辛勤探索,1927年他寫出了《中國國際貿易史》專著,次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全書共六章,從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起源到近代對外貿易的發展,分為啟蒙期(漢初至隋末)、進展期(唐初至明中葉)、閉關期(明中葉至鴉片戰爭)、近代期(鴉片戰爭以降)四個發展階段,對中國對外貿易的歷史作了鉤玄提要式的敘述,并將每個時期的特點、對外貿易的主要國家與地區、對外貿易的主要交換商品、中國政府對外貿易的政策與制度等,都作了簡明扼要的介紹,對自古以來中國對外交往及商品貿易進行了系統的描述,是中國*早關于中國國際貿易史研究的專著。
《中國國際貿易概論》實際上是《中國國際貿易史》一書的姊妹篇。在《中國國際貿易史》第五、六章中,主要論述了近代中國對外貿易興起的歷史背景與主要趨勢,但于其中詳細情形,因限于著作體例及篇幅,未能盡述;于是,在完成該書之后,他馬上著手撰寫《中國國際貿易概論》一書,1929年完成書稿,次年出版。全書共分十章,對近代(主要是1864-1927年)以來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趨勢、主要進出口貨物、對外貿易主要國家與地區、對外貿易商埠分布情況、對外貿易的交通運輸、國際匯兌與金銀貿易、關稅政策與制度、國際貿易差額及抵償方式等問題,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與研究,*后,還總結了中國對外貿易不振的原因,提出了振興對外貿易的策略。全書主要依據《中國海關關冊》及各種統計資料,同時參考了許多國外學者的著作,對近60年來中國對外貿易的情況作了全面的研究與描述,資料十分豐富,論斷精準,很有說服力;特別是作者花費大量心血精心編制的60余幅統計圖表,直觀地描述出中國對外貿易各方面的具體情形及發展趨勢,對讀者了解近代中國國際貿易的概況,及研究者把握對外貿易發展的趨勢,皆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因此,本書出版后又多次再版印行:1930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1932年再版印行;20世紀80至90年代,臺北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上海書店“民國叢書”又相繼據商務印書館原刊本影印發行。
《中國國際貿易史》、《中國國際貿易概論》兩本專著的出版,奠定了武堉干作為中國國際貿易研究領域的開拓者與學術權威的地位,此后,他又不斷對中國國際貿易領域的一些專門問題進行細密的研究。1930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又出版了他的《中國關稅問題》專著,對中國國際貿易中的關稅淵源、近代不平等條約對中國關稅自主權的破壞、海關行政權的喪失、近代關稅制度及缺失,關稅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關系等問題,都進行了較詳細的研究。
其他一些問題的研究,如舉辦世界博覽會,就是各國為拓展國際貿易、展示國家形象、振興民族經濟的一種重要舉措,因而從近代以來,西方國家多次舉辦世界博覽會;為推動中國博覽會事業的發展,早在1929年,他就專門撰寫了《近代博覽會事業與中國》一文,詳細介紹了西方萬國博覽會的由來、近代以來各國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情況,同時也追述了中國參與世界博覽會的歷史,以及國內舉辦的一些區域性商品博覽會情況,并大力倡導中國積極參與世界博覽會事業;其對我們了解世界博覽會的歷史、近代中國參與博覽會的情況,以及推動我國博覽會事業的發展,至今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與啟示意義。
此外,作為一位愛國的經濟學家,武堉干還十分關注中國文化建設問題。1935年1月,他與王新命、何炳松、孫寒冰、黃文山、陶希圣、章益、陳高傭、樊伸云、薩孟武9位知名教授一起,共同在《文化建設》雜志上發表《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其在當時西方文化席卷全球、中國文化日益衰敗的情勢下,對如何維護中國文化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倡導中國本位文化建設,以回應西方文化的沖擊,提出了鮮明的觀點和主張。70余年后我們重讀此文,其中的許多思想及文化意識,對當今的文化建設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此次《湖湘文庫》選擇武堉干*有代表性的《中國國際貿易史》、《中國國際貿易概論》兩書合為一集出版。兩書原版為繁體豎排本,今改為簡體橫排;此次點校,主要依據初刊本與再版本對校,于其中文字錯訛、標點符號不規范等,一律徑改。為保持著作原貌,原書中圖一律影印;原書使用文字有些與現行通行語言不盡相符,原漢字數碼中的小數點用間隔號圓點等,一律保留不予更改。
中國國際貿易史 中國國際貿易概論 湖湘文庫(2010/12) 目錄
**章 導言
第二章 中國國際貿易之啟蒙期
**節 與西域諸國之貿易
第二節 與羅馬之貿易
第三章 中國國際貿易之進展期
**節 與回教諸國之貿易
第二節 與南洋諸國之貿易
(1)暹羅
(2)安南
(3)緬甸
(4)馬來半島
中國國際貿易史 中國國際貿易概論 湖湘文庫(2010/12) 節選
中國國際貿易史 中國國際貿易概論 湖湘文庫(2010/12) 作者簡介
武堉干(1898-1990),字佛航,湖南溆浦人,國際貿易學家,曾任職于上海商務印書館、《東方雜志》社,任教于上海法學院、中央大學商學院、復旦大學、北京對外貿易學院(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培養了大批經濟貿易人才,其中不少人成為重要領導干部和學科帶頭人。著有《中國國際貿易史》《鴉片戰爭史》《中國國際貿易概論》和譯著《人口問題》等。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