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國朝畫徵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030666
- 條形碼:9787534030666 ; 978-7-5340-306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朝畫徵錄 內容簡介
《國朝畫征錄》三卷、《國朝畫征續錄》二卷,清張庚撰。《國朝畫征補錄》二卷,清劉瑗撰。
張庚(1685-1760),原名燾,字溥三,后改今名,字公之干,號浦山,又號瓜田逸史、白苧村桑者、彌伽居士。浙江秀水人。乾隆元年(一作雍正十三年)薦舉博學鴻詞。徐世昌《清儒學案小傳》稱其“不為科舉業,為文簡老樸實,詩亦新穎,五七言古體頗見古人堂奧。兼精六法,所作山水氣韻深厚,自成一家。”著作頗豐,有《通鑒綱目釋地糾繆》、《補注》、《國朝畫征錄》、《續錄》、《強恕齋文鈔》、《詩鈔》、《五經臆》、《蜀南紀行略》、《短檠瑣記》、《瓜田詞》等。
《國朝畫征錄》、《續錄》記清初至乾隆初年畫家,人各一傳,或合傳,論其宗派淵源、造詣深淺,凡畫家有名論精言,多摘入傳。畫作未經寓目,得之傳述者,附錄其姓氏里居與所長之畫,不加品評。偶于傳后作論贊,發揮畫理處尤見精到。余紹宋稱其“評論得失雖覺有所偏,如推崇麓臺過當,而詘漁山太甚之類,然大體尚不失其平。”“方蘭坻記其友朱仲嘉言,謂多遺漏。馮冶堂作《畫識》,指其錯誤。然浦山原以“畫征”為名,則遺漏原所不諱,一人之見有限,則錯誤亦難保其必無,不得以此遽議是書之失。”(《書畫書錄解題》卷一)
國朝畫徵錄 目錄
國朝畫徵録(一)
國朝畫徵録續録(一一九)
國朝畫徵録補録(一七七)
附録(二四三)
目
卷上
八大山人朱重容附(一七)
王時敏王撰(一八)
丁元公(二○)
陳洪綬陳字附(二○)
項聖謨項玉筍項奎(二一)
魯得之諸昇王崿俞俊陳一元附(二二)
張宏(二三)
金俊明金侃黃玢附(二四)
國朝畫徵錄 作者簡介
張庚(1685-1760),原名燾,字溥三,后改今名,字公之干,號浦山,又號瓜田逸史、白苧村桑者、彌伽居士。浙江秀水人。乾隆元年(一作雍正十三年)薦舉博學鴻詞。徐世昌《清儒學案小傳》稱其“不為科舉業,為文簡老樸實,詩亦新穎,五七言古體頗見古人堂奧。兼精六法,所作山水氣韻深厚,自成一家。”著作頗豐,有《通鑒綱目釋地糾繆》、《補注》、《國朝畫征錄》、《續錄》、《強恕齋文鈔》、《詩鈔》、《五經臆》、《蜀南紀行略》、《短檠瑣記》、《瓜田詞》等。 劉瑗,號晴江,阜陽人。撰《國朝畫征補錄》二卷,以繼張庚之作,續其所未及,并收其所偶遺。然記敘多簡略,或為經眼,或為轉述,不若張作之精當有法,于畫理亦少己見。所收人物偶有與張作重復者,如南樓老人,與《國朝畫征錄》卷下之陳書為同一人。《國朝畫征補錄》初刻于道光五年,后未見翻刻。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