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遼金史辭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867417
- 條形碼:9787532867417 ; 978-7-5328-6741-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遼金史辭典 本書特色
★ 16開精裝,山東教育出版社2011年1版1印
★ 《遼史》是記錄遼朝史事的紀傳體史書。元脫脫等奉敕修。記載遼代(907~1125)和建國以前的契丹及西遼的歷史。末一卷是《國語解》,凡官制、宮衛、部族等以契丹語為稱號者,多參考史文,略加注釋;也解釋了部分非契丹語的名物制度
★ 《金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撰成于元代,全書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紀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傳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興衰始末的重要史籍,歷代對《金史》的評價很高
★ 本書編有《詞目索引》,查找詞目時,可根據詞目首字的筆數、筆順,從《詞目索引》中查找
★ 主編邱樹森是暨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元史研究會協會副會長。獲國家圖書獎、全國民族圖書一等獎、國家教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等共14項。學術著作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受到《劍橋中國明代史》等好評
遼金史辭典 內容簡介
一、《遼金史辭典》是《遼史》和《金史》的專書辭典。收詞范圍以中華書局標點本《遼史》、《金史》正文為準。
二、凡《遼史》和《金史》正文中出現的人名、地名(含古國、都邑、山川、澤藪、關隘、水利工程、宮觀亭臺、祠廟等)、民族、職官、著作、名物典制、歷史事件,以及天文、歷算、音樂、醫藥等專門術語,難懂的字和詞,成語、典故、諺語、動植物、礦產等,均予收錄。
三、人物中,一人有數稱者,原則上以本名作正條,本名不著者或在《遼史》、《金史》僅出現別名、字號者,則用別名或字號作正條。帝王立條,一般用廟號作正條。
四、一詞多義的,用①②③分項解釋。
五、詞目用繁體字,以與中華書局標點本《遼史》和《金史》原文保持一致,便于讀者對照查閱;釋文除容易引起誤解的字保留繁體字外,一律采用簡化字。
遼金史辭典 目錄
遼金史辭典 節選
遼金史辭典 相關資料
一、《遼金史辭典》是《遼史》和《金史》的專書辭典。收詞范圍以中華書局標點本《遼史》、《金史》正文為準。
二、凡《遼史》和《金史》正文中出現的人名、地名(含古國、都邑、山川、澤藪、關隘、水利工程、宮觀亭臺、祠廟等)、民族、職官、著作、名物典制、歷史事件,以及天文、歷算、音樂、醫藥等專門術語,難懂的字和詞,成語、典故、諺語、動植物、礦產等,均予收錄。
三、人物中,一人有數稱者,原則上以本名作正條,本名不著者或在《遼史》、《金史》僅出現別名、字號者,則用別名或字號作正條。帝王立條,一般用廟號作正條。
四、一詞多義的,用①②③分項解釋。
五、詞目用繁體字,以與中華書局標點本《遼史》和《金史》原文保持一致,便于讀者對照查閱;釋文除容易引起誤解的字保留繁體字外,一律采用簡化字。
六、為了方便讀者査找該詞目的出處,每條釋文之后,均用〔〕括注中華書局標點本《遼史》和《金史》頁碼一個。由于本辭典為遼、金二史合集,如遼、金二史均有該詞目,則括注遼、金史頁碼各一個。
七、詞目中遇有難字、冷僻字、異讀字,均括注漢語拼音和直音;無直音可注者,直音從略。釋文中一律不注音
八、釋文中,凡學術界已有定論者,按定論介紹;尚有爭議的問題,以一說為主,兼述他說。
九、歷史紀年采用舊紀年法,括注公元紀年。人物生卒年則一律采用公歷,“公元”二字省略。公元以前年份,年數前加“前”字,公元后年份,年數前不加“后”字,但跨公元前后者仍加“后”字。但天文術語中數字一般仍用阿拉伯數字。
十、本書詞目編排,按第一個字筆畫數多少依次排列。筆畫數相同的,按起筆筆形為序排列。第個字相同的,則按詞目字數由少到多排列。由于舊、新字形不同,不僅在筆畫數上有差異,有的甚至連起筆筆形也不完全一致。本書一般采用新字形,并以新編《辭源》為依據。
十ー、本書編有《詞目索引》,查找詞目時,可根據詞目首字的筆數、筆順,從《詞目索引》中查找。
十二、由于本辭典為《遼史》和《金史》合成一書,遼、金二朝帝王廟號多有相同者,故本辭典在帝王廟號作詞目時,在廟號前均加遼、金二字,以示區別。宋、夏及前朝廟號前也加朝代名。
遼金史辭典 作者簡介
邱樹森,1937年8月14日出生于江蘇省蘇州市。暨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暨南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歷史分會主席,中國元史研究會協會副會長,曾任北方民族大學歷史系主任、教授 ,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獲國家圖書獎、全國民族圖書一等獎、國家教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江蘇、寧夏、廣東社會科學成果獎共14項。學術著作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受到《劍橋中國明代史》等好評。在教學上,邱教授積極開拓領域,開設跨學科新課程,多次受到表彰。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