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明朝那些事兒(第五部):帝國飄搖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3046292
- 條形碼:9787213046292 ; 978-7-213-04629-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朝那些事兒(第五部):帝國飄搖 內(nèi)容簡介
《明朝那些事兒》第五部的內(nèi)容包括兩大部分。**部分是內(nèi)爭。寫嚴嵩倒臺后徐階、高拱、張居正三個杰出的政治家各施手段,你方唱罷我登場。三人都是實干家,為中興朝廷嘔心瀝血;同樣又都是陰謀家,鏟除異己心狠手辣。而這兩點又均以張居正為*:一條鞭法和考成法的改革措施遺惠萬民、澤及百代;順我者昌,逆我者死,雖殺門生亦不眨眼。第二部分是外戰(zhàn),亦即援朝抗日戰(zhàn)爭。從廟算到外交,從戰(zhàn)爭到和平,帷幄運籌神鬼莫測、驚心動魄,戰(zhàn)爭場面波瀾壯闊、殺聲震天。更描繪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如“不世出之英雄”李如松,臨危受命、甘當大任的朝鮮名將李舜臣,誓死不退、以身殉國的老將鄧子龍等。
本冊內(nèi)爭部分寫盡爾虞我詐,波譎云詭,讀來毛骨悚然;外戰(zhàn)部分極言金戈鐵馬,蕩氣回腸,讓您如臨其境。
明朝那些事兒(第五部):帝國飄搖 目錄
第二章 奇怪的人
第三章 天才的對弈
第四章 成熟
第五章 *終的亂戰(zhàn)
第六章 高拱的成就
第七章 死斗
第八章 陰謀
第九章 張居正的缺陷
第十章 敵人
第十一章 千古,唯此一人
第十二章 謎團
第十三章 野心的起始
第十四章 明朝的憤怒
第十五章 兵不厭詐
明朝那些事兒(第五部):帝國飄搖 相關資料
我特想跟寫《明朝那些事兒》的人聊,那本書很好。
我覺得喜歡看的人都是有思想、愿意想事情的人,這是本好書,除了把史實擺出來,還要評論、挖掘,用現(xiàn)代的語言去說,他有他的角度。
—— 聯(lián)想集團創(chuàng)始人 柳傳志
歷史是千百萬人的歷史,是大家的歷史。每個人都有解讀歷史的權利。《明朝那些事兒》的確是別開生面的,是一種創(chuàng)造。我熱情地支持這種探索和創(chuàng)造!
——央視百家講壇主講 毛佩琦
《明朝那些事兒》是我自認為所讀過的最好的書。這樣的奇文,亙古少有,多一字是狗尾續(xù)貂,少一字又言猶未盡,文字表達渾然天成,近乎十全十美。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底氣,作者不露廬山真面目,沒有借助任何學歷、經(jīng)歷、名號、頭銜的光環(huán)效應,卻能在充斥著“假、大、空”的出版市場脫穎而出,僅以文字的魅力(甚至連一幅插圖都沒有)就能深深地吸引讀者,使千萬人趨之若鶩,為世間又創(chuàng)造出一例“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典型。
——金牙大狀首席律師
我有個宏大的愿望,希望大伙能堅持不懈地一起將《明朝那些事兒》直接頂入中學課堂,成為每個中學生必備的書。
——潛水潛到2008
《明朝那些事兒》注定會成為一個里程碑事件。這不在于當年明月的文學功底有多好,而在于這套書以足夠有趣的筆法還原了歷史原貌,吸引了像我這樣每天追蹤的讀者。可以說,沒有《明朝那些事兒》,“明礬”對于那個朝代的印象,肯定還是電視劇里胡編亂造的片斷。
——資深“明礬” 公孫揚眉
文章以通俗的小說方式,用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國制造工人的嚴謹,法國釀酒師的情懷,美國戲劇演員的幽默(化身為魔語)講述了600多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元末農(nóng)民起義,并將繼續(xù)講述至明末的276年歷史。此文做工嚴謹而又不乏幽默,可做明史普及讀物,也可用于茶余飯后消遣,皆是居家旅行、學習閱讀、無事消遣之首選讀物。
——接近真理的理
明朝那些事兒(第五部):帝國飄搖 作者簡介
當年明月副研究員,明史學會會員,青年歷史學者,暢銷書作家,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兒》,為三十年來最暢銷之史學讀本,多次獲得“新浪圖書風云榜”最佳圖書、當當網(wǎng)“終身五星級最佳圖書”、“卓越亞馬遜暢銷書大獎”等榮譽,位列全國十大暢銷書之一,2007—2008年度系列暢銷書第一名,該系列作品已被譯為日、韓、英等多國文字出版發(fā)行。
- 讀者:紙質(zhì)書***(購買過本書)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