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見證兩大歷史壯舉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00753
- 條形碼:9787010100753 ; 978-7-01-01007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見證兩大歷史壯舉 本書特色
《見證兩大歷史壯舉》包括《虎穴搶救》和《風雨同舟》兩部分內容,不是報告文學,而是作者楊奇的歷史實錄。它沒有什么動人的“心理描寫”,也沒有什么合理的“虛構情節”。作者根據豐富的歷史資料和親身親歷,詳細敘述了關于抗戰時期虎穴搶救文化精英和解放戰爭時期秘密護送民主名流北上兩大壯舉的歷程。內容豐富,資料珍貴,史實可信,敘述詳盡,情節感人,可以幫助讀者們從一個側面了解新中國誕生的歷程,認識共和國的江山得來不易,從而更加激發熱愛祖國的感情。
見證兩大歷史壯舉 內容簡介
《見證兩大歷史壯舉》由楊奇所著。
《見證兩大歷史壯舉》真實地記錄了中共隱蔽戰線上的兩次重大事件,一次是抗戰時期中共從淪陷的香港營救文化精英,另一次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共護送民主人士北上參加新政協。作者楊奇是這兩次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為我們重讀這段歷史,提供了豐富的**手資料。
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力主抗日的民主精英和文化人士,處境險惡。
中共中央十分關心此事,指示八路軍駐港辦事處,動員各個方面的力量,前后約一年時問,歷經艱險,營救了民主精英及家屬八百余人。
1948年,中共中央在五一口號中,建議召開新政協。當時在香港的各民主黨派和各界代表人物紛紛響應。在周恩來的精心策劃并全面指揮下,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從1949年9月開始,共將二十多批、總計一千余人的民主人士和各界精英及家屬,從香港轉移到了北平。
見證兩大歷史壯舉 目錄
編者的話 虎穴搶救——日軍攻占香港后中共營救文化群英始末 序 一、戰爭突然降臨香港迅速陷落 二、全市居民遭殃文化精英危殆 三、周公緊急電報小廖嚴密部署 四、兩漢奉命探險三英率先上路 五、北上沿途檢查東縱全力以赴 六、夏衍智護眾友秋耘勇帶專家 七、香老糧空南海亞子詩贈東江 八、島內日日尋訪維港夜夜偷渡 九、翻山越嶺走難深谷茅寮為家 十、寶安遠足惠州老隆車赴韶關 十一、韜奮梅縣隱居黨員跨省護送 十二、承志粵北被捕文彬贛南犧牲 十三、群英全部脫險中外輿論稱頌 附錄 1.港九地區營救路線示意圖 2.粵港地區營救路線示意圖 3.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關于營救文化人士的一段文字 4.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張文彬致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兩份電報 5.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政治委員尹林平關于營救文化人士的一段文字 6.劉少文關于安全撤退情況及留港人員的工作安排致中共中央書記處電 7.廖承志回憶第六次被捕 后記 風雨同舟——護送民主名流離港北上參加新政協始末 序 小引
見證兩大歷史壯舉 作者簡介
楊奇,1922年出生,1940年畢業于香港中國新聞學院,并任《文藝青年》半月刊主編。1941年初,因揭露新四軍被突襲真相,國民黨通過香港政治部多方迫害, 《文藝青年》被迫停刊。旋即奉命到廣東游擊區辦報,先后任《東江民報》主編、東江縱隊機關報《前進報》社長。 抗日戰爭結束,返香港創辦《正報》,任社長;1947年初,協助喬冠華籌辦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同年10月起任《華商報》經理、代總編輯。中共香港工委候補委員、報刊委員會副書記。 1949年10月,任《南方日報》副社長。1957年參與創辦《羊城晚報》,長期任總編輯,直至“文化大革命”該報被封。1973年任中共肇慶地委宣傳部部長。1974年10月起任廣東人民出版社社長、廣東省出版事業管理局局長。 1978年重返香港,歷任中央駐香港代表機構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秘書長、宣傳部部長、秘書長。1988年接任《大公報》社長,1992年離休。 曾主編八十萬字的學術專著《香港概論》,甚獲好評;與另一學者唐鳴合撰《香港智力階級》一書,理論創新,引起廣泛關注。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