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錄音制品二次使用的法律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539446
- 條形碼:9787561539446 ; 978-7-5615-3944-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錄音制品二次使用的法律問題研究 本書特色
作為版權核心產業之一的中國錄音產業遭遇持續快速縮水,產業界人士呼吁我國《著作權法》對錄音制品二次使用進行賦權。學界對該種權利訴求的淺層面的分析形成正反兩種觀點,劉鐵光所著的《錄音制品二次使用的法律問題研究》認為需要對錄音制品二次使用賦權的正當性進行全面的透視,以中國利益為中心,論證對錄音制品二次使用賦權的必要性以及如何科學地構建該種權利。
錄音制品二次使用的法律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作為版權核心產業之一的中國錄音產業遭遇持續快速縮水,產業界人士呼吁我國《著作權法》對錄音制品二次使用進行賦權。學界對該種權利訴求的淺層面的分析形成正反兩種觀點,本書認為需要對錄音制品二次使用賦權的正當性進行全面的透視,以中國利益為中心,論證對錄音制品二次使用賦權的必要性以及如何科學地構建該種權利。
劉鐵光所著的《錄音制品二次使用的法律問題研究》**章介紹錄音制品二次使用的界定與保護歷程。錄音制品二次使用是指表演者與錄音制作者對錄音制品用于廣播與向公眾傳播時,使用者應向表演者與錄音制作者支付報酬。其在著作權伴隨傳媒技術發展而擴張的進程中得以產生。《羅馬公約》第12條對錄音制品二次使用的全面保護成為各國著作權法保護錄音制品二次使用的助推器。由于眾多利益集團在這種擴張進程中的推動作用,使形成的具有龐大權利束的著作權未得到充分的正當性論證,遭遇著作權侵權成為一種正常現象的
錄音制品二次使用的法律問題研究 目錄
內容摘要 縮略語 導言 一、背景與主題 二、寫作進路 三、研究方法 四、特別說明 **章 錄音制品二次使用的界定與保護歷程 **節 錄音制品二次使用的界定 一、基礎性名詞的解釋 二、錄音制品二次使用的內涵 第二節 錄音制品二次使用獲得保護的歷程 一、印刷技術、作曲與紙面音樂作品的復制權 二、音樂表演、機械再現與公開表演權、機械復制權 三、錄音技術的進步與表演者、錄音制作者權利的出現 四、錄音制品二次使用賦權的誕生與發展 第二章 錄音制品二次使用賦權的正當性 **節 錄音制品二次使用賦權正當性論證的必要性 一、著作權正當性的養成 二、著作權正當性危機及其表現 三、著作權正當性危機的根源 四、著作權正當性的出路 五、小結:錄音制品二次使用賦權正當性論證的必要 第二節 正當性之一:權利客體公開使用控制的必然反應 一、著作權中財產權的本質 二、競爭性使用與公開使用的控制在著作權中的
錄音制品二次使用的法律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劉鐵光,男,1973年11月生,湖南溆浦人,湖南科技大學法學院講師,法學博士。初中畢業直接進入湖南省黔陽師范學習,畢業后回到出生地從事中學的英語教學,直到2002年考上貴州大學民商法研究生,人生最為青春的年代全部奉獻給了國家的基礎教育。20lO年獲得廈門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知識產權法的教學與研究,在《法制與社會發展》、《中國版權》等雜志上發表10余篇知識產權方面的學術論文,并產生一定反響,其中有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報》論點摘編以及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