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素樸與華麗中國戲曲審判風格嬗變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99596
- 條形碼:9787500499596 ; 978-7-5004-9959-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素樸與華麗中國戲曲審判風格嬗變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力圖在傳統美學的大視野中,將以往學者已經談得相當充分的一些觀點與命題,諸如“本色”、“文采”論,“場上”、“案頭”論,“花部”、“雅部”論等,借憑素樸美和華麗美這兩種基本的美學范疇在更高的層面上加以勾連、貫通和整合,將其全面的打通、貫穿起來,盡可能宏闊而切實地揭示出中國戲曲的藝術風格在千百年的行進歷程中所體現和蘊含著的審美規律。 本書所獲得的基本結論是:素樸美與華麗美是古典戲曲的兩種普遍而典型的美學風格類型,在戲曲理論和創作實踐中都有深刻而全面的體現。戲曲的素樸美、華麗美及其種種具體的不同面貌,是戲曲藝術大美品格的形象顯現,是戲曲藝術在廣大的時空中對美的本質的全面展開,它綿延于中華文明悠久的歷史、適宜的文化生態和廣袤的社會土壤,生生不息,歷久彌新。
素樸與華麗中國戲曲審判風格嬗變研究 目錄
寫作緣起
一 中國戲曲史和戲曲美學研究大略
二 選題的基本考慮
三 研究的基本內容和方法
**章 論美的兩種重要形態
**節 素樸美與華麗美概說
一 從兩種被忽視的審美形態——素樸美與華麗美說起
二 素樸美與華麗美的審美特征和美學價值
三 素樸美實現的主要形式
四 華麗美實現的主要形式
第二節 中國美學史上的素樸美與華麗美思想
一 中國美學史上的素樸美思想
二 中國美學史上的華麗美思想
第三節 中國文學史上的素樸美傳統
素樸與華麗中國戲曲審判風格嬗變研究 作者簡介
陳剛,男,1968年8月生,寧夏隆德人,副教授,文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1990年、2000年、2006年畢業于陜西師范大學,獲文學學士、文學碩士、文學博士學位。在寧夏師范學院和陜西師范大學任教,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美學。在《光明日報》、《文藝研究》、《中華戲曲》、《寧夏社會科學》、《內蒙古社會科學》、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 《寧夏大學學報》等發表《論牡丹亭的多重意蘊》、《論美的第三種形態》、《清代戲曲審美風格理論初探》、《戲曲的經典化形式:折子戲》等學術論文40余篇,主持和參與各類科研項目8項,著有《文藝美學探索》、《藝術教育新視野》等著作多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