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孩子學鋼琴父母先上課-旅美鋼琴家茅為了蕙與琴童父母的一席談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36656
- 條形碼:9787807636656 ; 978-7-80763-665-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孩子學鋼琴父母先上課-旅美鋼琴家茅為了蕙與琴童父母的一席談 本書特色
她是“中國橋梁之父”茅以升的孫女 被列入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施坦威藝術家行列 她是名氣跟郎朗李云迪不相上下的國際鋼琴家 她在本書中為中國千萬琴童家長出招—— 讓孩子快樂學習鋼琴的秘訣 讓孩子不再抵觸練琴的方法 讓孩子成為一個真正懂音樂的人
孩子學鋼琴父母先上課-旅美鋼琴家茅為了蕙與琴童父母的一席談 內容簡介
中國數萬萬孩子在學習鋼琴,而學鋼琴對中國孩子意味著什么?卻是每位琴童父母需要思考的問題。
漫長而辛苦的學琴之路,讓多少父母和孩子遭受困惑、迷茫、失落、淚水和憂傷……有的孩子*終在父母的“逼迫”下,走上了專業道路;有的孩子由于各種原因學琴而痛苦不堪,父母不得不半途而廢,放棄鋼琴,放棄音樂;還有的孩子通過規范的學習和長期堅持練琴,*終考過了鋼琴業余級*高級十級……
著名旅美鋼琴家茅為惠通過自己的學琴經歷和作為一名鋼琴教育專家,在本書中與中國數萬萬學習鋼琴的父母和孩子分享鋼琴人生。本書除了針對鋼琴學習的專業知識指導,還與父母分享——
孩子學鋼琴父母應該建立怎樣的良好心態;
不懂鋼琴的父母如何輔導孩子學琴;
對時下熱門的鋼琴考級的深刻反思與剖析;
如何讓孩子通過鋼琴學習提高音樂素養,愛上音樂;
孩子學鋼琴父母先上課-旅美鋼琴家茅為了蕙與琴童父母的一席談 目錄
上篇 鋼琴與成長(入門篇)
**章 音樂人生,從正確選擇開始
**節 父母為孩子打開音樂之門5音樂胎教不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樂感5胎寶寶為什么喜歡聽莫扎特9鋼琴親子早教課讓孩子走進音樂世界
第二節 他是鋼琴神童嗎
通過手、耳、記憶力判斷孩子的音樂潛質
為孩子選擇學習鋼琴,是為他還是我
面對孩子“都是你們叫我學琴,我自己不想學”的問題時,我們該如何回答
孩子如果是音樂神童,是否孤注一擲
第三節 彈響**個音符
小提琴、電子琴、鋼琴,先學哪個
學琴的*佳年齡是幾歲
第四節 鋼琴老師,重要角色出場了
如何為孩子選擇好的鋼琴培訓機構
孩子學鋼琴父母先上課-旅美鋼琴家茅為了蕙與琴童父母的一席談 相關資料
《孩子學鋼琴,父母先上課》: 比鋼琴更貴重的圖書禮物 文/天好 也許在許多父母的心中,總有那么一幅畫面:穿著如同小王子或是小公主的小寶貝,在舞臺上流暢地彈奏著一首動聽的樂曲,臺上行云流水,臺下神情專注,一曲完畢,寶貝優雅地起身鞠躬,臺下掌聲四起,小寶貝不得不回來再次鞠躬謝幕。 這幅美好的畫面便是鋼琴的魅力,即便不做為專業,也是舒閑生活的點綴,是無上典雅的享受,更重要的是,會彈琴便意味著與眾不同的氣質! 然而,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臺上流暢的演奏背后,是無數枯燥的練琴積累,是孩子對鋼琴和音樂由愛到恨、又由恨到愛的心路歷程。在黑白琴鍵的世界里,八十八個琴鍵,十根弱小的手指,最終是半途而廢,還是成為朗朗第二,亦或給孩子帶來伴隨一生明媚燦爛的音樂人生?一切多米諾式骨牌都從一個個細小的正確選擇開始。所以,孩子學鋼琴,爸媽先上課。如果說選一架好鋼琴是培養一個好琴童必須的硬件的話,那么這本《孩子學鋼琴,父母先上課》則可謂比鋼琴本身更為貴重的教育禮物,它是洗腦式的軟件,是學鋼琴可以為之一生秉持的鋼琴信仰。 放眼望去,從大城市到小縣城,從博士教授到藍領工人,中國的琴童家長對孩子學習音樂的無私奉獻,對孩子成功未來的迫切期待,和對孩子“該如何學琴”的迷茫、困惑、不解,甚至于掙扎比比皆是,家長們想了解的不是非常高深的學術理論,也不是只有最頂尖的那一小批鋼琴家才會遇到的境況,而是每一個初學鋼琴的孩子都會碰到的共同問題:孩子為什么要學習鋼琴?怎樣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鋼琴老師?學習幾年之后需要換老師嗎?家長如何督促孩子練琴?鋼琴考級究竟有什么意義?彈鋼琴,當不了職業鋼琴家怎么辦,孩子不肯練琴,我們就打,是否不該打手???這些話題看來簡單,卻能引來不簡單的對話! 集東方靈性與西方浪漫于一身的茅為蕙小姐,用她的琴聲將自己的愛戀、傷感和激情一并帶給聽眾之余,更用自己從4歲習琴始便讓鋼琴陪伴至今的親身經歷,與東西方鋼琴教學的實踐借鑒,對萬千琴童家長答疑解惑,以拳拳之心提出正解:正如胎教音樂的選擇,胡亂聽還不如不聽,鋼琴學習也一樣,一切都有方法:從step到skip,可以把音符想象成一個活潑的小朋友在玩跳格子游戲;如果把上課比喻成補品,那平時的練習就是一日三餐;所有身體上的緊張,都是思想和心理上的緊張造成的;要想讓孩子今后做一個臺上的人,就必須先教會他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臺下的人……幾乎所有琴童家長不同時期遇到了學琴問題,都在本書得到了列舉與解答。 讀過了這本書,作父母的心突然便坦然了。因為學琴也許本就是件有始無終的教育禮物,當孩子的琴聲,從招致鄰居的怨言,變成每周末都有人敲門來要求欣賞他的演奏時,也許,孩子一路以優異成績走過來后,卻只能選擇當名普通的鋼琴教師;或是激情澎湃的彈奏,只能當做家庭聚會時的背景音樂。遺憾嗎?有點。但后悔嗎?絕不。不管是鋼琴家、鋼琴老師或是只當一個普通的鋼琴愛好者,如果人的這一生能夠品嘗音樂之美,能夠體會音樂帶來的無限酸甜苦辣,終身都有美妙的琴音相伴,琴聲能夠點綴最重要最美好的人生瞬間,那么,兒時的音樂學習就絕對不是浪費時間,你已經讓你的孩子走在了一條更容易發現美、更容易觸手幸福的路上。 沒錯,鋼琴,人生應該有這一章華彩。
孩子學鋼琴父母先上課-旅美鋼琴家茅為了蕙與琴童父母的一席談 作者簡介
茅為蕙,著名旅美鋼琴家、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茅為蕙鋼琴藝術中心創始人。 中國橋梁專家茅以升的孫女。父親是小提琴家,母親是鋼琴老師。 從幼兒園開始到小學二年級,每年參加拍攝一部電影,先后有《從奴隸到將軍》《等到滿山紅葉時》《巴山夜雨》《絕代名姬》等,并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 她3歲時學拉小提琴,后來改學鋼琴。1983年,茅為蕙從100多位報考上海音樂學院附小的孩子里脫穎而出,成為10位幸運者之一。16歲的茅為蕙赴美留學。茅為蕙在不斷獲得國際比賽大獎的同時,每年在歐美及亞洲地區舉辦近60場音樂會,和眾多世界一流的著名樂團合作。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